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 > 第94章 罢黜百家(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章罢黜百家(二)

谢阳伯愕然回头,问道:“百度百科是什么?”

“呃……一本杂书而已。”郭鸣仁随口胡诌,又问道:“鬼谷子的确是牛人,称其为圣人也不过份。可弟子都能开创学派的牛人,为何其名声不显于世呢?史书中是一笔带过,更多的只是传说,就是他诸多弟子如张仪、苏秦的名声都比他响亮!”

“鬼谷先生收徒从不挑剔,但他的学问高深莫测,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只要学会其中一门便可以纵横天下了!”谢阳伯回到茶几前坐好,又说道:“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以及游说言辩技巧,而《鬼谷子》一书又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道家和儒家相比较,颇具异类色彩。因此,自从此书被传播开后,历代对其褒贬悬殊,争议不断。

褒之者扬之于天,认为此乃传世之作。其智谋,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闭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而贬之者则抑之于渊,觉得此书过于功利。捭阖、钩箝、揣摩等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败,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呵呵,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了!”郭鸣仁冷笑一声,道:“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败,天下用之则失天下。谁听了心里面不起疙瘩,杀人诛心啊!”

“所以张、苏二人最终者落得个惨淡收场!”谢阳伯话风一转,“正因为张、苏二人太过惊才绝艳,鬼谷门人备受各国君主的青睐,纵横学派一时无两!所有的争斗,就是从那时开始!”

五行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生息。

鬼谷生于战国初期,比老子、孔子稍晚。与墨翟(墨子)和孙膑的曾祖父孙武(孙子)交好。鬼谷子生平博学多艺,既通晓自然宇宙地理,又会达算术阴阳八卦!

传说鬼谷弟子门人众多,身跨纵横家、阴阳家、谋略家、兵家、法家、名家、道家术士等等!乃公认的人类有史以来培养奇才伟人最多的祖师级人物!除了为世所熟知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白起、李牧、魏僚、吕不韦、李斯、徐福等一干记与不记名弟子,竟对华夏历史的进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各家中又以纵横家与兵家者成就最为显着且最为人所熟知!“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关于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和张仪,太史公司马迁就曾在其《史记》中郑重写道:“此二人真乃倾危之士也!”

一笑而天下兴,一怒使诸侯惧(“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鬼谷之奇,由此可见一斑!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诸子百家,唯我纵横。”这句话在当时并非妄自尊大之言。

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但门派内的争斗也非常激烈,更将师兄弟间的内斗,搬到朝堂国战之中。其代表人物就是张仪与苏秦,庞涓与孙膑。

鬼谷纵横派,鬼谷子传人虽一人之力,却强于百万之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苏秦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逼迫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张仪雄才大略,瓦解六国之盟助秦完成一统大业。

庞涓勇武过人,所向披靡,使原本弱小的魏国雄霸中原。孙膑智者无敌,围魏救赵,计杀庞涓,着旷世兵书流传后人。

横攻于计,以求其利,是为捭;纵攻于势,以求其时,是为阖。捭阖者,天地之道。选择生,必有死;选择胜,必有败;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

鬼谷门人从争斗中成长,从争斗中验证毕生所学,从争斗中强大起来。

连师兄弟之间都可以斗得你死我活,手段之残忍血腥让人惨不忍睹,这如何不让人戒惧?

而反应最为剧烈的就属儒家了!

因为鬼谷门人所推崇的理念,与儒家的道德信仰相对立,所以争斗就从此而起!

都说孔子门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十二贤人。其中为人所熟知者屈指可数,而真正有所大作为亦或大贡献者也不过二三。

然而鬼谷子的徒弟,却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战国时期,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左右着历史的方向,把握着时代的命脉,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

