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在各个朝代辅佐昏君 > 第32章 颇具争议的人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世提到袁崇焕,基本就会带上崇祯。

刚愎自用、猜忌忠臣、自毁长城、冤杀名将……

自毁长城是真的,冤杀可真未必。

傅斯年来辽东之前,仔细研究过袁崇焕这个人。

应该说,袁崇焕之死,与他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

首先这人有点狂,跟同僚处不好关系。

经略王在晋曾经非常欣赏袁崇焕,向朝廷争取将其提拔为宁前兵备佥事。

然而就因为不认可这位上级的一些思路,袁崇焕不仅不感激其知遇之恩,甚至还经常不听指挥。

后来取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袁崇焕更是逐渐骄横,先后跟大将满桂、经略王之臣闹矛盾。

一个人有毛病,人人都不对付,是不是该想想自身的毛病了?

其次,袁崇焕手段急躁,杀心重。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有罪报请刑部和大理寺审判去,你自己就杀了算怎么回事?

最早他的老师孙承宗就发现过他这毛病,还特意训斥过他。

主管宁远的时候,袁崇焕就因为发现有个校尉贪污,不经上报就给杀了,气得当时的主官孙承宗大骂。

后来他处死毛文龙,也不过是这一作风的延续。

别的不说,就毛文龙那个副总兵的级别,袁崇焕连撤他职的权力都没有,更别说杀他了!

就这种行为,哪个皇帝也容不下他呀!

最后,袁崇焕的胆子实在太大了,行事真是毫无顾忌。

就连跟后金议和的事,都敢不经请示擅自做主。

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以吊唁的名义派人与皇太极议和。

而皇太极就比袁崇焕高一个境界,对杀父仇人不但笑脸相迎,还夸了袁崇焕一番。

这之后,皇太极就高高兴兴地解除后顾之忧了。

在与大明议和这段时间里,皇太极一举拿下了朝鲜半岛。

对于后金的这一行动,袁崇焕并非不知晓,但他却没有出兵救援。等朝廷在收到李朝的求救信后,再想命令袁崇焕前往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袁崇焕的这个选择,傅斯年对他的评价就降低了一档。

袁崇焕是个将才,但若是论战略眼光,他比孙承宗差不少。

就连后世都有不少人觉得,大明都这样了,李氏的死活还管他干什么……

大错特错!

朝鲜半岛是多山地形,如果明朝能及时出兵牵制,后金是会非常难受的。

明朝当时又没重视海军,无法从海上袭击后金,李氏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正因为朝鲜半岛被后金占领,毛文龙所在的皮岛,再也不是优秀的根据地了,随时都要防备敌人从近海杀过来。

当初袁崇焕向后金议和时,并没有先行征求朝廷的同意;后来已成定局才上报,朝廷无可奈何,只是告诫他下不为例。

所以,后来朝臣们一顶“私通后金”的大帽子扣下来,也并非完全是捕风捉影,严格来说,袁崇焕真就是做了!

而且袁崇焕做事一点都不顾及影响。

历史上,宁远十三营哗变以后,毕自肃死了,袁崇焕就跟崇祯商量:干脆就别要巡抚了。

再后来袁崇焕还觉得不痛快,又向崇祯建议:登莱巡抚也别要了。

而崇祯因为信任他,居然都同意了。

再后来,袁崇焕又把毛文龙杀了,整个辽东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制衡、监督他。

这就相当于亮剑里头李云龙说的:政委别给我派了,我自己一个人全干了!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搞山头主义吗?

哪个领导也容不下这样的下属啊!

况且,杀毛文龙本身还不是最大的罪过,杀完之后没处理好毛文龙的势力,那才是袁崇焕的过错之处。

除皮岛外,毛文龙还控制了金州、旅顺等地区。

他人品虽不咋地,但才能还是有的。

他一死,这些地盘就算没人管了,后金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京城。

而且袁崇焕也没收服毛文龙遗留下的势力,其中有三个人成了大祸害,分别是: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

不熟?那换一批: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

清初的三藩是也。

就是说,因为袁崇焕把毛文龙干掉了,他的部下心怀怨恨,成了大汉奸、反明先锋。

综上所述,袁崇焕被杀,的确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因素,但他不守规则、甚至是法度,胆大妄为的性格特点,恐怕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对于这样的性格,傅斯年都不知道该从哪方面下手。

好在根据袁崇焕过往的行事,傅斯年还是找到了切入点。

他曾经与阉党短暂地合作过。

这就说明,这人在某些时候,还是比较懂得变通的。

……

两人的初次见面波澜不惊,傅斯年品级比他低,以下官之礼相见。

袁崇焕也不是真二,知道和当朝最炙手可热的人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于是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两人的谈话一点点深入开来。

傅斯年似笑非笑地道:

“袁督师,听说你跟皇上说,五年之内收复辽东失地?”

这个问题有许多人问过,袁崇焕给出过最荒谬的答案是:聊慰上意!

我随便一说,哄皇上高兴的!

傅斯年也知道这是他的真实想法,所以也没想要袁崇焕的答案,而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对袁崇焕说道:

“咱们做个交易如何?五年之内,我保你无罪;五年以后,我保你不死。”

这话要是别人说,袁崇焕不会相信。

但对于皇帝最信任的锦衣卫指挥使而言,他觉得傅斯年没说大话。

袁崇焕没有嘴硬,直接问:“我需要付出什么呢?”

傅斯年正色道:“我要你遵纪守法!”

“啊?”袁崇焕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傅斯年又强调一遍,用举例来解答了袁崇焕的疑惑:

“首先,办事要按规矩来。之前你借吊唁的名义跟皇太极约定停战,可能你觉得这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有些人眼里,这也可以说成是‘私通后金’!”

刷地一下,袁崇焕瞬间涨红了脸。

额头上的青筋直蹦,疾声道:“我不是!我那都是为了守卫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