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毛拉着乌海、尤一和石明三人一直聊到深夜,说的事情就只有一个——码头。

俗话说得好,上等人会悟,中等人靠教,下等人靠逼。

通过阿毛的细心讲解,尤一和石明基本上也了解了百分之

七八十。

两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后,顾不得和睡在身旁的伴侣亲热,躺在土炕上又回想起阿毛的讲解来。

…………

第二日一早,尤一和石明商议后,将三百个会砌墙的族人分成了两拨。一波带着长工们继续砌土炕,另一拨人则是带着剩下来的长工们去了赤水河那边。

…………

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要挖建港口,因为赤水河岸边水深都是十分浅。所以运输的时候如果货物稍微重一些的话就到不了岸边,得有人下水拖上岸来。

这要是在夏秋两季还好,如果要是初春时节,水是很凉的。如果长时间泡水里的话,让人很容易生病。

挖建港口,首先要把这个浅水湾里的河沙石块都捞出来,堆放到岸上的一边。再将港口内的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堆放到两侧,使港口的水深接近两米左右。

现在已经进入秋季了,河水还是不凉的。加上天气炎热,族人们泡在水里很舒服。

于是赤水河里,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数百人下河,摸着石头,放进竹篓子里。篓子放满了后,岸边的族人们再用长藤拉上去堆放到一边。

几经反复,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浅水湾的石头河沙淤泥,基本清理干净了。

现在岸边的水已经将近有齐胸深了,竹筏即便满载也不会搁浅了。当浅水湾的水深了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人下筏拉到岸边。

基础的工作完成了,那么剩下来要做的就比较复杂了一些。

因为要考虑到雨季赤水河涨水,又像前几日那样被洪水冲跑,所以要砌两个对称的阶梯格式的梯形平台。

平台两边用长藤将竹筏锁在浅水湾里,不对,现在可以称之为浅水港口了。这平台的作用也不止如此,平台还可以方便两岸的族人往竹筏上堆放货物,以及更方便上下族人。

砌平台用的材料外围是红砖,里面则是河岸两侧捡起来的石头。再混入石灰和泥沙制成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基本都成了一个整体。洪水再大只要不高过平台,基本码头也冲不倒。码头不倒,竹筏就不可能被冲走。

因为这个平台太大了,而且还很高,站在河堤上看,码头的高度几乎齐平了。

老族长活了五十多年了,暂时还没有见过哪一年的洪水能够漫过河堤的高度。如果不是河岸那边有个低洼地,根本就不可能有河水灌进来。

为了保险起见,尤一和石明又派人用石灰和河沙层层加固。然后在码头上立了一排排一人高的粗木桩子,这是用来拴住竹筏的。这样一来,竹筏就再也不会被河水冲走了。

这一个浩大的工程,光是老聚居地这边的码头,一千多人足足干了十天才干完。接下来就要过河搭建修砌码头了。

之前那些被冲走了的竹筏被族人们抬回来了将近五十个,还有六七个没找到,还有几个则被水给冲开散了架。

利用这段砌码头的时间,尤一又让制造队的人补齐了六十艘竹筏。

现在已经做好了,抬到了码头这边来。现在这边的竹筏停好了以后,族人们就开始装上石灰往对岸运去了。

长工和建筑队的人早就开始到那边开始准备了,挖石头,清理河沙淤泥。

这三水地区的码头修建,又是花费了将近十多天的时间终于建好了。

于是当阿毛带着部落里的族人们前来参观的时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建筑物惊呆了。两岸两座高大平整的码头,看上去十分壮观。

三十艘竹筏,整齐的停在港口里面,看上去也是很威武的。山木部落的竹筏,终于不会再被洪冲走了。

…………

两岸的货物和族人对运起来的时候,也就更加的方便快捷了起来…………

………………

转眼之间,秋季已经过去一大半的时间了。山里有些野生的果子和植物也开始慢慢的成熟起来了。

栗子树上的栗子开始炸开了,女人们也就开始有条有序的外出采摘起来。

现在的栗子和红果都已经成熟了,这可是可以吃很长时间的美味,也是部落里的女人们目前主要收集的对象。

这两种果子产量大得惊人,在山木部落聚集地这边,连绵七八座山头都是这几种果子树。

栗子树之前介绍过,就像后世的板栗,只不过个头比板栗小。而红果又是什么呢?

原来红果就是野生柿子的一种,大的有拳头大,小的也有鸡蛋大小。没有红之前是绿色,绿色的时候是不能吃的,族人说有毒。

等到红果红的时候采摘,然后堆放在仓库的竹筐里。等到红果红得发亮的时候再吃,这时候就会特别的香甜软糯。

可是红果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拉不出来粑粑,这可都是族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教训了。

某年某月,某某族人吃红果吃多了,肚子难受,结果拉不出粑粑,死掉了…………

看似好笑,其实这是部落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所以红果再好吃,谁也不敢贪嘴多吃。

而在河对岸的种植中心那边,玉米和土豆都熟了,也可以开始采收了。因此老聚居地这边又将两千长工派了回去,增援种植中心那边,开始准备后续的采收。

同去的人不止是那些长工,还带过去了上千个竹筐,和不少使用的收割工具。

现在的土豆不大,最大的也就拳头大小。不像后世那种,一个土豆大的有两三斤。现在的这种土豆要更香,煮熟了之后也是族人们欢迎的几种美食之一。而且和肉炖一起,香味还会更加浓郁几分。

两岸码头的竹筏也开始繁忙起来,来来回回的拖运从种植中心收回来的食物。

码头的修建,确实使得竹筏水运方面的功能提升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