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燕京春事 > 第373章 小孩失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过得很快。

步入十一月之后,天气一下子就变得严寒起来。

今日袁野清难得休沐,却第一次未去姜家探望爹娘和蕴娘他们,而是去了别庄。

昨日星洲来信,说是想见他。

他亦有事要与他说,今日便让人给蕴娘递了信,而后便乘着马车去了别庄。

姜道蕴收到他送来的信时,袁野清早就去往别庄了。

不用去想也知道他这是去哪了,姜道蕴的脸色立时又变得不大好看起来,她跟袁野清分开而居已有月余。

她嘴上说得难听,平日见到袁野清也总是冷着一张脸。

可她跟袁野清毕竟是青梅竹马长大的关系,自她记事起,袁野清就陪在她身边了,除了他不幸失踪的那几年,她所有的生活,他都曾经参与过。

她看的第一本书是他给她的。

她第一次写字也是他亲手握着她的手书写的。

写的正是她的名字。

——姜道蕴。

就连她第一次骑马,也是他小心翼翼护着她教她骑的。

倘若她的丈夫不是袁野清,而是别人,曝出这样的丑事,她必不会容他,自是早就与他和离,岂会像如今这样日日反复?

放不下、舍不得,却又如鲠在喉,于是只能日日冷着一张脸,让彼此难受痛苦。

其实这阵子她心里的这个疙瘩也不似从前那么重了。

她虽然未曾回袁家,但袁野清几乎日日都会过来,陪着她跟爹娘一道用饭,即便有时候夜里太忙,无暇过来,也会派人过来递消息。

若碰上休沐,更是一天都耗在这,这样的相处也让她逐渐忘却了那个孩子。

原本她还想着今日袁野清若是过来,她便应允他带着她和孩子一道出去逛街。

爹娘已经准备回临安了。

这次一别,他们应是不会再回京城了,何况如今还出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清河王,谁晓得以后这京城会闹出什么事?

爹娘年纪大了,她也不希望他们继续待在这,还是回临安好好休养。

远离京城的纷争,她也能够安心一些。

万万没想到今日袁野清竟然没来,信中虽然未曾点名,但姜道蕴的脸色还是立时就变得难看起来。

信纸放于一旁。

沉雪见她脸色难看,正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安慰,就听到外边传来一阵动静。

——吕氏过来了。

沉雪忙与老夫人请安。

姜道蕴听到动静也立刻看了过去。

“娘。”

她亦起了身。

吕氏朝二人笑笑,她自然也瞧见了桌上那一封信,知晓是清儿送来的,也瞧见女儿难看的脸色,她挥手让沉雪先下去,而后走过去跟姜道蕴说话:“又生气了?”

姜道蕴一听这话就皱了眉:“什么叫做又?说得好似我总生气一般。”

话落瞧见姜母望过来时颇为揶揄的眼神。

姜道蕴忽然嗓子一梗,她别开脸,又坐回到了榻上,不甚高兴地说道:“娘也来嘲笑我。”

“打小就是这个脾气,谁都得让着你,说一句又要气得红脸,也就清儿能十年如一日地容忍你这个脾气。”姜母坐下来之后抚着姜道蕴的头说。

姜道蕴欲反驳,却实在反驳不出,只能坐在一旁生闷气。

姜母说:“你既这般生气,我与你爹的提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知晓母亲说的是什么。

前阵子阿娘与她说,她跟阿爹打算带那个孩子回临安,日后由阿爹亲自教养他,一来他们二老膝下也能有个儿孙相伴,二来带走那个孩子,他们夫妻之间的隔阂也能少一些。

可姜道蕴当时一听这话,自是不肯。

跟清哥扯上关系也就算了,如今竟然还要跟着她爹娘离开?凭什么?!

当时因为阿爹要准备万寿节祝祷一事,清哥也有事要忙,这事便暂且耽搁了下来,如今万事皆成,爹娘也准备要走了,这事便又提上了进程。

她其实也知道清哥今日去别庄是为了这事。

她也知道这么做是最好的。

她这个性子自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那孩子跟他同住一个屋檐下。

但她就是不高兴……

她面上的挣扎和不甘显而易见。

姜母自是知道她心里的难受,轻轻叹了口气:“蕴儿,娘跟你说过,事难圆满,你若是不肯他跟我们走,那你就要做好清儿带着那孩子回袁家的准备。”

“清儿为了你,月余都未曾去见过那个孩子,已经足够看重你了。”

“你若是继续再闹,坏的只会是你们二人之间的情分。”

“情分若是真的坏了,日后再想修补可就不容易了。”

“还是说你真打算跟清儿分开?”

