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穿越原始荒莽之带领族人做大做强 > 第194章 为建城作准备的米水山(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章 为建城作准备的米水山(一)

米水山建城,这话已经放出来很久了。

还是在雨季之前就有人跟炎楚建议过,在米水山那边可以开垦出来,种植,或者建城都是极为不错的选择。

于是炎楚将这边交给了炎熊来负责,并且从炎木城里的建筑队,种植队里面派了不少人给他支援。

大集即将结束了,这边巨熊也被留在了山木集市这边。加上炎牛的第一军团一共就有两个军团守卫山木集市。一军团常驻山木集市,巨熊的十军团则是留守在鸟鸣山屯兵大营。

最后只有蛮勇的第三军团和护卫营的人,跟着炎楚回了主城。众人赶着牛车,拖着那些换过来的青铜矿石和一些种子打转回走了。

“族长,您说我们要不要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去一趟米水山那边?前段时间米水山那边的信使把信送到炎木城,说请您如果有时间的时候,抽一两天去那边视察…………”护卫营的营长木坤跟炎楚询问道。

木坤,护卫营的新营长,这也是一个苦孩子,出生甚至连一个奴隶都不如。因为他是大牛前几年在大集回炎木城的时候从路上捡来的。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多大,看上去瘦弱不堪就被安排到了孩子的族人里生活。这三四年了的精养,长相可就变了大样。

他的身高不如虎牙,但同样也是极为健壮。而且一手攀爬的本事,炎部落里无人能比。

用炎楚的话来说,这可是个上树就能赶猴的主。因为他爬的太快了,比那树猴还要快上几分。

加上部落里的训练,他也是和虎牙一样悟性很高,成长得极快的孩子。

这一两年来,在护卫营里也开始崭头露角起来。因为当初是炎牛救了他,所以炎坤对待炎牛像对待自己的阿大一样。因为去年木羊山伏击战有功劳,炎楚就给他赐姓为木,叫木坤,成为了炎部落的正式族人。

炎部落一等姓为炎,二等姓为山,木和封姓,如沙,如汤,如巨,邙,羊等姓氏都是封姓。

而山和木姓都是赐给那些有功的奴隶和长工们的,此时将木姓赐给木坤也是极为正常的操作。

之前跟炎楚从山木部落出来的那些乌姓,木姓,山姓族人全部都改为了炎姓。等同于后世的皇族姓氏了。

虎牙已经安排去了?山部落那边,护卫营的营长职位也不能一直空下去。所以后面进行了一次营内的比试,木坤取得了第一名。于是将同样年轻的木坤,提拔起成为了护卫营的营长。毕竟身为炎部落族长炎楚,出行的时候身边还是需要有人负责保卫工作的。

话说的有些开了,回到眼下。

“哎哟,我都差点忘了,你去前边跟蛮勇说一下,先让他带着其余部队和族人回炎木城。我们就从鸟鸣山这边插过去吧,带一小队的护卫队骑马过去就可以了。正好去看看炎熊把那边处理的怎么样……”炎楚跟木坤说道。

前些日子,米水山那边的信使确实来炎木城汇报过一次,说是请炎楚去米水山巡视。

因为来山木大集之后,炎楚被兑换到青铜矿石的喜悦给忘了。如果不是木坤提醒,估计怕是今年都没时间去米水山那边了。

其余的部队和族人,被蛮勇安排沿着芒山大道回炎木城那边去了。

剩下来炎楚和木坤两人,带了一队护卫营的护卫往米水山那边去了。

换车上马,速度更是快了许多。

原本去米水山的话,如果是驾牛车要两天半的时间。结果一行人骑着马,在第二天太阳落山前就来到了米水山外围。

远远的看去,米水山这一大片平缓的山上错落着许多房屋。越往上,房屋越密集,越高大。

“快看,那边有一队人,骑着大兽过来了,赶紧去跟守卫队队长通报。”有个眼尖的人看到了炎楚一行人从远处赶了过来,急急忙忙的朝身边的同伴说道。

…………

不到半刻钟,从米水山上下来了一支上百人的队伍,为头的领队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大汉。这名大汉正是第二军团长炎熊,也是米水山这边的负责人。

“族长,听到守卫汇报说有一队骑大兽的人出现在米水山下。我就猜到一定是您带着人过来了,快,山上请…………”炎熊迎了上来朝炎楚说道。

“哈哈……差点忙忘了,还好木坤提醒我。这不就骑着马过来了……”炎楚翻身下马,朝着炎熊笑着说道。

“不错呐,木坤你这小子这一两年也长成熊叔这般高了。”炎熊摸了摸木坤的头,朝他说道。

“熊叔,您在米水山这边可还好呐?有时间多回主城那边,族长今年可是酿了不少好酒哦!”木坤揶揄道。

炎熊和其他几名军团长一样,对于炎楚酿的酒吸引力可是很高的。听到有酒,炎熊的眼睛果然放起光来。

“族长,这话是真的么?”炎熊吧嗒了嘴巴,朝炎楚问道。

“你这呆子,一说到酒你就来神了。今年是酿了一些,等你米水山这边建城的事情处理完了。到明年,我派人给你送两坛酒过来。走,先带我在米水山这边好好看看…………”炎楚朝炎熊说道。

一行人就随着炎熊往米水山顶上走去…………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四周开出来的种植地,米水山左侧就是米水河,这缓坡上灌溉起来十分方便。

外围的几个平缓的山头全部被开荒成了种植地,种上了玉米和土豆以及红苕。

这几种东西是产量极高的,而且管理起来十分方便。现在的作物都已经收获了,被米水山这边的族人储存了起来,所以看起来,这四周的坡地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

一条三四米宽的黄土路,直接通往米水山中间。土路很平整,明显是人为的夯实过。

山腰处有三四十排弯曲的联排房,这是长工们居住的地方。每个联排房被隔成了二十间宽大的房间,每个房间可以住进去三四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