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宋、辽国、西夏在这一时期,都有新君登基。

夏崇宗李乾顺虽然狠辣无情,为了权力连后族都给灭了,但他确实比另外两人更适合当皇帝。

他登基以后审时度势,忍辱负重地交好辽国,终于获得了辽国国主的好感。

耶律延禧最终同意李乾顺的请求,封宗室女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了李乾顺。

如果要在北宋阶段找个比宋徽宗还昏庸的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绝对当之无愧!

他有着宋徽宗所有的缺点,在此之上又加了一条:作!

他就应该叫“天作帝”。

宋徽宗是自己关起门来玩,起码满朝大臣对他还是支持的。

天祚帝耶律延禧就不一样了,宗室、大臣、带兵的武将,甚至连他亲儿子都受不了他的胡作非为。

辽国后来一半是被金国打趴下的,一半也是内耗导致的灭国。

……

此时的情况,是李乾顺刚刚掌权,还在清除后族,十二监军司的兵马几乎调不动。

但有心无力的一方面,姿态还是要做的。

哪怕青塘这边能多拖延宋朝一阵,对西夏也是有利的。

所以即便再难,李乾顺也硬挤出了一支部队,乃是他的亲卫军主力——质子军。

质子军是从贵族子弟中选出能骑善射者,组成的亲卫部队,向来由西夏国主亲自掌控,总人数也不过五千。

这次李乾顺一咬牙,派出了两千人,又补了一些擒生军,凑足五千之数驰援青塘,以兑现给小陇拶的诺言。

很明显,五千部队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但好歹也算来了援兵,这天小陇拶与西夏领军的将领商议过后,瞄准了宋朝的补给线。

许多西夏的宗室子弟跃跃欲试,都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他们心中不忿是有原因的。

西夏自立国以来,北撼辽国,东抵宋朝,别看国土狭小,却是以武立国,实实在在是打出来的生存环境。

宋朝对西夏的战绩,可谓是惨不忍睹,小打小闹往往能赢,一到大的战役,底裤都输没了好几条。

三川口、好水川、定边寨,三场大战皆以北宋失败告终,且损失巨大。

但西夏再能打,国力在那摆着呢。

打着打着,虽然一直都赢,西夏却惊讶地发现:宋朝恢复的很快,自己却快要被拖垮了。

特别是与辽国的关系反反复复,时而打、时而和,两边作战的西夏慢慢坚持不住了。

最近十年,宋朝对西夏完成了战略反攻,西夏越发抵挡不住。

一直赢,忽然被从前看不起的对手反超了,作为尚武的宗室子弟,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不就是有两个糟钱儿吗?看把你们宋人嘚瑟的!

三日后,西夏军化整为零,分散在广袤的土地上,混合着一些当地的羌人,开始大面积地袭扰宋军的补给线。

一段时间后,多处粮道被劫,损失可谓不小,气得主将王厚大骂:

“西夏鼠辈,就会在后面使阴招!”

傅斯年也倍感头疼,被劫的运粮队中,还夹杂着跟他来赚钱的商人呢!

一众商贾围着傅斯年这顿诉苦:

“大官人,您想想办法呀!这买卖没法做了!”

“是啊,大官人!我刚损失了一支商队,不但把之前赚的赔了出去,还要发一笔抚恤金,我可亏大了呀!”

……

傅斯年不胜其烦,抬手制止了他们诉苦:“行了,都别抱怨了!我还不知道你们的进项?哪个又真的亏了钱?只不过是少赚了些而已!”

“你们损失大?我损失就不严重吗?财货都是小事,我调集的厢军,一下没了三个营头!”

他也真的是生气,本想让当地的厢军也沾点好处,没成想西夏人玩偷袭!

“都别哭丧了,我去找熙帅想想办法!”

熙帅指的就是王厚,此刻他正在制定对策。

环视众将,王厚沉声道:“西夏兵不同于羌人,作战来去如风,我们根本抓不到他们的影子!需得是想个办法引诱他们出来!”

偏将姚师闵道:“大帅,党项人兵少,必然不会轻易冒险。得是一部为饵,方能钓他们上钩!”

童贯在一旁听着,忽然就有了主意,正是要坑傅斯年。

出声道:“既然要下饵,就得真材实料,不然钓不来大鱼!这恐怕就得跟傅指挥使商量一下了!”

王厚诧异地看了童贯一眼,脑中迅速思考着他的意图: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难不成两人有龌龊?

不等王厚答话,大帐的帘子忽然被掀开,正是傅斯年到了。

王厚不想掺和到这种事里头,立即把话头甩了过去。

傅斯年不疑有他,一拍大腿道:“我也正有此意!前日听熙帅的意思,这仗还要打几个月,我部没有那么多人手可损失!必须想个办法解决掉西夏人!”

王厚以为他没听明白,提醒道:“这诱饵可不是好当的!西夏人皆是骑兵,即便计策成功了,尚需当做诱饵的一部坚持到大军来援。”

“就算以最快的速度驰援,也需要半天时间!”

他没说完后半句,坚持到援兵来,那就叫诱敌;要是坚持不到,那可就是送菜了。

傅斯年连日来在刘仲武那里,见吐蕃诸部几乎是一触即溃,有些放松,觉得打仗也不过就是这么回事。

况且他从东京来,还带了一营捧日军做护卫。

捧日军一直是大宋的招牌部队,全骑兵建制,装备都是挑最好的给。

人人身高马大,看着就孔武有力,非常符合傅斯年对军队的印象。

正当他要再次说话时,刘仲武在后面捅了他一下。

嗯?老刘这是在提醒我慎言!

难不成这里有问题?

傅斯年自觉勇武,又见羌人不堪一击,错误地估计了风险。

但毕竟善于察言观色,知道刘仲武都提醒自己,必定是觉得其中有危险。

可中军大帐内,刘仲武也没法明着提醒,只是微微用眼神瞟了了一下童贯的方向。

此时童贯见傅斯年犹豫,立即出来补刀:“傅指挥使受官家信任,向来是忠于国事。若想西夏人上当,非得是身份贵重之人才有诱惑力!此事想来,可能还真得是傅指挥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