“我——”

姜道蕴一听这话,脸色微变,她自是不愿的。

当时说分开,原本也只是气急败坏时的一句气话,若不然,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她也不会一次次纵容袁野清过来。

双手紧攥。

她用了太大的力道,两只手绞得都已经红了。

姜母见她这般又是轻轻叹了口气,把人揽到自己怀里,轻抚着她的背,安慰着她:“我知你不甘,也知你不高兴,但那孩子既然已经在了,我们就不能真的避之不见。”

“这对那个孩子也不公平。”

姜道蕴没说话,过了许久才不甘不愿地吐出一句:“谁知道他愿不愿意?保不准他就想待在这呢。”

姜母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这是已经松口了。

悄悄松了口气,姜母温声与姜道蕴说道:“这便是清儿和那个孩子的事了,但那个孩子但凡聪慧一些,就知道与我们走才是最好的。”

临安多才子,又远离朝堂纷争。

老爷从前是鹿鸣书院的院长,后面又做了十多年的首辅,桃李遍布天下,在临安,能得老爷亲自教学,又有享不尽的资源,无论日后他走哪条路都会较出旁人许多。

待在这。

他虽然是清儿的长子,但以清儿对蕴儿的情意,必不可能把一颗心都放在他那,甚至可能会为了蕴儿冷落他。

他若聪慧就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路。

外面传来一阵笑声,是两个孩子牵着手结伴而来。

昨日姜道蕴应允他们今日要带他们出去,此刻两个孩子就是来找姜道蕴出门的。

还没进来,外面就传来两个孩子的笑语声:“阿娘,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门了!”

姜道蕴原本还情绪低落地伏在姜母的怀中。

此刻听到一双幼儿的声音自是连忙就起来了,手握着帕子揩拭掉眼角的泪意,不愿让他们瞧见她哭了。

眼见两个孩子牵着手蹦蹦跶跶进来,她正想与他们说今日不去了。

话还没出口,手就被姜母握住了。

“既然都已经打扮好了,就去吧,娘也有阵子没出去了,正好今日和你们一道去。”

姜道蕴听她这样说,犹豫片刻,倒是也没拒绝。

“去准备马车吧。”

她跟一道进来的沉雪吩咐道。

沉雪自是高兴应是,连忙就出去吩咐了。

姜道蕴又对镜梳了会妆,其实她先前就已经特意梳洗过了,这会也只是又修饰了一下,等一应弄完,外面也传来沉雪的笑声:“老夫人,夫人,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两个孩子久未出去,此刻一听这话,自是嗷呜一声往外跑去。

姜道蕴看得无奈,在他们身后喊道:“慢点跑,别摔着。”

但见两个孩子这般高兴的模样,她的眼里也有未加掩饰的笑意。

她笑盈盈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

过后。

她想到什么,笑容忽然稍敛。

但也只是片刻,她便做好了决定,回头看向姜母:“娘,我答应了。”

她还是没办法真的跟清哥分开,也不希望那个孩子的存在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给他一个好去处,清哥能安心,爹娘也能放心,她和两个孩子也能高兴。

就这样吧。

就像阿娘说的,月有阴晴圆缺,世上之事本来就不可能真的圆满。

能有十之八九的圆满,就已好于旁人许多了。

姜母听到这话知她这是想通了,自是高兴地点了点头,她握着姜道蕴的手轻轻拍了拍:“我回头就跟你爹去说。”

姜道蕴闻言也未再多说什么,只淡淡点了点头,便道:“走吧,那两个小猴孙还等着我们呢。”

姜母自是笑着应好。

母女二人往外走去,而后一家人乘着马车去了城中。

早些时候。

姜道蕴还一度成为城中的笑柄,只是她身份贵重,平素又不大出门,那些风言风语,倒是也没怎么传入她的耳中。

可这燕京城的消息那是一天一个样。

前有裴家的几场闹剧,如今又多了个清河王……

姜道蕴这点事反而不值当什么了。

何况今日姜道蕴是跟着姜母一道出来的,跟姜道蕴不同,姜母在燕京城中的地位可是十分高的,有她在,又会有哪个不长眼的人过来自讨没趣呢?

