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直观表现就是京城附近的寺庙这几日收到的香火钱和供奉直线下降。

和尚们本来还在一头雾水,直到遇到一户人家匆匆忙忙来移走自家的供奉,才抓住了一缕思绪。

来人面色明显不善:“我家老夫人说了,你们这都是唬人的玩意!我今日便要把供奉取回,挪到家祠里!”

根本就不予和尚解释什么,来势汹汹,接上供奉就走了,一刻钟也不想在这多待。

不止是供奉的问题,就连附近的农户都来把挂在寺庙名下的农田给移走。

要知道寺庙本就是免田赋的,这些挂名农田的抽成一直是寺庙名下的重要资金来源,如今看来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和尚们商议了一轮,分出两路来,一路去其他寺庙问问情况,一路去京城里打听打听出了什么事。

京城里热热闹闹,不同于前两日的哭天喊地,这两日咧着牙花笑得成了街头巷尾的小老百姓们。

只因经济学院的考得是——

四十日前京城米价为一石七钱,截止上旬,米价涨至一石八钱,而去岁同期为一石一两,请简要概述可能影响米价变动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米价涨跌,这个大伙熟啊!

街上卖豆腐花的大娘脸都要笑歪了:“哎呀我家妮子也去考了,这题她肯定会!”

除了米价,被考到的还有如何估算出京城一整个冬日的用柴量。

是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能指江山、说上个一两句。

连报考了前面两个学院的学子都有些后悔,早知道就报这个了,至少还能编的出来,不至于干坐在那。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后悔的不止是他们,还有第一轮不愿报名、现在看势头好、又想去读书的世家大族们。

他们世家出身的子弟,又没在户部干过,哪里知道米价为什么涨、柴要怎么算。

这下好了,考场上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平民子弟们奋笔疾书,自己提笔都不知道能写什么。

一考完试,都是哭丧着脸回去的,和喜气洋洋的老百姓们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家中长辈也是傻了眼,谁能想到会考这些。不说自家子嗣,连他们自己都一知半解。

这下十有八九是考不上了,他们心中又是后悔,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直接入学,也少得这一番波折。

这些大族都是沾亲带故的,几家人坐着一商量,想着去找人说说情,能不能开个后门。

一帮人先是到了李铁家,左相,朝中面子最大、在太子殿下面前也是能说得上的。

可惜李铁家也在发愁,几人坐下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见李铁小女儿哭着跑来,说是都没写出来,算了半天,大概是中不了。

几个人只好灰溜溜地告辞,在左相府门口商量了一阵子,想着去找顾勉问问。

这位也是给太子殿下上过几门课的,想来......也能说上几句话?

顾勉叹气:“我这个身份,去太子殿下那给诸位说情。”

他把手中的杯子放下:“诸位考虑过陛下的想法吗?”

顾勉本就是世家出身,若是他一传话,妥妥的世家联合向太子殿下施压。

这哪是求情,这分明是要了包括顾勉在内所有世家的命!

几人顿时感觉背后发凉,仿佛已经看到陛下拎着大刀准备剁人了。顿时表情讪讪:“是我等考虑不周。”

又站在了顾府门外。

还有什么能寻个门路的地方呢?

他们站在那寻思了半天,竟然发现朝中居然没有一点太子党羽,半个说得上话的都没有。

就连李铁和顾勉,都是皇帝的人。

这若是自家子嗣能入太子的眼,下一代就有了保障,心中顿时更不想放弃了。

“淮南侯还不在京中,不如去问问镇北将军府?大将军不在,可郡主是在的。”

他们突然想起来个合适的人选。

“虽说大将军是武将,可郡主是实打实的皇家人,别说是在太子殿下面前,就算是在陛下面前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我看行。”

几人一商量,都觉得可行,又急急忙忙往大将军府赶去。

可惜——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才到将军府,就看见大管家站在门外拦人,见他们过来,更是长叹了一口气。

“几位也不必下马了。郡主被嘈杂得头疼,已经请了太医,不见客。”

竟是直接吃了闭门羹,顿时傻眼:“啊?”

他们还想争取一下:“我等——”

卓林抬手止住:“几位来意我知晓。只是君臣有别,即便是郡主,也不能替殿下允诺各位什么。这毕竟是殿下私人出资办的大学,讲究起来,恐怕只有陛下有这份薄面。”

求陛下?

几人对视了一眼,又听见身后传来的马蹄声,回头看去,又有人来将军府寻门路。便果断告辞:“多谢卓副将指点。”

“不必见外。”

朝堂的动静向来是百姓生活的风向标,更不要提这一回是太子殿下亲自主持的。

不止是皇帝陛下这两天接二连三地接见人,和尚们摸清了动静,原本使坏的心顿时往回收了收。

不敢直接和太子殿下作对,但又舍不得手中的利,便相约给农户们使起了绊子,不让他们轻易地便能把农田收回去。

只有安弘察,没人敢去骚扰他,只有卓林托人送了封信来,简单与他报备了一番世家们想求情的事。

“告诉外祖母,我知道了。”安弘察看完信,“让他们先去找父皇,等成绩出来以后再说。”

天塌下来,当爹的先顶着!

“让他们这几日去走访京城周围的农户,去没去?”这话是在问陈晨,大学的教导主任。

“第一批已经去过了。”陈晨连忙答道,“今日是第二批学子去。”

“行。”安弘察点头,“我先前与你说过的可还记得?要写实践报告、报家中长辈签章、再自行分类交给你,转朝中各部处置。”

“臣记得。第一批报告今早已经转交至各部。”

“南诏学子是在第二批吧?他们的报告直接给我签章,签完再转你。”

好好的学子们,被安弘察用成了做监察的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