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25章 腊日佛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魏宫出来,已经是盏灯时分。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自宫门处上了牛车,丫鬟彩云提着食盒,落后一步。

等到牛车进了太师府,进了四小姐冯清的院子,下了车的丫鬟彩云再也忍不住,莫名掉下眼泪来。

进了屋里,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自顾自地在窗下坐了下来,拿起一卷佛经细看。等到彩云抽噎声低了下去,才开口。

“怎么呢?”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难过。”丫鬟彩云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原来不明白,这会儿想想,倒是懂了大少爷三少爷几分。”

“就为这?”冯清自佛经中抬起头来,“都说了,是冯太师回府,休沐两天了。”

“可,可。”丫鬟彩云可是听到了彭城公主说话的,无理取闹了,分说道,“可女学还上着呢。”

又说,“就我们小姐出来了。别人会怎么看,说出去也不好听吧。欺负人,欺负到这份上,哪里得罪她了。”

“彭城公主会自己一个人去进学?”冯清问她。

“怎么可能。”丫鬟彩云这趟进魏宫,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顿了顿,接着说,“上次让我们等了她足足半炷香的工夫,才来了宫女,说是彭城公主病了。”

回头还听说,不比皇子,别说她们这些才人,公主的先生都没地儿告状了。

陪公主读书,且得过且过吧。

“那还担心什么呢。”太师府四小姐笑谓之,“这回赶上太师回府,你就不好奇,带了些什么洛阳土仪回来。”

叫自家小姐这么一提醒,彩云才注意到手中的食盒,说是西宫娘娘给冯太师和博陵公主的。

正好丫鬟石榴端着茶水进屋来。

彩云看一眼,又看向自家小姐。

听得她接了茶水,笑说:“你且跟着石榴去母亲那里。想来,她也是有话要问你的。”

彩云刚刚也是担心着了,这非年非节的,魏天子也没有辍朝,就自家小姐回了府。

博陵公主肯定是要问的。

“眼见着就要到腊日了。”丫鬟彩云想了一路,总觉得挑这个时候发作的彭城公主,是故意的。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在南北朝时期,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也就是腊八,腊八节。她说,“奴婢可听说了,过了腊日,学里也不会进学了,就是春假。就提前两天工夫被打发了回来。”

丫鬟彩云说不上来,就是不痛快。可再不痛快,抱怨了两句,她就提着食盒跟石榴走了出去。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于魏天子拓跋宏是,于太师府也是。

而这一年,十一月初七日,怀州百姓伊祁苟初自称是尧的后代,应当称王,在重山聚众反叛。洛州刺史冯熙奉征,出兵把他们击败。

而这一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十一月。履职洛州的太师冯熙这才赶在年底,进了京城。

回京复命。

太师冯熙和魏天子便是说的这个事情,不免又提到民间水旱灾年,还有蝗灾,民生为艰。

天子拓跋宏不免多问了几句,又提到了显祖献文帝。

献文帝拓跋弘在位期间,继续执行拓跋珪的政策。他在平城等地建起大量房屋,并将塞外的鲜卑人及其他胡人内迁到关东地区。

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官方移民政策,目的是恢复与发展久经破坏的中原地区,遇到的阻力却恰与其深远的意义成正比。

当时的官员不会去体谅老百姓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任务压头且有完成期限,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不免采取半硬性逼迫的非常规手段,造成了一些地方民众的反感。

他们原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干嘛要学这里人农耕种地,让他们去养牛羊呢。

不种地,要放羊。部分流氓无赖乘机煽动情绪。许多年轻人逃亡集结在外,不少郡县都出现了有组织的土匪或强盗。

献文帝拓跋弘面对民患,十分头疼,又不想大动干戈地镇压,就与公卿们商量:“我本来是为民着想,这些田地放着白糟蹋了,可惜让那些官员坏了事儿,以至于乱事频起。如今违犯的人多了,不可能把他们都抓起来杀了。我的意思是通过大赦安抚,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元城人侯屈说:“民众逃亡做强盗,这是大罪,如今不给他们定罪就把他们赦免,乃是‘为上者反求于下’(即本末倒置,不是执行政策的人的行为),恐怕不妥。依臣所见,不如诛杀首恶,赦免余党,此举足可安定天下。”

