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是一只袜子。

一只黑漆漆的袜子。

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味道。

田蔡不禁翻了个白眼,谭威单身纯纯是因为他太邋遢了!!

明明看着很正常一男的,穿得人模狗样的,可你去他常待的地方一看,狗窝都比他那干净。

之前两人在西南军区那次合作,大多数时候实验室都是田蔡收拾的。

因为她是个有点强迫症的人,指定的东西喜欢放在指定的地方,用完要及时放回去。

有她勤快整理着,那时候才没看出谭威邋遢成这样。

他之前一直对自己研究的药物保持神秘,遮遮掩掩的不肯透露给田蔡,这会儿实在没办法才说出来。

是壮阳药。

也不能说完全的壮阳,按谭威说的,这药更大的功效是在调理方面。

它能在补充肾元的同时强化男人某方面的能力。

这种强化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循序渐进越来越好的。

当然不可能一下子从两三秒到一小时。

变化肯定不会这么快,但只要按疗程吃一段时间,就会一点点变好。

从两三秒变成三十秒一分钟,再从一分钟到两三分钟,再到五分钟,十分钟……

这种缓慢却有效的同时,还从内里温养肾脏。

而且这种药物对男人的身体几乎没有伤害,是吃药同时也能让女人正常受孕的安全药物。

与传统补肾中药不一样的是,谭威加大了锁阳的药量,这也就增强了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

田蔡一看谭威的药方子就明白功效是什么了。

见她看着药方不说话,谭威神情有些尴尬,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找田蔡参与的原因。

跟一位女同志探讨男性功能,他真有点说不下去。

“咳——”

田蔡:“你菟丝子的用量是不是有点少了?”

“嗯?”

田蔡继续说道,“菟丝子有补益肝肾、固精壮阳的功效,而且我觉得你菟丝子的炮制方法也可以改一下,你这上面写的是要用炒制后的,但我觉得你可以试试直接取用原药材。”

接下来,谭威一脸麻木的听他以为会害羞,会什么都不懂的女同志,给他科普两种菟丝子哪种效果好。

顺便还给了他一些实际案例。

!!!

谭威忍不住在心里咆哮,为什么一个女同志对看男科这么有经验!!

但他听完却不得不承认,田蔡说得很有道理。

之前他一直将菟丝子作为辅药使用,出现问题也是在几味主药上找原因,却没想到居然是他认为最不会有问题的辅药不对劲。

——————

这天军总医院中医科转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这位病人是一个只有四岁的小男孩,从血液科转过来的。

持续高热被家里人送进医院,经过一番检查最终确诊是白血病。

这时候对于白血病仍旧没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田蔡在新药研制方向上曾经考虑过白血病,所以也去医务处了解了相关治疗手段。

可以说血液科自打设立以来,来来去去了相同病症的大概有十人左右。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十岁以下的儿童,无一人能保住性命。

几位医生尽力了,却没挽救回那一条条年轻的生命。

这次的小病人是一位副司令员的孙子,他在了解了之前那些病人的结局后,坚决要求将孩子转到中医科室。

并且亲自给田蔡打来电话请求她,救一救孩子。

田蔡这才见到了人。

男孩名叫小龙。

小龙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在一次任务中去世了。

本来孩子的母亲当时想把他流掉,但是副司令员和妻子不舍得,在经过几次协商后,她才同意将孩子生下来。

不过生下之后再没管过。

小龙从小别说见母亲一面了,就是连一口奶都没吃过。

他是个十分乖巧的男孩子,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只是趴在床上一声不吭,却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吵闹啼哭。

这也让中医科的一众大夫们对他更是怜惜。

田蔡仍旧是汤药和针灸齐上阵,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治疗后,小娃娃总算好转了。

之后回去了只需要按时吃药,定期回来复诊就可以了。

副司令员还没来得及感谢田蔡,她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治疗白血病需要用到仙鹤草和黄药子这两种关键性草药,入药时理所当然对它们的年份也要求更高一些。

田蔡亲自检验了卞家药园送来的药草,发现虽然年份够了,药性却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没办法,她只能弄了些用露水增加药效。

弱化针灸的作用,增强药效,是田蔡这次的研制目标。

她想要做出一种白血病普适类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分阶段进行治疗。

……

而这时候谭威的壮阳药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在谭威试探着询问田蔡给这药起个什么名字时,田蔡脱口而出。

“伟哥。”

谭威以为自己听错了,“威哥?用我名字不好吧?”

田蔡轻咳一声,“是不太好,那就谐音伟吧,伟哥。”

于是,在经过半年的临床试验过后,“伟哥”的广告出现了。

华国人自古以来的含蓄,让他们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谈论“壮阳”药物,但并不耽误他们购买。

而且谭威研制出的壮阳药成分安全,临床试药时候,有副作用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二。

试验结果完全达标。

之后“伟哥”很快投入生产,被供应到各大医院的药房中。

等谭老爷子听说大名鼎鼎的“伟哥”是出自二儿子之手时,差点没给自己气个倒仰。

让这小子去京市,就研究出这么个玩意?

他现在已经基本不出诊了,只是坐镇家中,偶尔家里的小辈遇见难题了会回来请教他。

实在无聊他就去找杨家老爷子说话。

两个老头子头发花白,牙齿都快掉光了,还经常凑在一起嘀嘀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