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14章 还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日里懵懵懂懂的小丫鬟冬至,这一刻,却前所未有的清醒:

是菩萨。

她始终记得,进府前的那一场大雪,直下了三天三夜。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冬十二月,北魏州镇中十三处发生饥荒,诏令使者开仓赈济。

京城平城附近也遭了灾,京都各寺庙皆施粥。冬至举家去的京都大寺,听说是信众“在水一人”祈福,布施三天。

接下来,自然不乏门阀贵族慷慨解囊,接着布施。

冬至举家因此熬过了最饥寒交迫的一段日子,开春还是不得不卖了她。

“二姐,等我们秋日里收了庄稼,就把你赎回来。”她弟弟在街角拉着她,只是不舍。

“不用了,虽然是死契,说好了十年就能拿走卖身契。”她使劲揉了揉她三弟的头,“留着钱给家里买牛,牛又生小牛,十年后你就驾着牛车来接二姐。”

她三弟使劲点头,伸出手指,“买两头牛。”

……是想早一点接了她回家吧。那一刻在街角与自己家人挥手告辞的小丫鬟冬至,在这一刻神思渺渺的恍惚中,好像醍醐灌顶般懂了:

就像是府上的家生子这么多,为什么还要从外面买人进府。

说是灾荒之年,卖儿卖女的人家多,这是清贵人家的做派。

清贵人家。

小丫鬟冬至也说不上来,也许是她进府时日尚短吧。

进府后的她也知道了,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冬十二月的那一场雪灾,其实是太师府以二小姐的名义布施。

水阁里的小丫鬟提到二小姐那一年原是要送进魏宫宫廷的,可是她突然病了,冯太师便在佛祖面前发了宏愿。

后来,当真有胡僧上门。

这里的人,又称僧人为菩萨。她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说是西域人士,出家人俗家名字已经忘了,是叫他‘高菩萨’吧。”

也有的说,不是病,是毒。来的高菩萨是宫里的宦官内臣。

宦官内臣,也是菩萨身边的,太皇太后身边的就是高菩萨。还有,天子身边的,现在也叫高菩萨。府上下人里也有做了几代人的,规矩不会错。

说是二小姐当时情况不好。

不知怎的,惊动了宫里的太皇太后,来了高菩萨。府上也才有了风声。

那一年冬,太师府遂以信众“在水一人”的名义,替府上二小姐在京都大寺的佛祖面前,布施了三天。她们说,“二小姐那时一早去了洛阳,是冯太师还愿,二小姐这一去两三年没有回府了。”

“是哦。”她们似乎也觉得这里有些蹊跷,“一走两三年,过年都不曾回来。”

是故,中了毒乃至是在府上投毒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来,甚至有流言说。

二小姐原本已经进了宫,因病送出宫来。

……

“避讳。”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避菩萨的讳。

若非二小姐病得厉害,临时换门亲事,原也是使得的。这里的大户人家都如此。

许了人家,便不好说退的,便也都趁隙换了人家嫁的。说是帖子都换了,却一病不起,还咳了血。

太师府没了法子,还是惊动了宫里。

既然送去了洛阳,与宫闱无缘,与京城无缘。

便也索性留在外面。

还是有风声传了出去。就像是,二小姐是不得太皇太后的欢心,这才趁病送出了宫。

至少也是,换了人进宫。无可辩驳。世情便是如此,有一点真,便成了迷宫。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小丫鬟冬至慢慢走到绢画彩绣屏前,说了句,“二小姐,我把要换的衣服留下,这些衣服拿去——”

有风从门窗缝隙吹进来,素纱灯罩里的烛火明灭不定。冯妤看得仔细,绣屏后的衣服架子被风拂动,恍惚便是一个人影。

“下雨了?”冯妤听见屋檐落下滴答声,一刻出了神。

“总算下雨了。”冬至刚刚还在听烧水的厨娘担心,这雨再不下,太师府都不好嫁女了。

听说旱了月余,都担心起收成来。

魏宫里的天子乘车前去西郊祭祀,说是身穿法服求雨了。京都城里有不少人瞧见了,她接着说,“都说这雨下得好,魏天子果然是真龙天子。”

绣屏后的冯妤,也一刻无语。

是说的魏宫宫廷女眷吧。小丫鬟冬至替她整理衣裳,这种宽袍大袖的衣裳,佩饰寥寥,非僧非俗,怪好看的,像了莲花座上羊脂白玉雕琢的女佛。

府上的少爷小姐在家都穿得素净,褒衣博带。又或者说,京都贵族里礼佛的人多。

冯太师就是礼佛的人,主母博陵长公主说是又素来宅心仁厚,府上的少爷小姐们潜心礼佛的便也多。

自小就和佛结缘。

却也只有一个大少爷,一个二小姐,说是生来就跟佛结缘。

近来水阁里说魏宫宫廷事的多,新来的小丫鬟冬至也有耳闻,说是大少爷和魏天子同岁。

所以,自小就认得,才十余岁被宫里贵为太皇太后的姑母召入禁中。申以教诫。

也就是陪魏天子读书打猎。她们叽叽喳喳,如枝头报喜的鹊,争相说着。

“太师府里去了四子一女,也是京都平城的清贵人家里独一份。”

“就像三年前的大选,送进宫里的画像小绣,还多了二小姐。说是出了中宫皇后的人家,才有的殊荣。”

“是多了两位小姐吧。”这些小丫鬟都是家生子,耳濡目染的,总有不为人知的消息源头,“说是魏天子都发了话,‘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怎么可能送三位小姐进宫?”她们起了争执,“两位小姐,已经是因为府上出了先文成皇帝的中宫皇后。已经是京都城里独一份。”

“怎么不可能。天子的恩典,说是也有人家送了两位小姐进宫,太和元年,不是还追封魏天子的生母李氏为先文献皇帝的思皇后。他们送得,我们就送不得了。”

“那也是两位小姐。”

“明明跟魏宫宫廷提出申请,还有四小姐。只是二小姐突然病了。”

停了一会儿,又自己缓缓解开谜底,“‘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可是魏天子亲口说的,是夸府上二小姐和四小姐,实则,是要说‘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和她帮腔的小丫鬟,接话道:“我们还就送第三位小姐进宫了。三年前原就是要进宫的——”

停了一停,想是觉得还不够,便又添上一句,“说是进宫就是左昭仪娘娘,天子恩典,京都城里可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清贵人家。”

大获全胜。一个个就跟斗胜了的小公鸡,雄赳赳,气昂昂。

可话也说死了。有小丫鬟嘀咕着,“还不一定了。话可别说得太满……宫里还有个三小姐,昭仪娘娘。”

宫里还有个三小姐,说是魏天子的昭仪冯氏,有个四小姐,说是魏天子的左昭仪冯氏。再往上。

还有呢。

说是还有中宫皇后冯氏,却是先魏天子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娘娘。

再往上,还有一位左昭仪冯氏,又有先魏天子太武皇帝拓跋焘的中宫之宠,得以教养皇孙文成皇帝拓跋濬。

初来乍到的小丫头冬至,也有些被魏天子的冯氏,给绕晕了头。只知道,五世外戚的冯家三代都出了“颛房宠独”的天子贵宠。

而这一辈就送了两个小姐进宫,哦不,是三个了,皆是魏天子的冯氏。

(“颛房宠独”,同现在“专房独宠”)。

冬至收拾好衣物佩饰,轻手轻脚地退出去,静静守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