清河人崔宏(这位又是清河崔氏一族,后来鼎鼎有名的北魏汉臣崔浩正是他的长子)则说:“圣明的君主统领民众,目的便在于安定团结,而不是跟民众去较量胜负。赦免罪行虽不是正招,但却便于执行。侯屈的意思是先诛后赦,还不如一招赦免全部搞定为好!如果有人赦免了之后还不老实,到时再杀也不为晚。”

献文帝拓跋弘赞同崔宏的建议,依计执行,果然许多人就不再为乱。

对于继续作乱搞破坏的少数人,拓跋弘就不再手软,派将军于栗领兵一万前去平定,很快解决了不安定的因素。

一说到先帝显祖,同样喜欢佛学和清谈的太师冯熙显然也有了兴致。虽然一开始,从长安来的冯熙更像是迎合他祖父文成皇帝,而刻意请高僧来讲解经书。

又翻译佛经着作。不过,冯太师始终恪守臣子的礼仪,不便和魏天子说得过多。

显祖在时,冯太师奉命做过魏天子拓跋宏的帝师,教导他几年。可显祖这一走,又年轻,虽然做了五年太上皇,也走得突然。

宗亲议论里,不免就责怪他这做过帝师的,没有把天子教导好。年纪轻轻退位做太上皇。

那必然是躲懒。做天子时就成日里惦记着僧道,神神叨叨的,躲懒还有理了。又提到宫闱。

内宠谄媚。冯家双姝又是头一份,先帝拓跋弘在位正年轻,喜欢游猎嬉戏,待在上林苑里亲射虎都比魏宫里多。

纵然汝阴郡王拓跋天赐、京兆王拓跋子推等辅政宗亲是知道的,却也没有出面帮他说话。

冯太师也不痛快。就像拓跋子推去上任前,还问过他什么时候离京,却不想他自己半路上染了伤寒。一病不起。

却也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了。拓跋子推比他还大了不少。冯太师轻叹口气,始终记得曾经的国舅乙浑,也是一起喝过酒的。

也曾位卑。他是遇到贵人保太后常氏,而太师冯熙呢。冯太师总是以乙浑来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外戚辅政,不可僭越。更不要犯浑。

如今,魏天子见问,也不过附和着提了先帝几句。倒是天子,对邺城的北逃官员多问了几句。

于是,冯太师坐轿来魏宫的路上也琢磨开了,“这提了显祖,又提刘宋过来的北逃官员……”他心里将几个人选比较来,比较去的。

一时踌躇不决。天子拓跋宏又不问了。

年底回京城复命的刺史州官,大概和魏天子谈及地方民生艰难的多,百姓忍饥受冻。

又是腊月寒冬。

朝廷附议。

十二月初八日,也是腊日,魏宫下令因八个州郡有水、旱、蝗灾,百姓饥困,开仓赈恤。

同日,任命安定王拓跋休为仪同三司。

这时候的北魏,虽然还没有后世“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却已经在做了。

冯太师回府,不出意料的,府里改成了晚膳喝腊八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话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而这里是南北朝时期的太师府,太师冯熙修庙盖佛塔,也算虔诚。也是因此,这时候的太师府,已经有了后世八仙桌的雏形。

高桌胡椅,用在堂上,或者空旷的院子里。而低矮的几凳等家具,是要配合北地诸如炕等地暖来用,在室内席地而坐。

木板地面。而中国古代的建筑和木匠几乎都是量体裁衣般来盖房子做家具,仿造和动手能力是出了名的。

南北朝流行胡人家具,那就做成胡人样式,因地制宜,改进也在情理之中。民间不说,官宦人家居家所用,无从统计,也难以尽数。

中国建筑鼻祖和木匠鼻祖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字依智,春秋时期鲁国人。

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聪明能干,动手能力强。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也有的说,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