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233章 人虽枭雄地四战,洺水小城成大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人虽枭雄地四战,洺水小城成大名

李神通不堪一击,将河北拱手让给了刘黑闼。

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政权和政府的组织,全部依照窦建德时原有的制度。

刘黑闼是当世豪雄,他或许比不上窦建德的仁义礼士,但勇猛坚毅,杀伐果决却又远胜窦建德。

很短时间,他就基本组成了窦建德时的全套文武帮底,尤其是军队体系和战斗力,更胜以前一筹。

可以说,这是一个加强版的窦建德,如果假以时日,必然是足以抗衡李唐的劲敌。

但刘黑闼缺乏必要的经营时间。

对于敌人,李渊从来不会手软。

虽然他和李世民之间,已隐成双头并立,嫌隙已成,但大敌当前,枪口必须先对外。

攘内必先安外。

李世民得到了他期待已久的外放统兵机会,他再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

李世民战无不胜的形象,形成的战略威慑立即显现。

大军一临,还未开战,刘黑闼就如临大敌,退避三舍,主动放弃相州,退保洺州。

这是他的老巢,他将在这里和李世民一决雌雄。

双方都是当世英雄,也不用互相试探,更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干。

第一次战斗很快打响。

当李世民东进之时,他命令幽州的李艺率军南下,再次形成夹击之势。

李艺曾经是刘黑闼手下败将,在上一次和李神通同来时,被刘黑闼杀得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败军之将不言勇,刘黑闼准备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一战解决李艺,再回洺州会会李世民。

刘黑闼留下范愿镇守洺州,自己亲自率军北上。

但李世民预判了他的判断,他要拖住刘黑闼北上的后腿。

当天晚上,李世民安排程名振假装攻城,但声势却足以惊天动地。

为了以壮声势,程民振在洺州城西二里的长堤上,准备了六十具大鼓,同时敲打

鼓声震天,洺州城内地动山摇。

范愿摸不清状况,以为是李世民大军即将攻城,便立即飞马通知刘黑闼。

洺州是他们的老巢,绝对不容有失,二者相较,刘黑闼只能策马回援洺州。

这其实是刘黑闼的悲哀。

表面上看,他兵强马壮,所向无敌,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乏战略纵深。

李世民大军一临,就需要直接在洺州城下决战。

并且,他以武功起家,但世上只有一个刘黑闼,在战场上,有他在场和没有他在场的战斗,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这次迎战李艺的战斗,就明显体现了他的悲哀。

他派遣亲弟弟刘十善和张君立北上迎敌,但在徐河之战中,被李艺击溃,一万人马,损失八千,惨败而回。

未战已屈人之兵。

李世民聊做攻击的一次出手,再一次显示出他不可战胜的大师风范。

此战之后,河北局势随风而动,很多州县,随风转向,立即转身投向李唐。

但洺州之战成败,却在于洺水城。

那是洺水之畔的一个小城。

此城虽小,对于洺州来说,却是命脉所在,因为他处于洺州北面,是洺州的粮道,也是生命线。

洺水在,洺州就在,洺水若丢,洺州必亡。

这是双方必须拼死去争取的战略要地。

李世民先拔一筹,洺水人李去惑向李世民献出了洺水城。

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占据洺水,就扼住了刘黑闼的咽喉。

李世民立即派遣王君廓率领一千五百精兵入城据守,他知道,洺水将会成为双方目光聚焦之处。

毫无疑问,于刘黑闼而言,失去洺水是不可承受之重。

他立即挥兵,连续发动猛攻,这是一个必须抓在手里的的据点。

有攻就有守,也必然还有救,洺水的攻过战打响。

但城小人少,守也无力,救也不及。

因为洺水城在刘黑闼的后方,李世民要越境增兵救援,很容易被刘黑闼的军队依靠优势地形阻击。

事实上,李世民三次大张旗鼓地增援洺水城,三次都被刘黑闼轻松击退,虽然李世民拥有强大的兵力,也只能望而兴叹。

守城一方的物资,也一定会有用完的一天,那时,就是城陷人亡的时刻。

洺水守城的关键,是不能够让刘黑闼修建直达城下的通道。

因为洺水城占有地利,它四面环水,每一面都有五十余步的护城河围绕,只要不被填平,城池就会岿然不动。

但刘黑闼为了攻占洺水,下足了本钱,他不计伤亡,冒着守城将士的箭雨滚石,在城东城北二面,修了筑二条通道直达城下。

李世绩一眼看出了问题的本质,他洞若观火地对李世民说道:“若甬道直达城下,城必不守。”

