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教育体系打算怎么改?

安弘察这些日子都在忙这东西,如今皇帝开口问,他早就考虑得清清楚楚了。

“儿臣先前说,要给父皇培养一些‘天子门生’。正巧万事都步上正轨,琉璃铺子也挣了钱,是以这几天都在忙着这个。”他拿出了一本小册子。

“看来弘察是有备而来。”皇帝忍不住露出笑容。

“那必须的,儿臣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安弘察有些小得意,“儿臣计划开设一所‘大学’!”

“大学?这不是《礼记》里的?”

“不不不,和那个两码事。”说起大学安弘察就来了精神,他一把抓住皇帝的手,细细与他盘算着,“儿臣这大学呢,其实就是学堂。只是不止教授儒家经典,还教授其他课业。至于其他课业是什么呢,很简单,朝堂有什么官职,大学就学什么课程!”

皇帝本来还在懒懒散散的听着安弘察说话,此话一出,立马坐直了身子。他瞬间就明白了安弘察的意图。

“这样,朝中各类官职就有了储备的人才。可这课要怎么上?总不能人人都学?”朝中官职众多,这怎么学得过来。

“不不不。”安弘察连连摇头,“自然是按大类授课,比如致力从武的,就去读军事学院;致力去户部的,就去读经济学院。以此类推。”

“从武的也得读书?”这是皇帝的认知范围之外了。

“当然啊!父皇你想想,行军打仗,兵法排布,这不都是有规则?也有着述,为什么不能上课?只是考虑到实际需求,和其他的学院课时有些差异。比方说,花一半的时间在课,一半的时间就去实践。或者是课时压缩,其他学院上三年的课,军事学院只上一年半,剩余的时间去军营实训。这叫知行合一!”

“是个好主意。”皇帝认可的点了点头,示意安弘察继续说。

“别的?别的也没啦,都是一个道理啊。”安弘察还真一时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要特地拉出来讲得,他有些疑惑得看着皇帝。

皇帝……无奈。他只能一点点的问:“那这些人是不学儒家经典,只学对应的各类课程?”

“不是啊。是所有人都要学儒家经典。”安弘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只是不同学院,难度有所差异。”

“方才说的那个,军事学院的,也得学?”

“军事学院也得忠君爱国、熟知君臣之道啊!”

也对。“可要是这样,难度岂不是很大?生源又从何而来?”

问到点子上了。安弘察带着几分商量的语气:“父皇,你说,如果我把世家大族家中那些未考上科举、但是尚且不错的子嗣招到大学读书如何?”

“怎么会突然关心这帮人?”皇帝可不会觉得安弘察是突然大发慈悲,他知道安弘察必然会对世家出手,只是没想到他会找这么个切入点。

“这是父皇教得呀。”安弘察摇头晃脑的。

“朕什么时候教你这个了?”皇帝觉得有些好笑。

“之前赈灾的时候,父皇派了户部的邹大人和淮南侯,不就是在分化、制衡?大学也是一个道理。世家们不是会扭成一团吗?那就让他们自己起内讧。儒家经典也是要学的,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儒生,另一方面也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等到大学里的学生们学有所成了,就把他们派到大安各地去做试点工作,岂不是两全其美~”安弘察越说越高兴,已经开始展望未来了。

皇帝却打算泼一泼冷水,消一消他正盛的情绪。“那你这大学办的,世家子弟们在大学里聚集,还有了同窗之谊,岂不是会更加的抱团?”

“哎!父皇你这个意思,不就是我朝废除国学的由头?”安弘察很是不认可,“世家大族们该抱团的早抱了,哪里轮得到这点小辈来牵头?”

“再说了,儿臣早就想好怎么预防这个问题了。”有求于皇帝,他笑嘻嘻地,“到时候父皇来给大学提名好不好?再来任个校长。”

“校长?就是祭酒的意思?”皇帝挑了挑眉,“怎么要朕来任?”

“不然怎么是‘天子门生’呢!届时,学成毕业的学生,都要由父皇一笔定生死,这不比科举取仕来得方便多了?”

这校长的任职人选可是有讲究得。封建皇权制度下,由帝王兼任自然是最好的。

“弘察很有想法嘛。”考虑的很是详尽,皇帝放下了心来。

没想到安弘察不止是在器物方面有所成,治政的水平虽说尚且稚嫩,可骨子里的取舍抓得很是精准。

“你这学校打算什么时候招生?哦对,授课的夫子也都还没有。”师生师生,有了生,那师去哪里了?

“这就是儿臣要求助父皇的地方了。”安弘察算盘珠子打得比谁都响,“父皇,能不能请朝中各位大臣们到大学里授课?也不用天天去,一旬去个一次也就足够了。要是能编纂个教案就更好了,也不强求。”

好小子!主意都打到朝中大臣的头上了。

皇帝那眼神一撇,安弘察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连忙抢着开口,“我怎么了!我这可是给朝中各位大臣们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机会!”多么的感人肺腑!

“这回不怕朝中大臣们拉帮结派了?”

“哎呀!一个夫子那还有可能拉帮结派;十个二十个学生,授课的夫子估计连人都对不上号,哪来的拉帮结派?”

安弘察对此很有发言权。这就像是高中与大学的区别。高中老师一教起码是一年起步,什么脾气秉性摸不清楚;大学老师就不一样了,十天半个月上一两回课,一上就是乌压压的一教室人,老师认得你谁跟谁啊?

别说师生之谊,一个两个这叫师生之谊,多了可就没这种好事。这种背景下,大学的招牌可比老师的名头来得有用多了。

安弘察是心中有数,皇帝却是从未接触过这种模式,贸贸然心里也拿不出更多的主意。索性也才开始牵头筹备,又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大不了费点精力多问问也就罢了。

想到这里,他与安弘察说道:“那就日后每月来与朕汇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