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 第772章 叔孙通进入奉常 李斯的郁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2章 叔孙通进入奉常 李斯的郁闷

秦风沉吟一下说道:“无所谓也就三种方法,一个是泥塑,一个是石雕,一个是木雕。

我建议使用石塑,石塑榴可以长久一劳永逸。石雕完成之可以贴上金箔、彩绘,那样更加生动。”

秦始皇说道:“那行,什么样式你先画一下,让你们墨家的墨工加工出来,你负责这一方面。”

秦风苦着脸说道:“岳父大人。为什么是我呀?满朝大臣一个一个都是人精,何苦为难我这个孩子。”

秦始皇脸一黑说道:“这叫能者多劳。你一个墨家的掌门大弟子未来的墨家巨子,当然有这个资格。

天下能工巧匠皆出自墨家,你看看这些个朝臣以及百家君子,谁能够管得了你们墨家?他们只会添乱而已。”

秦风听了之后立刻说道:“岳父大人,你可别这么说。你可别给我拉这个仇恨。其他学派照样人才滴滴,你不就欺负我是个孩子好拿捏而已。

我给你干,我给你干不就行了吗?多大点事儿还用到上纲上线。

各位大人,虽然这件事情是我们墨家主持,可为也要各位的参与。

这可不是始皇帝封神那么简单,而是对他们祖先的敬意。”

其他学派的博士、君子、朝臣心中高兴,一起向向秦风施礼:“帝婿客气了,只要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

不是说墨家做不了这些,给帝后修祠这是大事,不能吃独食?不能够独享。这个,秦风懂。

于是秦风开始分配任务。阴阳家开始看风水,寻找修祠最佳的地方;数学家开始计算各种用料;

兵家的人开始计算用工的数量,毕竟兵家攻城略地,对于修建城池有独特的见解。

能修建城池,修祠对他们来说更简单,无非就是计算方法。

让叔孙通负责监督奉常制定祭祀的礼仪,要求这种祭祀的礼仪不能够太复杂,也不能太简陋。

既能表现出威仪也能让普通人接受,太复杂的礼仪普通人不懂,普通人不能理解反而显得混乱。

但是湘妃祠祭祀既然代表了舜帝的帝后娥皇,也不能太敷衍了事。

然后指使儒家、神家的人写关于湘君的传说。这些传说必须积极向上。写湘君怎样和恶龙相斗,怎样保护当地人民的安宁。

而且必须要大写特写,要写好多好多故事讲给当地的老百姓听。

这些故事必须要编辑成册,让其广为流传。

让太乐府些有一些歌曲、歌剧在当地进行表演。让湘妃的正能量深入人心,免得到了后世还把舜帝的妻子写成什么隐晦之神?

别拍古代帝王的妻子的那些人,非人也。

写什么一个落魄书生雨夜借宿湘妃祠,和湘妃行苟且之事,还生了孩子,演华可歌可泣的伟大爱情,那简直就是胡扯。

为什么不是乞丐、不是农户、不是樵夫、不是达官贵人?非的是穷酸的书生?

因为乞丐、农人、樵夫等都不识字,自己写不了故事,达官贵人没有那个时间,也有道德底线。

只有一些不得意的书生自己穷困落魄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使用精神胜利法,臆想这一些五七烂八的东西。

梦想着遇到神仙,然后我和那些仙女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遨游于天地之间。

想什么呢?那些落魄的书生有什么呢,为什么那些仙女就能看上他们呢?简直就是得了幻想症。

秦风在那里一个一个安排,所有的事情面面俱到。

朝臣、百家学派有了自己的工作,没有人叽叽歪歪,开始共同合作。

秦风拿起彩笔一会儿就,两位美颜肃穆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那眼神透露着大仁慈大慈悲,神态雍容华贵。

正位的两旁还有很多侍从、丫鬟之类的,一个个也都透露着大家形象,飘逸中带着仙气。

秦始皇看了画像之后非常的满意。在画架上直接批了一个【可】,然后就下发了出去,让少府去准备。

湘山的祠堂是第一个修建,有了样子之后其他的照着这个样式再去建设就成。这是秦风的说法。

秦始皇这几天也就没有起行,而是驻扎在这洞庭湖。闲来无事就拉着秦风穿上便装到周围的村落之间微服私访。

看着人民安居乐业,秦始皇心中甚慰,看来这次把秦风弄到江南主持江南十五算是对了。

江南之地非常复杂,换做其他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让江南之地安静下来。

也只有秦风有这个魄力快刀斩乱麻,迅速平息事端,让老百姓过上老日子。

秦始皇对秦风的做法非常满意。

湘妃祠修建的非常快,整个湘山湘妃祠占地大概要20亩,不算大,也够用。正殿供奉的是湘妃,两边修建了很多偏殿、厢房、耳房。

这些偏殿、厢房、耳房可以让游人休息,也可以让当地在洞庭湖打鱼的人在这里休息。

偏殿、厢房、耳房都是一个一个的单间,单间里面有居住用的桌椅板凳,有床,有厨房,里面有米缸,米缸里面封着大米。还放着油、盐等简单的调味品。

这是临时储存的粮食,以后大家用了多少需要还多少?以便方便后来,这些就是由法家进行规范。

秦风说完之后然后就扔给了李斯:“你在制定这些规范。”