一个是道德思想的理论派,一个是奉行物竞天择的行动派,在战国时代明争暗斗互有胜负。

那时候业艺不可轻易授人,儒家提昌有教无类广纳门徒,以人数积聚实力,以思辨出精英。

而鬼谷门人博学,其中的精英釆前人之长结合自身学问开创出不同流派,既内斗又外斗,导至力量分散。七国之中皆有风流人物,以一人之力舌战群儒方显本领。

以正因鬼谷门人的这种性格,才不招人待见。什么花言巧语、巧言令色、口蜜腹剑、三寸不烂之舌等等抹黑之词都加在他们身上。

事实上也难免会有害群之马谄媚君上独揽大权,致使朝政腐败。其他人敢怒而不敢言,所以“巧舌如簧,颜之厚矣!”这句话,就是当时讽刺之语。

后来儒家以齐国为基点慢慢向外扩展,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尤其从晋分出来的赵、魏、韩三个国家,更是急需传扬这种思想。君主对于纵横家、法家、兵家这些人态度,也渐渐起了变化。

用你的时候奉如贵宾,不用你时投闲置散。

七国之中只有秦持开放态度,广纳良才任用贤能,所以才有商鞅变法的成功。

亦因为商鞅的成功,掀开法家与儒家长达几百年的斗争!

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攒起雄厚的家底,到秦王赢政这一代,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终于开创出大一统大秦帝国,结束战国时代!

而此时的法家代表人物,大秦帝国丞相李斯,提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大一统治理方针。

李斯本师从荀子,后来却成了法家的门徒,更自诩鬼谷门下,在儒家眼里,这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

所以儒家对这项政策大力反对,四处游说秦皇室公卿复旧周故事分封天下,挑唆公子扶苏和李斯的关系,更撺掇他和宗室一起挑战他老子的权威!

大秦广阔的疆土需要贤能之人治理,始皇帝本以无比包容的胸襟,让六国王室公卿贵族之中的有识之士入秦,群策群力治理国家。更开设招贤馆,广纳天下贤才。

谁知道这些家伙上蹿下跳,对大一统的政策指手画脚,在始皇帝眼中,这是不服统治,挑战他的权威的表现。连最看好的儿子都被这些人教坏,让他如何不恼火?!

始皇帝念及天下稍定心民思治,斥责一番也就算了。可他们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跳得更欢,更将矛头指向李斯。

李斯作为丞相,辅助始皇帝立下不世之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意气风发之时,又怎容得别人对他指手画脚?!便向皇帝陈说利害,及早扑灭这不正之风,不然江山不稳!

始皇帝是什么人?岂容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漂橹!于是乎,始皇帝下令焚书坑儒,杀得血流成河,公子扶苏更被派去边疆打匈奴,远离政治权力中心。

这一杀,也杀怕了天下儒士之心!儒家自己作死,迎来了至暗的时刻。

直至始皇帝去世,天下群雄并起,儒家出钱出力帮助抗秦义军,以为能够咸鱼翻身。

谁知秦灭之后,义帝分封诸侯,没几年就楚汉争霸,站在历史舞台上的,还是张良、范增、陈平这些谋略家,萧何、曹参这些法家,郦食其、蒯通这些纵横家!

到了汉初之时,也是这些人手握权柄,跟本无儒家立足之地。出钱出力覆灭秦朝,结果却一无所得。

也是因为那时坑杀得太狠,导至精英死绝,楚汉相争时无杰出人物!

蒯通之死,给了儒家一丝喘息之机!

蒯通本名蒯彻,幽州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韩信死后,遭到刘邦捉拿后,无罪释放,成为相国曹参的宾客。

汉四年,汉将韩信俘虏魏王豹,攻破赵、代,使燕国降服,接连平定三国,然后率兵向东将要攻打齐国。军队还没有过平原县,听说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劝降了齐国,韩信想停止进军。

蒯通向韩信进献乱齐之策,游说道:“将军您受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而汉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单身前去劝降齐国,难道有诏书命令您停止进攻吗?

为什么不进军?况且郦先生以一个士人的身份,乘车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您率领几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士人的功劳大。”

于是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渡过黄河。

齐王已听从了郦食其的劝说,就把他留下,一起饮酒作乐,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因而袭击历下的齐军,于是来到临淄城下。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于是兵败逃走。

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国,自立为齐国的代理国王。当时汉王正在荥阳受围困,就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正式齐王,以便安抚他,使他坚定地站在汉王一边。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

(注: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为鬼谷四大弟子已有史可查,余下尚待考证。故事情节中有真实历史,更多是未经正实的传说,合理罗辑下创作,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