一路过来。

碰到相熟的都是客客气气。

姜道蕴从前不愿与这些妇人们寒暄,如今也还是一样,只顾着两个孩子。

走了几间铺子,买了不少东西,姜道蕴自知爹娘这一去,他们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见了,自是想多给他们买一些东西,也好弥补自己这一份对爹娘的亏欠。

“江南那边都有,你买这么多,回头我跟你爹怎么带回去。”姜母见姜道蕴这一通大手一挥买东西的模样,自是十分无奈。

姜道蕴却不以为意道:“多准备一辆马车就是。”

“再说江南那边多丝绸,皮毛却是北地这边的好,天越来越冷,您跟爹身体又不好,自是得多带些厚实的衣裳。”姜道蕴说着便要带姜母去前面的衣服铺子。

可两个孩子已被外面摊贩卖的东西吸引了眼球,非要去那边买。

姜道蕴也知道这两个皮猴待不住,回头在铺子里吵吵嚷嚷还不如先满足他们的心愿,便与沉雪等人说道:“你们看好少爷和小姐,别走太远,买完就立刻带他们过来。”

沉雪等人自是纷纷应是。

姜道蕴又嘱咐了两个孩子。

可两个孩子正是贪玩的年纪,嘴里应着好,却已经牵着手跑出去了。

他们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沉雪等人却不敢放松,自是连忙追了过去,除了丫鬟之外,另有几个带刀的护卫在身后相护。

姜母看着这个场景,轻声问道:“这都是清儿嘱咐的?”

“嗯。”

姜道蕴看着两个孩子离去的身影,见已有人在他们身旁护着,便也安心地挽着姜母的胳膊往前走,去挑选斗篷和围脖、帽子了。

边走。

她边与姜母说道:“清哥说他这些年结的仇不少,唯恐他们找上我们,所以让我每次出门都要带上护卫。”

她这样说,却又有些不以为意。

“我看他就是想太多,天子脚下,这么多人呢,岂会有这样的事?”

姜母却不乐观,握着姜道蕴的手说:“还是得小心一些,之前不是还有个丫鬟被人扔进河里了吗?”

姜母平日虽然总是待在家里,却也不是耳聋闭塞之人。

知晓这丫鬟是裴家的人,也知晓害她的人是裴行昭从前那个妻子,陈双歌的身边人做的。

陈双歌死后。

这妇人原本是想逃跑的,却被早已埋伏着的衙吏们抓住。

姜母还听说这妇人的身上不止背了这一条人命,肃州当初轰动一时的灭门案就是这个妇人做的。

这位妇人表示自己被自己的丈夫和小妾联合磋磨了十多年,所以当初才会一把火烧死了一大家子。

也说自己并不愿意杀害那个丫鬟,只是做人奴仆的,没办法。

如今城中对此也颇有议论。

可不管这位妇人可怜与否,都不该把手伸向无辜人的手上,她曾经的确是受害者,可如今不管是何原因,都成为了加害者。

越想。

姜母心里便越发忧心。

“当初就该让清儿跟你爹一样,走内阁的路,这样到底要保险一些也安全一些,都察院那差事哪里是好做的?自古以来,御史这个身份就不容易,偏偏他还坐到了左都御史这个身份,可不得跟人结仇。”姜母说着又叹了口气。

姜道蕴一听这话却皱了眉:“他喜欢就让他去做,管他是内阁还是御史。”说完又特地嘱咐了母亲一声,“这话您不许跟清哥去说,省得他为难。”

姜母也就跟自己的女儿说几句,又岂会去跟袁野清说什么?

此刻听她这么说,自是道:“娘又不是傻的,岂会去跟清儿埋怨?不过你平日出去还是得小心些,人手若不够,就问你爹去要,以后我跟你爹远离朝廷的纷争,在临安也碰不到什么事,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我跟你爹也就安心了。”

“我这有人,用不着,您跟爹自己小心些就好。”

话说完,铺子也就走到了。

这是城中最大的皮毛铺子,姜道蕴从前也经常来,听说这里的货源都是从漠北那边运过来的,虽然价格的确要比旁人高出不少,但皮毛也是真的好。

掌柜的也认识她们,上来就客客气气喊道:“老夫人,袁夫人。”

姜道蕴淡淡颔首,让人拿了自己所要的皮毛出来,掌柜的知晓这是个不差钱的大主顾,自是不会搪塞,让人从里面拿了两件斗篷,并着一些帽子、围脖一物。

姜道蕴挑了两件一大一小的斗篷,又替爹娘看去帽子和围脖,一应挑完之后,她神色挣扎一瞬,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再去找一条斗篷,十三岁的少年穿的。”

姜母正在一旁喝茶。

听到这话,看过来,喝茶的动作都跟着一顿,但也就一会功夫,她便和身边的嬷嬷笑了起来。

蕴儿虽然性子是被他们养刁了。

骨子里却还是善良的。

主仆俩的这一番对视自是未曾被姜道蕴漏掉,她脸色难看,让人去打包付账,自己则过来不大高兴地跟姜母说道:“我就是不想让清哥觉得我苛待了他,不过一些皮毛,我也不必那么小气。”

“是,咱们袁夫人大气着呢。”姜母握着姜道蕴的手笑道。

姜道蕴一听这揶揄的话调,还想说话,却见门外走来两人,她脸上的神色忽然一顿,但也就是片刻,她就僵着脸色转开了目光。

“怎么了?”