李斯在制定规则方面很专业,一套流程下来非常的苛刻。

送到秦风这里之后,秦风把特别苛刻的地方给删除之后形成一个一定成熟地近似于道德和立法之间的条例,这才分发了下去。

叔孙通对于定制礼仪这一方面有天赋神通,他按照秦风提议的大道至简的原则制定了两套礼仪。

一种是大礼仪,一种是小礼仪。

小礼仪是在平时使用的,适合于个人挥着小规模活动。大礼仪是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使用的,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会使用,而且需要官方参与才行。

秦始皇观看之后非常的高兴,对身边的秦风说道:“没有想到叔孙通在制定礼仪这一方面竟然有这么好的独到的见解。不错不错,非常的不错。”

秦风说道:“可不错嘛,叔孙通的礼仪都是为群众所制定的礼仪。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适合,雅俗共赏,直逼心灵。

这都是叔孙通从以往的礼仪里面提取的精华延伸、演化出来的。”

叔孙通可不是一般人物,秦汉以后的礼仪,都有叔孙通礼法的影子,可以说是后世礼仪的鼻祖。

秦风说道:“这个叔孙通一直就不错,和其他的儒家完全不同。”

秦始皇说道:“这是子路之儒还是你秦风之儒?”

秦风说道:“岳父大人呀,哪有我秦风之儒这一说?儒家八派里面哪有子路之儒?

这只不过是叔孙通懂得变通,自己弄出来的,这个家伙有开启儒家一脉的潜力。

这样的人虽然成不了忠臣,但是能够成为贤臣。只要皇家不负他,他就会不负皇家。”

秦始皇听了点点头说道:“这就够了。忠诚不见得有能力,贤臣绝对是有能力这个我懂。让叔孙通留在奉常吧,给李斯做一个帮手。”

秦风说道:“恐怕他和李斯合不来。”

“合不来好啊。有竞争才有提升,礼仪的事情就交给叔孙通,管理的方面就交给李斯,把他们两个的权利分开,互不相干就行。”

叔孙通做了奉常右,同时还保留博士的头衔。秦风把这件事告诉了叔孙通,叔孙通心中大喜。

秦始皇让丞相府制作叔孙通奉常右的印章,李斯听了之后则心中发苦。

心中不住的诽腹,这个秦风怎么哪儿都有他,自己在奉常待的好好的,本来就打算认命了,等着王绾退下来自己顺利的登上丞相之位。

结果把这个叔孙通又被他弄到了奉常,这不是明明来恶心他吗?

但是秦始皇把这件事定了下来,他也无可奈何。

法家的最根本准则就是维护皇权,所以李斯只能认命,没有提出异议。

叔孙通当然高兴,虽然博士的身份地位超然,但是没有实权,也就是一个顾问而已。

自己可以提意见,可以给朝廷各个部门提意见,甚至给秦始皇提意见,但是人家听不听你那就看心情。

但是进了奉常之后就不一样了,那就是真真正正的实权派了,奉常还真适合他,因为儒家继承了自古至今最完备的礼仪。

各种礼节叔孙通都很精通。

叔孙通是稷下学宫的儒家博士,又在大秦朝堂作博士,30多岁的年龄正是施展抱负的时候,一时之间意气风发。

至少在现在大秦当中的博士,能够取得实权地位的也就他一个。

修建好湘妃祠之后。秦始皇的巡游车队继续出行。余下各地湘妃祠的修建就留给了长沙郡以及少府等一些人继续完成。

从湘江逆流而上到了春陵水,顺着春陵水行进一段时间之后改为陆路。

进了春陵水也就到了骑田岭,骑田岭的官道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因为秦始皇将要南巡,整个骑田岭的道路几乎就是全面开工。

按照秦风的要求,首先修出来一丈宽的道路,能够让车辆通行,然后再继续扩大。

这些路面全部使用了青石,青石的下面灌上了水泥,水泥下面使用了三合土。

这样修建出来的道路非常平整,车走在上面非常的平稳。

秦始皇坐在马车上感觉不出一点颠簸,对此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