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穿越原始荒莽之带领族人做大做强 > 第381章 回炎木城vs开办学校的筹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1章 回炎木城vs开办学校的筹备

炎藜城的冬季,比起芒山的炎木城那边要更加冷。因为在炎藜城这边,没有茂密的树林挡风。

因此炎楚跟炎火交代了,明年开春之后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炎藜城到乌山城将近四五百里地。期间夹着东山,白雀山,水垭口等数个地方。

这中间虽然有不少古道,可是道路并不宽。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的,牛车和马车很难顺畅的通行。

国家的发展和管理,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这条路修理好之后,可以从炎水城直接到达乌山城。虽然要渡过几条河,但是这条路基本上也算得上通畅了。

第二件事就是让炎火安排人在炎藜城里面多种点树,尤其是果树。

三水地区这边的果树品种太少了,而炎藜城这边原本又是一个地势较高的荒地,距着东山还有几里地的距离。树木不丰盛,到了夏季就会很热,到了冬季就会很冷。

而且到了雨季的时候,降雨量增大,时长日久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对于果树来说,如今炎国这边最多的还是栗子树,还有一种杏树,还有几种不知名的红果树。

除了栗子可以当主食之外,其他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实都是吃起来脆脆的,酸甜可口。

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炎楚决定到了春季之后,回了炎木城就给炎火送一些树苗过来。

…………

时间过得很快,慢慢的降雪越来越少,天空也变得晴朗起来。

久违的太阳从云端里露出了笑脸,只是现在的温度还是很低。还得过段时间之后,等到雪融化了,就可以启程回炎木城了。

………………

又是十日之后,雪已经融化了,温度也回升了起来。炎楚这才决定,带着虎牙和蛮勇几个军团长们的部队回炎木城。

“父王,这些葡萄酒,您带回去。给几个叔伯们可以赏一些,多的您自己留下来,和阿姆弟妹们慢慢饮用。”

炎火指着身后的四五车装满葡萄酒的酒缸的牛车,向炎楚恭敬的说道。

“嗯,炎儿,如今你也可以独当一面了,作为你的阿大来说我很放心了。对了,东山那边的葡萄藤,可以砍一些嫩枝,让种植队的人在炎藜城这边种上,到时候摘葡萄的话,也就不会要那么久的时间了,而且产量也会比那边更多。不过,一定要记得,搭棚架,让葡萄藤可以攀爬。还有就是等到今年秋季的时候,回炎木城吧,陪阿大阿姆弟妹们过冬天…………”

炎楚朝炎火的肩膀上拍了拍,细细的跟他说道。

“哎,明白了。”

炎火点了点头,回应道。

………………

炎楚上了马车,跟随着几个军团长们往炎木城返程了。

回去的时候很是顺畅,在藜水河的那两条支流,已经被炎海派人修建了两座浮桥。

这些浮桥全部都是由粗大的木材绑起来后,然后将整齐的排在河边,然后再用很长的木材打到河底的泥里面,使之固定下来了。

三水地区的水流流速很慢,也许是因为这边平原面积很大的原因。藜水河的流域是没有汛期的,即便是雨季,也不过是河水深一些而已。

可是芒山那边的话就不同了,地势高,每年到了融雪期或者雨季,赤水河的河水水流速度是很快的。

浮桥只有四五米的宽度,间隔七八米就有两根粗大的木材当做桥墩柱,扎进河底的泥床里面。从东往西横跨藜水河,在这里是藜水河水比较浅的地方,而且河面不过四五百米的宽度。

制作浮桥的木材扎实,全部都是从芒山运送过来的。在木材的外层刷了一层油,这样的话使用寿命也就更长了。因为木材结实,所以即便桥上通过的牛车上装满了东西坐着人,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这一座桥虽然并不是很长,但是其制作的难度是炎国目前为止最难的建筑物体了。是去年由炎木城派过来的木工队建造出来,连带着帮忙运送木材的人都调动了两千国民。

这样的木桥修建了两座,都是在藜水河流域。这样一来就不需要绕道了,节省出来的时间最少都有七八天。

来的时候花了将近一个月,回去的时间却只用了二十天。

现在的每座桥两头,都有一个屯兵站。这些人是用来守护桥梁的,加上平时的维护,确实也需要长期有人看守。有的时候木材如果坏了,就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修补。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这座木桥使用的年数更长。

修建木桥也只是炎国发展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这两座桥的修建,也为日后在赤水河修桥打下了一个基础。

………………

炎国二十年,春,炎楚回到了炎木城。

眼下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族人的培训的事情解决好。想起了前世的学校,那可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那么就干脆在炎木城办三所学校才行。

议事厅内,炎国的各部门高层坐在了一起。除了城主和正在三水地区打仗的高层没有过来之外,其他的都来了。

“诸位,炎国建国以来,今年是第二十个年头了。眼下因为我们的领地多了很多,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来管理。所以我决定,在炎木城这边办几个学校,来培训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

炎楚坐在虎皮大椅上,看着众人说道。

“学校?什么是学校?”