不过姜母还是察觉到了她的异样。

她一边问着一边往身后看去,便瞧见徐冲和一个女子,见她这番装扮和两人亲近的距离,也能知晓她便是冲儿那位新婚妻子了。

她跟老爷一样,都对冲儿有一份亏欠,也是真的喜欢这个孩子。

此刻瞧见,自是笑着与人打起招呼:“冲儿。”

徐冲原本在跟霍七秀说话,听到这一声,忙看去,待瞧见姜母,他亦是一喜,正欲喊人,便瞧见了姜道蕴的身影。

自那日家中一别,他们便再未见过。

如今一见,七秀又在身边,倒也有几分尴尬。

这要是长辈不在,他肯定就当做没看到了,但姜母还在,他自然不好避之不见,看了眼七秀,见她笑着与他颔首。

他便也没再犹疑。

牵着霍七秀的手带着她一道过去。

“干娘。”

他跟姜道蕴分开之后,就被二老认做了义子,这么多年也一直都是这样称呼姜母的。

姜母笑着点头,又看向他身边的女子,对着徐冲揶揄道:“不跟干娘介绍介绍?”

徐冲一听这话,不由面红地挠了挠头,他轻咳一声之后才跟老人说道:“这是七秀。”

霍七秀见老人笑盈盈地看向她。

知她身份贵重,她倒也不怵,也温和地与人打起了招呼:“老夫人。”

姜母看着她笑道:“这个称呼不好。”

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霍七秀犹豫地看了一眼徐冲,见他笑着与她颔首,便对着姜母改了口:“干娘。”

“诶。”

姜母总算高兴了。

“早就想去看你了,但我这身子骨,实在不好,怕去了反倒给你们添麻烦。”姜母一边说,一边褪下自己手腕上的一个玉镯:“突然碰面,也没准备什么好的见面礼,这个玉镯跟了我许多年,便给你做见面礼了。”

姜道蕴看着这个玉镯,神色微动。

这是跟着阿娘的老物件了,她红唇微动,但到底也没说什么。

可霍七秀岂会看不出这个玉镯的珍贵?

都说玉养人,却不知人也养玉,成色越好的玉镯靠得可不仅是它的料子,看这个玉镯的成色,估计没个几十年养不出这样的好玉。

这样贵重的玉镯,她自是不敢收的。

她推辞道:“干娘,不用见面礼。”

“那可不行。”姜母道,“我一直就盼着冲儿能找个合心意知情趣的好姑娘,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岂能没有见面礼?你若不收,就是不认我这个干娘。”

徐冲也说:“收下吧,跟干娘不用这么客气,反而生分。”

霍七秀见他们都这样说了,再不收反倒扭捏了。

她又看了眼姜道蕴,见她站在一旁也未说什么,便也没再纠结:“多谢干娘。”她接了过来戴于手上。

姜母见她这般,总算是高兴了。

霍七秀问她:“干娘是来买东西吗?”

姜母笑道:“我们不日就要离京回临安去了,这不,蕴儿怕我们路上冷,带我们来这买斗篷。”

霍七秀一听这话,便召来一个侍从进去说了一声。

过了一会。

姜道蕴先前派进去的丫鬟拿着钱袋出来,与姜道蕴说道:“夫人,那掌柜不肯收我们的钱。”

姜道蕴一听这话就皱了眉。

正欲说话,那掌柜的就郑重地拿着包好的东西出来了,看到霍七秀便恭恭敬敬喊了声“东家”。

霍七秀轻轻嗯了一声,又跟姜道蕴说:“我既收了干娘的见面礼,自是不好没有回礼,这些便当我送给干娘的。”

她说着又走到掌柜那边,拿了一件刚才让他包好的火狐皮做的斗篷,走到姜道蕴面前递给她:“这件送给袁夫人。”

姜道蕴看着这副情景不由一怔,她没想到霍七秀竟然能不计前嫌。

那次碰面——

她可是一点都没顾忌她的脸面。

设身处地,如果她是霍七秀,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她一时看着霍七秀未语。

姜母却不知她们之前的事情,瞧见这一幕倒是笑道:“既是七秀的好意,就收下吧。”她说着又跟霍七秀说,“七秀,干娘就不跟你客气了,过几日干娘做东,请你和冲儿来家里吃饭。”

霍七秀笑着应好。

她又回头看姜道蕴,温声唤她:“袁夫人。”

姜道蕴沉默片刻,到底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多谢。”

她说着刚想把手中的东西交给身后的丫鬟,却见沉雪忽然急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看着她喊道:“夫人,不好了,小少爷和小小姐不见了!”

姜道蕴听到这话。

神色微变,手里的东西一时没握住,就这么直接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