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686.【没文化真可怕】

小时候语文课学习缩句子。

有一个题目要求压缩句子到最简:2001年,华人音乐家谭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音乐奖。

我们毫不犹豫就写了:谭盾获奥斯卡奖。

然后争议来了,年迈的语文老师说我们这个太简略,把关键信息省略了,不能算正确。

我们就奇怪了:这关键信息明明还在呀~这不说了获得奥斯卡奖了吗……

语文老师说,你们要写:谭盾获奥斯卡金像奖。

我们提出抗议:奥斯卡金像奖不就是奥斯卡奖吗?

语文老师说:要明确谭盾的荣誉是得到了金像奖,而不是银像奖或铜像奖……

我们顿时面面相觑:好吧,你高兴就好……

********************

687.【鱼疗】

鱼疗火了很多年,但我很想不通全身鱼疗这种项目,让我莫名想到尸毗王割肉喂鸽子的做法。疗脚丫子就很舒服,毕竟我很邪恶的就喜欢用光脚撸猫撸狗(本人真没有脚气哈哈)。

尝试过很多地方的鱼疗,体验大多不错,毕竟跟小动物亲密接触都挺解压,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是柬埔寨暹粒街上一家按摩店。受够了泰式按摩蹂躏的我对这种景区按摩很没有感觉,总觉得这边的大妈不够泰国大妈那么勇猛,于是就换鱼疗解压。

可是没想到这家大妈不给力,鱼倒是很勇猛,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换鱼,鱼的体型总体就偏大,咬的挺疼,里面还参杂几条硕大无朋的,罗非鱼一般,看到有腿放下来,两眼冒光,一个猛子杀将过来,吓得我赶紧提腿,生怕慢了的话半条腿都交代了。而且价钱还不便宜,半途而废的话我等穷人还有点心疼。结果别的地方鱼疗是享受,这家鱼疗是玩反应类游戏,爱探险的朵拉,看到大鱼冲过来还得及时抬腿,极其刺激。

当然,也有些白种人皮糙肉厚不在乎,就喜欢这种猛的鱼疗,被大鱼啃着还能谈笑风生。现场还有被咬出血挂彩离场的,我对他们报以同情的眼光目送离去。

国内的鱼疗就规范多了,有时到景区偶尔尝试一下,还不由自主地先看看有没有大鱼混在其中。

********************

688.【吃音】

有个网友,京城dx区人,因为养猫认识的。他从小养猫,颇有经验,那时候我在泰国管理了学校周围十几只猫,有啥不懂的就问他。这位网友也相当热心,每次都耐心解释,三年把我培训成为养猫达人。后来回国后有一次去某学院培训,恰巧在附近,就带些礼物过去拜访。

结果悲剧了:我发现听不懂这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说话(?_?)~我一直坚信京城的口音,应该是全国最标准的,结果与此人通了个电话就自闭了。主要原因就是他说话吃音很严重,还是基本信息都没法沟通那种,我费了好大劲才明白他让我在“凶门”地铁站下车,其实是“西红门”(现在想到都得扶额)。然后我就很怕我的南方口音更是鸡同鸭讲,开始刻意一字一句咬着说,别提多费劲了。反而是他说话,时常会把两三个字合成一个字来说,我还得反复确认是不是我理解那个意思,最后在车站附近寒暄一阵就打道回府。这样聊天,还不如回去打字聊。

后来我跟他反映了他说话这个特点,他说可能是台湾剧看多了,不小心学到了吃音的习惯。当然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总觉得台湾人说“酱紫”和他说“凶门”还是吃得有所区别的(?′w`?)。

不过想要沟通有一千种方法,语言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种,只要想去理解,不管说什么语言、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聊得起来。君子之交细水长流,认识这位网友已经十几年了,如今仍是好朋友,反正网上聊天,口音什么的真没什么影响。

********************

689.【刺客】

暑期炎热,有个同事上小学的儿子说想吃冰棍,于是同事扔了50元现金让他自己去冰棍批发点挑。她儿子屁颠屁颠骑了自行车过去,过了一会儿,孩子打电话给她,说,妈~钱不够~我被扣押在店里了~

同事大为光火,立刻开讲,说你买了多少冰棍啊~不是告诉过你别买什么钟x高什么哈xx斯之类了吗~她儿子很委屈,说,没买那些~我还专门避开了那个柜,去另外一个角落里的柜子拿的,看着也不怎么大个,包装也很普通,想不到一个就要56元~现在还差6元,老板不让我走~

同事一听,什么雪糕卖那么天价,就杀过去问老板。最后一看,还真是这个价格,没脾气。后来我们问她到底是什么雪糕能吃到让孩子被扣店里,我们也避避雷,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搞得我们回去赶紧教育家中小儿,吃冰棍要事先问价,结果这个夏天吃雪糕都提心吊胆。

除了这些莫名其妙的雪糕刺客,近几年还出现了荔枝刺客。记得小时候,荔枝就叫荔枝,没别的花样。现在品种多了,什么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红、鸡嘴荔之类,后来又从广东那边引入新品种,什么白糖罂、桂味之类,荔枝产果期短,但是这些品种基本上都错开时间成熟,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都有得吃,只是价格不等,好在现在也不差钱,基本上能实现荔枝自由。

然而我还是孤陋寡闻了,一直以为这年头荔枝自由是基本的,后来才发现,自由个鬼~看到有朋友晒圈说买了一盒荔枝,花了上百元,仔细一看,所谓一盒,也就整整齐齐摆放着七八颗而已,就惊了:我从来不知道这玩意儿那么贵的。而现在曝出来的广东“增城挂绿”竟可以卖到上千元一斤,一颗就差不多上百。先前听说那边有人偷摘人家荔枝被索赔几十万,听上去觉得是笑话,如今还真信了。

我是俗人,对这种刺客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今年我们这边的一般品种荔枝在旺季也就是8-15元\/斤不等,包括妃子笑、桂味之类。七七八八吃了不少,猪八戒吃人参果,并没吃出什么区别来,便淳朴地以此类推,觉得满汉全席也不过如此吧,何必非要被行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