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 第三三零回 宫中闻讯 名扬神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三零回 宫中闻讯 名扬神京

在朝臣眼中,太子与戴权并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甚至连太子身边的人都这么认为,更有些大聪明打着太子的名义在内廷收揽人心,试图培植新生代的势力,结果都不用太子出面,这些自以为是的人就被皇后给料理了。

除了承乾宫里那些个一路跟着皇后入宫伺候的老人,没有人明白戴权这个内宫总管缘何当得堂堂太子殿下称一句“大伴”,盖因两人的情分全然源自吴皇后。

当年在潜邸,小门户出身的吴皇后日子并不好过,号称多谋的国舅爷吴审言无法进京,皇后只能孤身一人面对这如深渊一般的后宅,所幸当时潜邸总管戴权处事还算公平,并没有因为皇后不高的出身而区别对待,反而在了解皇后性情后颇为欣赏,多有维护。

淳治帝入宫即位时如履薄冰,身为侧妃的吴皇后得戴权关照这才无惊无险生下皇长子。

因此,皇后对戴权越发看重,唤其“大伴”。

太子萧煦今年十八,自前年开始在淳治帝身边学习,气质成熟了许多,也渐渐显露出一丝储君风范。

淳治帝对太子要求甚严格,也是看着值此新春之际才批了太子半个月假期,但萧煦并没有因此懈怠,每日都会前来御书房前的配殿里研读奏章。

“母后嘱咐孤带来一碗参汤,正好可以进献给父皇,大伴你可要查验一番?”说罢,萧煦命随从上前将食盒的盖子打开。

“既如此,奴婢冒犯了。”

哪怕关系再亲近,可规矩不能乱,这是戴权处事的原则。他接过食盒,先闻了闻味道,又以随身带着银针检验了一遍,随后唤过一名尚膳监的随侍当差,用小汤匙盛起一口喝掉。

“请殿下稍待一炷香后,待奴婢先行禀告陛下。”

“嗯,你去吧。”

御书房中的淳治帝听了戴权报告太子带着参汤前来,心中冒出一丝暖意,大手一挥直接让太子进来,也不等试吃的内侍回报结果,拿起参汤几口喝掉。

“嗯,的确是皇后的手艺,这种味道便是御膳房的御厨也做不出来。”

“母后说父皇忧心国政,劳神费思,她只能做些吃食聊表寸心。”

淳治帝表情舒缓,点了点头:“皇后也是有心了。”放下碗筷的他也稍稍放下政务之思,与萧煦聊起了家常。

看着眼前父慈子孝的一幕,戴权心中万分感慨,这皇家的事情真是从来都说不清楚,一直以刚毅严肃着称的皇帝陛下,却有着一个柔软的心;反而是一直以仁厚宽宏着称的太上皇,却是父子猜疑,最后弄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戴权虽是龙首宫总管戴珠的义子,可从小就在淳治帝身边服侍,对皇帝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国本稳固,是最让他感到安慰的事情。

皇帝与太子正聊着,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淳治帝问:“对了,衍圣公今日不是在龟寿园中召开诗会么?魁首是何人,怎么还没有人来回报?”

戴权微微一怔,连忙告罪一声退了出去,不多久便拿着几张纸签回来,又领着一名内官走了进来。

龟园诗会乃文教盛事,宫中历来也很是重视,每每派出内卫前去采风记录诗会的盛况。

“什么,魁首是贾兰?”

听到今年诗会魁首居然是荣国府的贾兰,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露出些许惊讶,待听到内卫继续回报称贾兰一连写出三首元夕词,得了衍圣公一句“贾兰之后再无元夕词”的评语时,再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的淳治帝道:“速速把词作呈上来让朕一观!”

戴权连忙将手中纸笺呈上。

读过之后,淳治帝击掌赞曰:“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衍圣公说的不错,此子之后,别的元夕词再难出其右矣!”

