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七零年代,乡下妇的美好人生 > 第145章 种桑和猪有啥关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种桑和猪有啥关系?

徐晓霜把山下的沙地全部下了一次肥后,正好下了一场雨。

都说一场秋雨一阵寒,这雨一下后,就缓解了一直的闷热。

县城里的茧站的许光明站长把县农技站的那位黄技术员给请了下来。

山顶上还有几个大树根没有清理掉,这得等程志新空下来了才能干,而自己清理出来的河边的沙地却是得到了黄技术员的肯定:

“徐同志,这样做很好,你把所有干粪给均匀的铺了一层,这正好肥了下面的地。不错,我这次回去,就先给你调三百株桑树来。”

黄波是个很负责的农技员,他从一边扯出一根长得很高的野草:

“徐同志,你看着,我教你一下桑树苗到了要怎么种。因为到时我可能要到市里去学习,不能和苗圃那边的同志一起过来。到时许站长应该会过来。”

许光明马上表示:

“会的,我会过来看看。”

对县茧站来说,这点地虽说不是质量很好,但这里是个试点啊。他们茧站想给丝厂那边弄点好茧出来,容易么?

这种试点的是第一次搞,也算是许光明的一次尝试。

还好,他姑姑就在县里工作,他回去和姑姑说了一下,姑姑让他先做着,暂时这样搞私下承租来种的试点的事,也说不出有什么好与不好。反正又没大面积的搞,只是开一些荒地。

所以,他很需要这里出成绩,自然要看好这里。

“徐同志,放心,你只要好好跟着黄技术员学怎么种,怎么养好这些桑树,两年后,就看你怎么给我们交一个成果了。”

徐晓霜认真的看着黄波讲解:

“株距最好是两米。”

说完,黄波愣一下,徐晓霜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怕是不懂什么叫株距吧?

说着又专门解释一下:

“徐同志,你知道什么叫株距吗?”

徐晓霜愣一下,一边的程三哥都默默的摇了一下头,他都不知道什么叫株距,这种桑树,与猪有什么关系?

得徐晓霜侧头小声说道:

“你刚才说三百株桑树,就是说三百棵吧。那你说的株距,是不是指这一棵到那一棵有多远?”

许光明在一边拍手笑道:

“徐同志真的是细心,对的,株距就是指两株之间的距离。就普通一些,就是说隔好远再种第二棵。”

黄波就觉得徐晓霜是懂的。但也点点头笑道:

“就是这个意思,隔两米,一米是三尺。你就隔六尺远种一株。然后行距,就是说好远一行,也是差不多两米或是两米五。所以,差不多就是指一个四方形,四方形的每一个角落都种一株,就是这个意思。”

徐晓霜愣一下,脑子里就算开了,也就是说四个平方种四株嘛,这个倒是可以。

“你看看,如果这一根就是拿来的桑树苗。这个坑这么挖。大概要挖一尺深。然后把树这样种下去,盖了土,略压得紧一些。然后在一边差不多一尺地方再挖一个小坑,这里就要放一些你沤的那些肥。还是要把土盖起来。”

“种下去那天要把水浇透,之后可以三天来看看,泥太干了,就可以再浇,还是湿的,就不用浇。桑树这个东西耐旱。”

黄波技术员的话,徐晓霜都是认真的听着,每一步要怎么做,都记在脑子里。

程志新不在家,虽说程三哥也在,但不能让人家程三哥帮自己记呀。

“然后就是观察着,要是到冬天来的时候,发了点叶子的,说明就活了,你就把这一根上的包括这个主技,只留下三到四个节,就是这种长叶子的地方,这就叫节,留三四个节,然后把上面全给剪了。”

“对了,我想你们没有个修枝的剪子,我给你带了一把来,就是这个,不只是这里种的桑树,你们家自己的,也可以到冬天就把那些多余的枝条给剪了,到来年春天又会长出来的。”

“这一批才送来的苗,明年你还用不了桑叶,最少,春季这一季可能用不了,到秋季蚕的时候,可能能摘得到些。你自己看着点,还小的桑树,别摘叶太狠。到时我也会来看看。”

“好,谢谢!我记下了。”

徐晓霜是真的把这些全都记了下来,回头等三百株苗来了,她会想办法把家里自留地周围都给种上。

然后他们又到山上去看了一下,看得出来,还有几个大的树根没挖出来,等挖出来了,就可以下种了。

看到他们把山下的沙地整理出来上肥这种动作,许站长很高兴,知道徐晓霜他们也是认真的对待这件事。

到晚上程志新回来,徐晓霜跟他说了这件事。他也算计着:

“那估计他们送苗子来会是在中秋后。”

“嗯,他们是说中秋后送来。”

“那没事,到时我回来了,中秋前我就把他的家具给做好,对了,晓霜,你说的那种新家具组合柜,我都做出来了,床也做的多一个架子的床,反正他有木料,特别是那个衣柜,他们队好多人来看了都说喜欢。”

“然后有两家要嫁女的,都说叫我去做。”

“那得看是什么时候呀,要是正好我们修房子的时候,可就忙不过来。”

“他们说明年。等明年春天时闲一点的时候做,我说可以,带个信来就是。”

程志新觉得很开心,徐晓霜给出了一个主意,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出来的家具好,以后找自己做木匠的人就更多了。

到中秋前,队里也开始慢慢的做起事来。之前的收了玉米的地,现在要把那些玉米桩子给挖了起来。还得把地给挖出来,接下来就是要种小麦和油菜了。

程志新出去做木匠了,徐晓霜也觉得出工赚的钱还不如自己做的鞋垫子赚的钱,再加上她本来就养了牛,又加半个工分。这样,她就不去出工,免得人家又说她领着两份工份。

再说了,她自己还有山顶河边的地要打理,还有自己家的自留地也要打理。

之前种的各种夏季吃的菜,现在都枯黄了,要把豇豆和四季豆搭过的架子都收取回来。要做的事太多了。

还有家里的那么多的小兔子,现在开始吃草了。徐晓霜又不敢拿去卖,就只有吃了。

从此,他们家实现了吃兔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