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年后(下)
龙城拍卖会取得的效果是非凡的。
东道主阿史那多斤尝到甜头,开始三天一小拍卖,五天一大拍卖。
各部首领看得眼红,一个个垂涎三尺地也要搞拍卖场。
有能力要上,没能力也要上。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拍卖场在北胡大地、羌人大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拍卖场太多,又哪有那么多的东西要拍卖,总不能一头牛一只羊一条鱼的都上拍卖场吧!
当然,也有人另辟捷径。
北胡大地,各部之间虽然已经息兵罢战,可地广人稀,暗地里干龌龊事的龌龊人数不胜数。
携带大量银钱出行,笨重不说,也不安全。
“安王爷,阿卡城申请开设一家百姓银行的分行!”
这不,安逸刚回到辽锦城没几天,阿卡和就瞧准了时机,来到辽锦城向安逸申请要开设一家银行分号。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百姓银行已经在安逸治下开设了十八家分行,遍布各省的省城和重要府城。
货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争。
对北胡的贸易策略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在北胡开设银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安逸装作为难,而后咬牙答应了阿卡和开设银行分行的申请。
在这古代,存钱不但不需要给利息,取钱还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谢安王爷!”
阿卡和大喜过望,连连拜谢不已。
一旦在阿卡城设立一家银行,那么阿卡城就会超越龙城成为北胡,乃至整个北域的经济中心。
安逸说道:“谷蠡王,为了银行的安全,更为了路上押运的安全,百姓银行需要一支护卫队,这点是必不可少的!”
阿卡和一听,忙陪着笑脸道:“安王爷,银行的安全自然由小王来全权负责!”
自打上次诸部大乱,阿卡和视若珍宝的优质大铁矿被镇北军借机接管,虽说之后归还,可经营上已经插不上手。
每年所得的钱财,比以前可是少了一大截。
好在,阿卡和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居然又在北部发现了一个铜矿。
铜矿,开采出来直接就是钱,比铁矿可好太多。
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阿卡和多少对于银行的护卫队有些忌惮。
毕竟,谁也不想在自己的都城里,有一支别人的武装力量。
安逸自然清楚阿卡和的小心思,也不点破,笑着道:“银行的护卫,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装护卫只负责保护银行财产,并不是针对你!
就算银行没开在阿卡城,开在龙城,又或者是在婆匐城、羌王城,银行的护卫都是标配,这点都是一视同仁的。”
“安王爷恕罪,是小王小肚鸡肠了,咱就依照银行的规章来办!”
阿卡和被点醒,银行的护卫顶了天也就几百上千人,怕这个作甚。
要是安逸有歹心,都不需要他动手,只需要振臂一呼,阿卡族就会被围殴。
“既然谷蠡王没意见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总行方面会跟王爷接洽,具体事务由专业人士负责。”
“多谢安王爷,小王一定确保银行在阿卡族地界上的绝对安全。”
抛开那点微不足道的小担忧,阿卡和总算是心想事成,阿卡城有了银行,北域货物、银钱往来都要走阿卡族的地盘。
这将给阿卡族带来多少的生意。
酒楼、客栈、收过路费……
阿卡和摩拳擦掌,做大做强势在必行,告辞而去,兴冲冲地要去跟银行方面洽谈,争取项目早日上马。
送走阿卡和,安逸正要去看看明珠母女,亲卫来报:“主公,火器坊来报,火炮试验成功。”
安逸一听,很是欣喜,立即直奔火器坊。
“拜见主公!”
“不必多礼!”