李世民完全同意这个判断。

他担心王君廓的意志和力量,都无法坚守洺水,但却又不知道让谁去接受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罗士信站了出来。

他是天生的战将,是当世的骁勇,自小到大,从未惧怕过任何对手。

他是一个为战场而生,也将光荣死于战场的纯粹猛士。

罗士信十四岁就已经成名,当年,他想跟随隋朝第一猛将张须陀讨伐反抗军。

但张须陀看他年纪幼小,很是瞧不上他,随口对他说道:”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

罗士信感到受到了侮辱,立即穿了二重衣甲,提起双鞭,跨上大马,直冲敌阵。

他是一个真正的猛人。

一人入阵,直接刺倒数人,将一人斩首之后,用枪刺穿头颅,在敌人全军前耀武扬威而过。

这是何等的气魄,敌军全部被他的勇气所吓倒,没有一个人敢出阵挑战。

张须陀也是隋朝猛将,但现在出了一个比自己还要猛的,二人英雄相重,气味相投,每次战斗都数一数二,带头冲在前面。

他们这种天生的战士,不要命的打法,很快传到了杨广的耳朵中,传说多是添油加醋,杨广也很好奇。

为了表彰他们的勇猛,杨广特地派遣画师亲临战阵,临摹下他们冲锋杀敌的英姿,还将画像挂在大殿之上,召集群臣欣赏。

这当然是足以光宗耀祖的荣耀。

罗士信处于河南四战之地,身怀绝世之功,也有一颗真正不怕死之心,历经李密、王世充和李唐都得到重用。

但他却并不是个纯粹的莽夫,而是智勇双全,颇有识人之明,他看到王世充多做妇人女子之形,并非天命真主之时,毅然投奔了李唐。

罗士信虽然勇猛,但也很残暴。

每一次战斗,都会割下死者的耳朵,来证明自己的功绩。

当年,他用计攻下千金堡时,曾因为堡内之人辱骂过自己和先人,无分男女,屠尽一堡之人。

他视战争如游戏,视人命如草芥,当别人如此,视自己亦然,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战士,也是一个悍不畏死的猛将。

现在,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需要一个死士去坚守,以牵制刘黑闼的大军。

罗士信依然展示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和勇气。

别人不敢上,他敢上,别人认为不可能,他偏偏认为可能。

他愿意率领二百死士,代替王君廓守城。

于是,李世民让王君廓突围而出。

罗士信上岗。

但他们都低估了刘黑闼的决心和实力,洺水是刘黑闼的地盘,他昼夜狂攻,没有一刻停息,即使已是尸山血海,刘黑闼也依然在所不惜。

在这场意志和实力的对决中,刘黑闼笑到了最后。

在罗士信守城的这几天,天公也不作美,漫天飞雪,寒气凛冽,李世民无法派出援军参战,罗士信只能孤军奋战。

八天八夜无休止的战斗之后,洺水城终于被攻破了。

罗士信被俘,作为举世知名的勇将,刘黑闼非常乐意招降他。

但罗士信想起自己一路走来,已多历人主,忽然之间,心中一片萧然,天要灭亡自己,自己又何必再去苟且求生。

罗士信词色不屈,准备舍身取义。

他求仁得仁,李世民痛失一个大将,按照罗士信生前遗愿,将他安葬在北邙山上裴仁基墓的旁边。

裴仁基也是当世的万人敌。

二个英雄相伴,泉下有知,当不寂寞。

刘黑闼被拖在洺水,他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代价,重新掌握了这个小城,但他的局势开始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