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21章 门当户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师冯熙前往洛阳履职之后,太师府四小姐冯清也正式进魏宫,履职才人,陪伴魏天子六妹彭城公主进学。

六公主已经晋封彭城公主,也就是说她,嫁人在即。而封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区),和辽西冯家便扯不上关系。

她嫁的只可能是曾镇守彭城的丹阳王刘昶的世子刘承绪。彭城公主已经知道。

陪读的冯才人也知道了,绝口不提。她大哥冯始兴又回了魏天子跟前行走。

魏天子跟前,已经有了新的太子中庶子。

每一次魏宫驸马选拔,都会有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去了天子跟前行走。她大哥遂被派去养马,御马。

马,对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来说有着巨大的政治军事意义,早在周朝就有专门的御马之人。

“太仆”二字最早出现于《周礼·夏官·太仆》,是最早的为皇帝御马的专门官员。

相关资料中,记载“周官有太仆下大夫,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如今太仆之职。”

也就是说,周代太仆在王的左右为王驾车。

可见太仆是被王所信任,他的位置是重要的。

秦朝时设立三公九卿,太仆为九卿之一专门管理养马事务,这是国家首次提出由专人管理全国养马事务。

到了汉朝,在养马制度方面基本上延续秦朝的方式。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上写道太仆与秦官掌管车马,下设两丞掌管地方车马。

三国时期,曹魏承袭汉制。

晋给予太仆青绶。

南朝时期几乎不设立此官职。但北朝几乎就是秦汉时期的王城疆域,中原大地,骑兵突显。

沿用秦汉旧制,很有可能。

这里,参看隋唐。

隋朝统一,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九卿失去了实质的权利,但隋专设立太仆寺以管理车马畜牧之政。

其所属官职有卿、少卿、博士等一百二十人,所辖机构中有令、丞、牧监。

从唐朝起,太仆寺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养马机构。

太仆寺、驾部、尚乘局都是唐代重要的马政机构。太仆寺的主要职能有:

全国马匹的饲养和繁殖;负责全国车辆马匹及其相关的制造;为皇帝出行驭马驾车;每年对马的祖先进行祭祀;整理相关账目便于以后的官员查验;时而会被皇帝派遣出使其他国家等。

太仆寺下属的各牧监是唐朝最重要的养马场所。

其生产的马匹主要是负责军队中的供应、邮政的传递、皇室的御马、官员车马的供应和皇室的祭祀、宴会享乐以及少数民族的互市贸易之用。

政府还鼓励地方养马,给与养马人一定奖励和保护的政策。

《新唐书》中记载到“王侯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道,百倍于县官”,由此可见唐代官私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故而推断,北魏时太师冯熙的长子冯始兴,实是得到了一个御马“肥差”。

头一份差事,也是实差。只是不上台面。

还被同僚起哄,要请吃“羊酒”。太师府四小姐冯清休沐回家,撞个正着。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太师府里烤全羊。

说是养马么,御马。

其实都知道,草场里肯定还会养着牛羊驴乃至犬、猪、鸡等后世的家禽家兽,还有上林苑等地养着北魏州郡和外邦献上的鹿、鹰鹞、鹤、骆驼、熊和虎等珍禽异兽和凶禽猛兽。

北史载,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夏四月,诏令禁止(民间)畜养鹰鹞,开相互告发的法令。

同年,六月初七,下令禁止杀死牛马。鹰鹞和犬,是用于狩猎的时候,北魏这里规定鹰鹞等猛禽只有天家狩猎可用。

民间狩猎就多用猎犬,而牛多用于耕田,马属于战略物资,下令禁止屠杀。

这时候的魏京城平城,审美是北地流行的肥马,天子御马,马身肥硕。

都说是好马。

以此参照,草场里养出来的,必然也是肥牛肥羊肥驴。

圆滚滚的,惹人爱。名副其实的“肥差”。

一看到冯清,她院子里的丫鬟石榴就乐开了花:“小姐,大少爷命人送了羊腿来,刚刚厨娘还在问了。”