火器坊负责人雷电恭迎了安逸,一番见礼后,一行人簇拥着安逸来到试验场地。
安逸的眼中,出现了大小三种类型的火炮。
虎蹲炮、灭虏炮、大将军炮。
看到这些火炮的一瞬间,安逸有些恍惚,仿佛置身在博物馆。
前世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安逸恶补了一番这方面的知识,还几次三番的去明清火器博物馆参观。
这三个类型的火炮,就是安逸依样画葫芦剽窃而来的。
“主公,根据您的设计图纸,虎蹲炮,青铜制造,长2尺,重36斤……
灭虏炮,精铁打造,长2尺重95斤,车载火炮,每车可载两到三门灭虏炮……
大将军炮,长三尺五,重500斤,炮身用生铁铸造……”
雷电夸夸其谈,分别介绍三种类型的火炮。
火炮研发的时候,安逸是让工匠们用铁来铸造炮身。
铜炮被铁炮所取代,这是前世历史的必然,所以在安逸最初的设想中,干脆直接迈过铜炮,跨越到铁炮。
有历史先知,不必要的弯路,就不必要走了。
有打造蒸汽机的经验,又经过多次试验,像虎蹲炮这种小型便捷火炮,使用青铜作为材料更加合适。
铜的熔点比铁低,容易成型,铜元素要比铁元素稳定,而且铜的延展性比铁更好,更容易铸成均匀的身管。
用铜铸造的小型炮管光滑,精度良好,加上铜不易生锈,保养十分方便。
只是铜只能铸造小炮,因为铜质不耐高温高压,一旦增加口径,必须增大身管厚度才能保险,这就显得十分笨重。
另一个是铜的价格昂贵,是铁的五倍以上。
在接下来的试射过程中,因为火药未能改进,炮弹的威力在有过大见识的安逸眼中,有些差强人意。
可在其余人眼中,是震惊加懵逼的。
有这等无坚不摧的武器,挡者化为齑粉。
“不错,非常好!”
现阶段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了,安逸不可能泼冷水,大肆鼓励大加褒奖。
随后,外出回来的苏有容匆匆赶来,见识了火炮的威力,大加赞赏。
安逸让火炮和炮弹的研发制造独立出来,列为一级绝密单位,指示这三种火炮开始批量生产。
由大马猴担任团长的火器团,转为北方军团近卫第一炮兵旅,作为第一支装备火炮的军队,直接隶属于苏有容。
在第一炮兵旅没有列装足够的火炮,并且没有发挥出火炮威力前,火炮属于绝密,不得泄露半分。
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
-----------------
距离上次提议称王的建议,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安逸之前以登莱东山稳定为由推迟,如今登莱三省已经步入正轨一片欣欣向荣,称王之声再次升起了巨大的热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属下跪请主公称王称帝……”
在群起呼声中,更有甚者,直接跪请安逸称帝。
“安郎,是时候称王了!”
就连苏有容,都认为称王势在必行,否则的话,会打击忠心狗腿子们的积极性。
柴明珠正在逗孩子,见安逸来了,忍不住问道:“安逸,你真的很奇怪,称王称帝人人都热衷不已,为何你却迟迟不迈出这一步?”
安逸捏了捏二女儿安婉小脸蛋,苦笑道:“我有些底气不足。”
虽然实力稳居第一,可真要走到称王称帝这一步,重生者安逸怎么都觉得有些不真实,总感觉有些底气不足。
地位越高,责任越大。
高处不胜寒啊!
“安逸,你会是一个好皇帝!”
走到这般地位,拥有这般实力,还能有这般清醒的认知,柴明珠对这个男人除了愈深的爱意,也愈加佩服。
生下爱女,柴明珠也幸喜是生下爱女,她的心思也就放在丈夫和爱女身上,对父皇和弟妹,以她对安逸的了解,只要父皇不作死,也就死不了。
不争不抢,也不希望生儿子,如果可以,多生几个女儿。
这辈子,安安稳稳的当一个贵妃,陪伴着丈夫,看着女儿长大嫁人。
这些,是柴明珠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定位。
“希望如此吧!”
安逸感叹一声,转而说道:“明日辽锦第一小学落成,你一起去看看吗?”
“好啊!”
柴明珠这回没有拒绝,欣然应允。
-----------------
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采用的都是红砖水泥建筑,配上玻璃窗户,做到了窗明几净,光线十足。
操场、球场、花园、公共食堂、公共厕所等等,一应俱全。
辽锦第一小学,是以安逸前世的学校为样板建设而成。
除了没有电,以及所有电器设备,其它都是一模一样的。
辽锦第一小学坐落在辽锦城的内城城西,从开工建设,就吸引足了目光。
“乖乖,一车车的红砖,一车车的水泥,真舍得下料!”
