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在各个朝代辅佐昏君 > 第194章 天下太平(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结果呢?

傅斯年当然是真的办到了,还是请徐主事帮忙走了门路的。

主管当地送子工作的干事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协调。

当然爽快了,古时候的人都是求子,那么多人的愿望都满足也不现实,容易人口比例失衡。

这回来个不要儿子的,省出来的名额可不就好安排了嘛!

所以李师师一口气得了两个女儿。

事业、亲情都有寄托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赵佶反而高看李师师一眼,对她也一直上着心。

所以李师师终于释然,对傅斯年也只有感激。

其实一点点异样的感觉还是有的,毕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嘛!

但也仅此而已,年龄大了,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曾经的一点美好。

经过短暂的交流,两人又进了大厅,回到各自的圈子中。

人活在世上,谁又不是戴着一副面具?

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下班回家之前,都会在车里坐上一会儿。

不打电话、不放音乐,就那么默默抽着烟,而且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地下停车库。

这其实就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在外面,他可能是老板、领导,是单位的骨干。

也可能不是那么如意,做着辛苦却收入微薄的工作。

回到家,他是儿子、丈夫,还是孩子的父亲。

不管在哪,他都努力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然而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大多数时候,人们只能默默承受着各种压力,无人倾诉。

因为他要坚强,他是别人的依靠。

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在用力的活着。

只有在地库里这片刻的时光,上不着天,下不沾地,他才完全是他自己,什么也不用想,静静地享受着短暂的安宁。

刚才的这番对话也是如此,在傅斯年漫长的工作中,少不了这样的心灵荡涤。

对于他这样的神职人员来说,亲情这种事甚至都要看开些。

就比如这次到北宋,目前已经有俩儿子了,以后还会有更多,任务完成以后怎么办?

那肯定还要留着这啊!

顶多留下点修仙的文献,谁有那资质谁修呗,修成了想法给他安排工作。

修不成的只能投胎,傅斯年想办法给找找门路,让他下辈子投个好胎。

孟婆汤一喝,他还能记得傅斯年是谁呀?

所以在神仙界,修炼时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修心。

不但有各种心理干预手段,还有许多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式。

哪个行当都不容易,当神仙其实也不例外。

大婚之后不久的某日,赵佶一早就便装来找傅斯年消遣。

“年哥儿?还没起呢?这都什么时辰了!”人没进屋,先在门外嚷上了。

“就起了!稍等我一下啊,换个衣服!”傅斯年边洗漱边回应,敢让国君这么等的,恐怕也只有他了。

没一会儿,俩人已经坐在了马车里。

“今天去哪玩?瞅你这没精打采的样子,要不咱泡温泉去呀?听说离你府上不远,开了个什么度假山庄,景色宜人、装饰优雅,纯天然的温泉更是有驱病健体之功效。”

自从联盟成立后,各国的官员全都干劲十足,而皇帝们反而闲了不少。

为啥现代企业都愿意聘请职业经理人呢?

因为老板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

当皇帝也一样,抓住重点就完了。

重点是啥?军权、财权、人事权!

至于其他的事,要士大夫是干啥的呀?

尤其现在进入联盟时代,之前在本国都没升到头的官员们,这下又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而且是纯看能力的舞台!

你说在本国,一个官员只要巴结好皇帝就能官运亨通。

可现在不行了,没有哪个人说话是绝对好使的。

……

雾气缭绕,傅斯年跟赵佶两人享受着难得的清净。

说好不聊政事、不谈钱粮,只聊风花雪月。

赵佶终究还是被傅斯年潜移默化,不再如历史上那么浪荡。

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天天跑步,断一天就浑身难受。

每天上朝,偶尔不上是偷闲的喜悦,连续三天不上朝,心里早就惦记的不行。

赵佶终究还是忍不住先提起话头:“年哥儿,你说这天下以后还需要皇帝吗?我怎么觉得在联盟的体制下,我们这些人早晚都会被淘汰呢?”

傅斯年喝了口茶:“官家多虑了!我认为不但需要,还非常重要!的确,暂时看来,成立联盟以后,各国一起制定政策,好像淡化了皇帝的作用。”

“但我始终认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我要说的是,群体决策一定不是最好的决策,它是一个折中的、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的选择,这就注定群体决策是无法获得最佳效果的。”

“群体决策最大的功效是控制风险,而非得出最佳决策,所以这种决策方式比较平缓,适合在国家平稳时期施行。”

“不总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吗?那么广阔的领土,那么多不同需求的子民,只有尽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勉强做到照顾到绝大多数方面。”

“但国家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时刻,比如灾荒、战争。这个时候,就需要个人决策出山。”

“如何尽快且直接地解决问题,是此时唯一需要考虑的,这对那个决策人的素质有极高要求。”

赵佶咂吧着嘴,脸上的表情好像便秘一样:

“这可就难了!一代人优秀容易,难的是代代都优秀。就说我自己吧,我就深感自己能力不足!”

“除了会用人以外,也就是眼光还长远一点、心胸宽广一点、对百姓的仁爱之心多了那么一点,关键时刻有些决断而已。至于说什么诗书画艺之类的个人素质,那都不值一提……”

傅斯年听了嘴角都直抽抽。

别不提呀,你这不说得挺全乎的吗?

听着语句的格式是自谦,可我怎么一点都没听出来有那意思呢?

聊得好好的你忽然吹什么牛啊?

我看要没那两颗蛋坠着,你得飞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