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 第721章 《查令十字街84号》(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1章 《查令十字街84号》(十)

我来到书房,学着老爸的做法给自己也准备了一大壶香茶。坐在老爸的圈椅上,我定了定神,准备开始全神贯注地阅读眼前这部宝书。

午后的阳光透过雪白的窗纱洒落在高大的书柜和绿植上,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宁静慵懒的氛围。

我翻开封页,一行洒脱娟秀的字迹映入了我的眼帘:

赠,亲爱的琳娜!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连逸夫。

*********

《查令十字街84号》是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创作的书信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970年。

故事很简单,以书信体记录了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跨越了20多年的传奇书缘。

该作品内容均为真实信件,内容亲切感人。

小说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海莲是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但嗜书如命。

这一切开始于1949年10月。海莲因为不堪忍受纽约昂贵、庸俗的新版本书,按照报纸广告推荐,写信到大洋彼岸的马克恩与科恩书店,希望购买绝版旧书,很快获得回音:对方找到了她想要的书,还很细心地随信附上了英版和美版发票,并把找零附上。

海莲爱书,弗兰克是个严肃古板但很专业的书商,她要的各类离奇古怪的绝版旧书他都能找到,而且细心地为她留意不同版本。

这样的绅士之举,让他们建立了信任并彼此欣赏。

海莲开始给书店的人邮寄整箱的鸡蛋和大块大块的火腿。

那时候,英国处于重建时期,物资匮乏。海莲的善举获得了书店人和书店经理一家人的尊重。他们给她送了漂亮的手工桌布,那是弗兰克的邻居的作品。

而他们之间书信往来也开始从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扩大到海莲和书店员工以及弗兰克一家人之间。

通信频率不一致,有时候一个月好几封,有时候一年几封。对话内容从最初的找书扩展到相互发牢骚扯家常。

书店后来甚至为海莲预先邮寄她想要但是暂时无力支付的书本。

就在通信持续了二十年的时候,故事突然结束。

由于阴差阳错,海莲一直没有机会踏上英国的土地,也没有亲自见一见与她通信长达二十年的书店老板。

她对于这个书店的唯一印象只有玛克辛在信中的描述:书店里混着木香和霉味,门口的老绅士对他问好,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在弗兰克去世之后无限的遗憾徜徉在海莲心中。她不忍心让些珍贵的书信永远藏在书桌抽屉里,想把它们发表出来流传于世间,经弗兰克家人的同意,海莲出版了这部小说。

《查令十字街84号》以十分精炼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可以无限拓展的故事,一个个小小的幽默里,透露弗兰克的人格魅力与绅士风度,一个个抱怨的嗔怪中,体现了海莲的率真和阳光性情。

从这些不经意的流露中,可以一窥文字背后的那份深沉真挚的情感。

书信在远隔重洋的两地穿越,以无穷的力量,穿越了千山万水,却消弭心与心的距离。

一位妙语连珠的美国女作家和一位正直、稳重的英国绅士之间的碰撞极有趣味,而那种因书而起的相知、相惜和若有若无的柏拉图式的情愫,不事雕琢就能感人至深。

尽管,在彼此的书信里,除了感谢之意就没有其它明显的表达。但读着却可以体味弗兰克与海莲之间那说不出、道不明的羁绊、牵挂和思念。

这相同的心路,演绎了这个温暖全世界的故事。

海莲的每一封书信,都在传递着自己快乐向上的情怀,让弗兰克一家都能够领略到她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关爱,也让读者感受一种澄澈无私的情怀。

弗兰克及其妻子的每一封书信,都是在含蓄地表达一种超越私利的问候与关怀。

他们传递的都是温情、关怀、快乐,而他们在现实生活里所付出的艰辛,所面对的心酸和苦难,谁都不去探究,谁都不去展示。

因为经济原因,直到弗兰克去世,汉芙都没能去英国和他见上一面。

等她终于到达心中的那块圣地时,书店却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着拍卖。

这本书给出的结局是遗憾的,淡淡的愁绪连绵不绝。

197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将《查令十字街84号》第一次拍成了电影。

1981年,它被英国戏剧界改编成了舞台剧。

1987年,它又再一次被美国人改编成了电影,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安妮?班克罗夫特、朱迪?丹奇等演员主演。

该书也一直在西方国家长销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