………………

炎楚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人问了起来。问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制造部的尢一。不过学校一词才听说过,确实让这些人有些费脑子了。

从这些人的眼中就可以看出来,大家都不明白学校是什么意思。既然都不明白,那么就很有必要跟他们说清楚,不然下一步工作可是比较难办的。

“学校嘛,就是学习文字的地方,哎,羊小旦,就是你这个教育部长下面管着这么多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专门教学的场所,这个场所就叫做学校。”

炎楚向年龄最小的高层,羊小旦说道。同时,也向众位高层看了一遍。

这么一说,好像这些人都有些理解了。学习的地方就叫做学校,如果炎木城建造了学校的话,那也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个学校可不只建造一个。下面我说的话,山赫记录官,麻烦你记录清楚。”

炎楚顿了顿,向坐在左侧的山赫说道。

“是,主上。”

山赫应承道,说罢拿着纸笔在会议一旁竖着耳朵听着。

“我们要建造的学校分为三个,一个是文学校,第二个是武学校,第三个是工农学校。”

“文学校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培训老师的部分,老师培训出来之后,就可以去各城各部担任老师或者教育官,对各城各部的国民进行传授文字。选人的事情由羊小旦你来负责。”

“第二个是培训管理的族人,就像石元的内务部管理内务这样。可以学习管理方法,小到一个屯兵站,大到一个国家,是不能没有内务官的。不然,国家就容易乱。选人的话,由石元负责把关。”

“第三个就是培训巫医,因为学习巫医的难度很大,也需要一定的天赋。所以人数并不需要太多,每年招一百人就可以了。但是要记住。巫医的选拔,黑石和冬女你两必须得把关好。除非是特别有天赋的国民,选择的人最好是从一等国民里面选出来。”

“第四个就是培训情报员,炎国的领地越来越大,只有原来的那些人可是不够的。炎麻,情报员选人的事情我不管,全部由你来负责。还是之前那句话,一定要保证情报员绝对的忠诚!”

“武学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兵器训练营,第二个就是弓箭训练营,第三个就是侦察训练营,第四个就是战术战略训练营。凡是各城各部各军团里,所有连长级别升任营长之前必须要参加炎木城的集训。另外,队长以上的军官每两年轮换一次集训。”

“第三个工学校,分为制作,纺织,冶炼,铸造,等十个部分。由尢一部长主要负责,其次由各坊主负责传授教学。所有来炎木城学习的人,都可以在炎木城的工坊里面学习一年。”

炎楚向坐在下面的尢一说道。

“遵令,主上!”

尢一向炎楚应承道。

“各城每年可推荐五十人,各镇每年可推荐三十人,各关口每年可推荐二十人。各屯兵站可推荐三人。等每年由各城各部来炎木城汇报的时候,把来炎木城学习的人带着一起过来。”

炎楚将各城各部的人数也规定了下来,向众人说道。

一连贯的策略下来,众人也听得清楚了。看样子炎国的这几所学校,也是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今炎国的领地确实太大了,如果管理的管理者没有经验,没有能力的话,那肯定这个区域是管不好的。

当一个地方的人管理不好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国民难以生存。吃不饱,穿不暖,就会让族人出离,甚至造反。现在领地四处安稳,也没有什么乱子可以出。可是时间长了以后,问题就很难说了。

早在开始建城的时候,种植和养殖以及巫医,都给各城各部配备好了。这就是最基本的配置,也是各城各部的立城基石。

经过炎楚的考虑之后,炎楚决定将纺织和制衣服,以及制作各种农用工具,生活工具分配到各城各部。尤其是各城各部之间,可以根据自身结合当地的特产进行调整。

比如苍山城的畜牧养殖业,海山城的种植业,炎水城的陶器,赤水镇的马场,团山镇的盐巴…………等等诸如此类的特定产物。

主要运输的速度太慢,即便是路都修好了,从炎木城赶着牛车去团山镇最少都要一个半月以上。从炎木城,赶着牛车去乌山城最少也得一个月以上。

所以有些粮食和肉食以及物资之类的东西,从炎木城运送过去之后就会耽误很多的时间。

为了加快各城各部的发展,这些刚需物资最好能够就近调送,节省时间。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问题又来了。物品之间的价值很难衡量,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人多了,也就杂了。有人就有江湖,人心在生活生产水平的提升中,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么货币的事情迟早都是需要用得上的了。

好在炎国境内,已经发现了好几座铜矿。对于制造钱币来说,原材料可是不缺少的。

炎楚只需要将盐巴,矿场,钱币,军队,武器制造,以及官员调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话就可以了。

炎木城各个制造工坊,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利用工学校,为各城各部的技术工进行培训。等这些来学习的各城各部之间的代表学好了之后,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城池开始应用得上。

如今在海山地区方山城的种植业,在炎牛的带领下越来越发达了。每年三季产粮食,那边的粮食已经多的吃不完了。所以多出来的粮食就可以向北输送,送到黑石城,送到苍山城,再再辗转到米山城和炎木城。然后就是鸟鸣山和山木集市以及野山关。

基本上芒山地区的各城各部都比较缺乏粮食,毕竟可种植的土地忒少了。想要养活那么多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炎木城的人口将近五万,米山城将近两万人,鸟鸣山也有两万多人,洑阳城也有两万多,山木集市一万五千多人,野山关一万二千多人,赤水镇七千人,一个芒山地区就有十几万人。

所以三水地区各城产出来的粮食,但凡是多出来的补充到了炎木城。不过这也还算好,炎水城和炎河城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经过很长时间的商议之后,楚和众人拟定好了下达各城各部的命令。

各城各部接到命令之后,也就是春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各城各部的主官也就快要带着选出来的学习的人来炎木城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