“我的乖乖,这么一块块价值连城的至宝玻璃,居然用在了一所学堂上面,暴殄天物啊!”
开工到完工,关注辽锦第一小学的人,惊呼声就没有停止过。
无不是被这所造价惊人,以及巧夺天工所惊叹。
安逸、苏有容和柴明珠一家人率队,在辽锦的文武、大商贾、诸部胡人首领夫人等,一起来到了新落成的辽锦第一小学。
“哇,姑,踢球!”
安妙依一看到草地球场,就拉着牛香香跑过去,身边几个小丫鬟抱着一个用皮革做成的足球,围着安妙依提起足球来。
足球,是安逸即将推广的一项运动。
这个运动,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其实并不陌生,它有一个名字,叫蹴鞠!
教育部长柳襄,亲自带队讲解。
从安逸给出的设计图纸,柳襄就时刻关注着辽锦第一小学的开工建设,每次视察也是惊叹不已,小学落成之后,已经完全被震撼到了。
能在这样的学堂里上学,是所有学子的幸事。
能在这样的学堂里任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幸事。
之前,柳襄对安逸的教育改革,还是持反对意见的,通过这所辽锦第一小学的落成,又经过儿媳妇柳如烟的点醒,改为大力支持教育改革。
“主公,主母,诸位,教育部选调了八十名教师,将在七月下旬选拔首批六岁至十三岁的学生,初步预计招生人数在六百人……”
有人不解地问道:“柳尚书,既然辽锦第一小学有教室十八个,每个教室可容纳学生五十人,为何只招收六百学生,这样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教室?”
辽锦第一小学首任校长柳承笛解释道:“按照主公规划,小学的学年是五年,首批招收六百人已经是最大额度……”
第一年招收六百人,第二年按照百分之三十的退学率和转学率,能容纳的新生将远低于第一年的六百人。
柳承笛这么一解释,不理解的人也就理解了。
阿卡和问道:“安王爷,不知道我们的小孩能否进入这个辽锦第一小学学习?”
对此,阿卡和还是很期待的。
每晚夜读夏冬的阿卡和,深切地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阿卡和更加深知,不仅仅是大周,整个北胡乃至更大的地盘,都将是安逸的,现在要是能把几个小孙子送来读书,那以后阿卡族的前景是无比光明的。
安逸点头道:“可以,辽锦第一小学会给诸胡部落一些名额,以后这样的学校会遍地开花,只要你们愿意,领地里都可以开设这样的学校。”
“这可太好了,阿卡城需要学校!”
既然要抱紧安逸的大腿,那么阿卡和就决定做个彻底。
“阿卡族有这个教化之心,值得表扬!”
安逸对阿卡和这个通安胡奸,感到很满意。
参观了学校,安逸提出了一些意见,而后让大家各行其事,和柳襄来到教育部衙门。
就新文字典的编纂,进行视察。
新文字典,是安逸根据前世字典提出编撰的。
拼音和偏旁,这个的前提,是对文字进行一番简化。
文字统一进行简体,今后将不需要避讳。
即使安逸当了皇帝,名字有逸字的人也不需要改名避讳。
现阶段,还在简化文字。
“这个‘神’字不能这么简化,没了神韵什么都不是。”
“这个‘龙’字,我认为可以这样简化!”
上百名大儒在忙碌着,争论着。
“主公……”
“诸位老师不必多礼……”
安逸阻止了大儒们的行礼,接着询问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主公,文字简化功在千秋,臣以为当谨慎再谨慎,不可简化得太甚,导致面目全非一塌糊涂!”
“反对,主公,臣以为简化就要一步到位,简体文字定型之后就有了章法……”
众大儒对文字简化和定型,都是一致赞成的,毕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吃过太多这方面的苦了。
只是对简化到何种程度,分歧很大。
一部分人认为,稍微去掉一些比划,保持原文字的美观、神韵和寓意。
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简化,就要大刀阔斧一步到位。
“诸位老师暂且不要纷争,文字简化不是一朝而成,需要逐个字的进行分析……”
安逸一番劝解宽慰,接着从扈从手里拿过一个公文袋,说道:“这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供诸位老师参详!”
公文袋里的简体字,自然是安逸所学的简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