停了一停,又说,“我们也烤着来吃吧。”

得了准信儿,守着四小姐院子的丫鬟石榴自吩咐人去了小厨房,且不提,又仔细说与自家小姐知道。

“大少爷院子里,来了好些人了。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丫鬟石榴说,也不是送来了羊酒,而是大少爷前些日子都呆在家庙里。

回了府里,也跟没有回来似的。瞧不见他的人。

她细细说与自家小姐知道,“……所以,院子里一热闹起来,阖府就都知道。大少爷得了‘肥差’,说是‘小肥如侯’,都在说了。”

何况,有院子的少爷小姐那里,大少爷都送去了羊酒。

虽然,现在都知道了。

府上大少爷得了差事,又要说亲了,说的就是他长安舅姥爷家的表妹。

亲事不得而知。太师冯熙不在府中,但府上大少爷长安的母舅过来了,也就是乐陵郡君常氏最小的弟弟,还有他媳妇儿。

说是文成皇帝时,就来过的。守着四小姐院子的丫鬟石榴,消息灵通,接着说,“后来,太师任昌黎王在京城开府,也是他陪着姚氏魏母和如夫人常氏过来的。”

事无巨细。也是府上最近的消息,她说。

只是京城不易居。说他在京城并无恒产家资,挑挑拣拣的,只有寡居妇人愿意招赘婿上门。他又不干,还是回长安说亲成家了。

“民间结亲便是如此,门当户对。媒人说亲前也是要看了。”丫鬟石榴如是说。

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还是头一次听说,说是就住在太师府角门那一方临街的巷子里。

那里原是住着太师冯熙的远亲。和其父辽西郡王冯朗在长安开府仿佛。

上门攀附,认亲连宗的冯氏族人。同谱。

自然,也不乏上门打秋风的,怀才不遇的,上门毛遂自荐。

从来,热闹得很。打秋风,指利?各种关系向?索取财物,有“贪图便宜”之意。“打秋风”?词的由来,可以上溯到唐朝。

五代·王定保《唐摭?》载:“当今北?官?,?则内贵,出则使?,到所在打风打?。”以后演变为“打秋风”,使?亦渐为?泛。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京城俗事对偶,有“打秋风”对“撞太岁”之语。

所谓“撞太岁”,是依托官府?敲诈?家财物之意。那么,民间俚语俗话出来自然更早,读书人再行整理,见于书册。而毛遂自荐,也是先有“毛遂”这个人。

毛遂自荐,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话说,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台阶,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毛遂自荐,指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后比喻,自告奋勇或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做事情。含褒义。

住在太师府角门那一方临街的巷子里的,也就是和春秋战国时期毛遂仿佛的幕僚门客。

从来,热闹得很,也有拖家带口的。现在,都知道了吧。

虽然,丹阳王刘昶有刘宋的皇室血统,又是北魏的名臣武将,但他的世子刘承绪却是一个身体羸弱的男人。《魏书·刘昶传》载:刘承绪“少而尫疾”。

尫疾,可解释为,顽痹(尫痹)。历节病,四肢小关节疼痛,伴肿胀、酸胀、麻木。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中详细地描述了“历节病“的症状:“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便为历节也。”

少而尫疾,可解释为发育不良而导致的身体羸弱,形象不佳,其骨节变形,肌肉萎缩等症状。

虽然平阳公主总说是坠马所致,并非天生的。

但冯清从母亲博陵公主那里知道,魏宫是不知道的,至少赐婚的时候并不知道。而丹阳王刘昶还有个来了北魏所生的儿子刘晖。

身强体壮。年纪虽不大,看上去也聪明伶俐,一点毛病没有。

丹阳王刘昶入魏前,还有两个年长的儿子,追随他从刘宋来了北魏。

“丹阳王并不缺儿子,也多有倚重。一开始,请封世子只是不答应。”太师府四小姐冯清听她母亲的公主姐妹说,“平阳公主才想着替刘承绪娶个公主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