随后将词作递给了太子萧煦:“太子也看一看吧。”

萧煦好奇地接过,读完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戴权见状奉承了一句:“能让衍圣公赞不绝口,也足可彰显我朝文教之昌盛了!”

“哈,你这老东西,也懂填词?”淳治帝笑骂了一句。

戴权赔笑道:“陛下是圣明之主,胸襟气识浩荡万里;太子也是英明的储君,聪明睿智;衍圣公千年文脉之所望,您三位都说好,那一定是顶好的。”

都说太子萧煦喜欢调墨弄笔,殊不知淳治帝少时也是极好文章的人,只是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他整日里只是在自己的府邸里自得其乐,戴权这马屁拍得可谓是恰到好处。

得戴权一打岔儿,淳治帝大为开怀,哈哈大笑后指着他摇了摇头,对太子道:“这老货只会些阿谀奉承的聒噪,你要记住,为人君者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冷静的头脑,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纵观历朝历代变法事,未有全利而无弊者,行事之时当思其艰以图其易,以全其功。

最为关键的是,人君要常怀果断之心,谋事固然要慎,但处事一定要勇!”

太子拱了拱手:“儿臣谨受教。”

看着年纪尚浅的太子,淳治帝嘴角一弯,戏虐道:“不,太子还是不懂。”

“父皇?”太子脸色顿时一白,正想分说,却见皇帝挥了挥手,见状太子便不敢多说,只看着皇帝以目示戴权,从御案旁的抽屉里拿出一副小小的卷轴。

“给太子。”

太子脸上有些惴惴不安,但见戴权给自己比了一个安心的眼神,正要上前接过,又见淳治帝将手指向御案上的奏章:“太子把这奏章拿回去,一并好生看看吧。”

“遵命。”

太子恭敬地接过两样物品,神色凝重,他知道这定然是父皇对自己的一场考验,自从跟在淳治帝身边学****总是隔上一段时间便拿政务上的事情来考察自己,现在皇帝什么都没说,反而更加证实了他对两样东西的看重。

目送太子离去,戴权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太子天资聪慧,只是毕竟年岁尚浅。”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他是太子,是储君,既然身处这个位置,那他就要担起太子的责任。”淳治帝目光悠悠地看向戴权:“大伴,你是知道的,这朱墙琉瓦之内从来都不是什么风花雪月……”

戴权沉默。

御书房中静默许久,龙椅上的淳治帝轻轻地念道:“男儿必建回天策,青史应书万古名?贾兰,就是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够青史留名?”

听到贾兰的名字,戴权眼底忽而闪过一道精光。

回到东宫的太子第一时间屏退左右打开淳治帝交给自己的奏章,许久后合上奏章的萧煦重重地把身子靠在软榻的背靠上,眉头紧皱思考着。

“风雨如晦,朝野满盈,平旦,寅时~~”

宫道中打更人略显尖细的报时声将萧煦的思绪拉回现实,烛光摇曳下照出了他的犹豫不决。

良久,他才想起淳治帝还给了自己一副卷轴,连忙坐直了身子将其打开。

“咦……?”

卷轴很短,里面裱着一张宣纸,这纸的质地萧煦很熟悉,那是科举专用的纸张。

这是一篇制文?

带着疑问萧煦看了下去,入眼第一句“圣人希天之学,与时偕进也……”

“好字!”

萧煦赞了一声,不说其它,单这一首字如果他是考官登时就会萌生当场将其录取的冲动。

再往下看了一阵,萧煦突然想起,这不就是贾兰的文章么?

“看样子这应该是贾兰的原稿,父皇他居然将它装裱了起来……”萧煦放下手里的文章,嘴里念念有词:“与时偕进、与时偕进……”

这个夜晚没有入睡的人还有很多,但过了这个夜晚,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一个名字,伴随着的是衍圣公那一句“贾兰之后,再无元夕词”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