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二嫁太子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定风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知四公主夭折的噩耗今上亦是心如刀割。

他第一时间到了董娘子的寝宫。

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秦皇后以及后宫跟董娘子交好的妃嫔都陆续赶了过来。

董娘子还怀着身孕,自从四公主病了后她就衣不解带的照顾,人显得异常憔悴。

小公主一直身体不大好,隔三差五的就闹个病闹个灾的,因此董娘子对这个女儿比对大女儿更加小心翼翼的呵护。

原本以为这次害病她也能顺顺利利的拖过去,没想到事与愿违。

今上望着四公主那小小的尸体亦是悲痛欲绝。

他虽然不是头一次经历子女夭折的悲剧,可那种悲怆之感没有因为经历的次数多了而变得麻木,相反每次都比前一次经历悲痛更甚。

“官家,四公主跟咱们缘分太浅,您和董昭容当节哀顺变。”秦皇后的安慰显得很是苍白无力。

虽然四公主不是她的女儿,但她也曾经历过自己孩子早夭的悲痛,故此她能跟此刻的董娘子感同身受。

李淑妃也忙跟着秦皇后一起劝慰今上和董娘子。

“官家,妾有个要求,希望能为安茜作一场法事,还请官家恩准。”董娘子含泪跪在地上恳求。

四公主不满三岁,一般来说都会草草的埋葬了,就算当年秦皇后的两个儿子也都是草草的埋葬了,也就只有苗贵妃的儿子早夭时有个小小的葬礼,那是今上头一个儿子,夭折时四岁多了,当时是被他当太子培养的。

今上缓缓把董娘子扶起来,然后对身边的秦皇后道;“就依董娘子的意思给安茜作一场法事,不过也别太普涨了,董娘子如今有孕在身操办安茜后事就有劳皇后费心了。”

秦皇后;“官家放心,妾会办好这件事的,您和董昭容当节哀顺变,珍重自身。”

今上在董娘子这里待了小半个时辰才离开。

四公主安茜夭折的噩耗很快就从宫里传了出去。

得到这个消息时妙音刚午睡起来。

“王妃,四公主夭折了,宫里传出的消息是董娘子求官家帮公主作一场法事,官家恩准了,这会儿皇后娘娘已经着手张罗此事了。”墨竹把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如实向妙音汇报。

妙音迟疑了一会儿才道;“你帮我选一身素淡的衣裙和首饰,等下我要入宫。”

墨竹去帮妙音选入宫的穿戴,银杏伺候她洗漱。

妙音入宫后就先去了董娘子那里。

这会儿小公主已经被安置妥帖了,董娘子仍然寸步不离的从旁守着,天气热唯恐尸体腐烂,故此小公主的尸体四周都放上了冰。

董娘子哭的眼睛红肿的厉害,看着很是让人心疼。

“董娘子,四妹妹已经去了,你当节哀顺变,别忘了你还有二公主以及你肚子里这个呢。”妙音安抚董娘子道,她明白自己此刻的安抚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她也是个母亲,她很清楚孩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董娘子抹了一把眼泪;“我会让自己振作起来的。”

妙音握住董娘子有些冰凉的手鼓励道;“我相信你会振作起来,因为你是个母亲。”

从董娘子的宫里出来后妙音就直接到了中宫,一路上她的心情都很沉重。

眼前总不自觉的浮现出四公主那张俏丽可人的脸。

妙音到中宫时秦皇后正在忙,这会儿自然是张罗四公主的后事,待秦皇后忙完了妙音才到近前来,她亲自把一盏茶奉到秦皇后面前;“母后一定渴了,吃盏茶歇息歇息。”

秦皇后这会儿的确有些口干舌燥了,她接过妙音递上的茶吃了两口后才觉得舒坦了些许;“你去过董娘子处了?”

妙音道;“刚从那里回来,董娘子瞧着真让人怜惜,好在她的胎四个月坐稳当了,若是刚有身的话这么一折腾肯定就——”

秦皇后一脸云淡风轻道;“她没了一个四公主至少还有二公主,她肚子里这个兴许是个皇子呢,终究比我好过。”

膝下无子女一直都是秦皇后无法割舍的疼痛。

妙音忙安慰道;“母后快别想那些伤心往事了,仔细伤了身子,若母后有个好歹谁还能护着音儿和小石头兄弟俩呢?”

秦皇后;“你何必如此悲观呢,三郎对你极好的,你莫要杞人忧天了。”

妙音叹了口气;“三哥是对我极好的,但是人心易变,无情最是帝王家,若三哥坐上那个位置而我人老珠黄,他身边莺莺燕燕不断,我安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呢,太多的前车之鉴了,而我做不到目后这般大度宽容,制衡好自己枕边人身边那些莺莺燕燕,我希望我的小石头和二郎能快些长大,能早早的学会保护自己。”

秦皇后欣慰的看着妙音的眼睛;语重心长道;“我的音儿终于长大了,如此我也就放心了。枕边人对你再好你都不要去奢望真的能地久天长,一个女人最愚蠢的地方就是把儿女情长看的比自己和孩子的前途还重要,只有不把男人的誓言和儿女情长放在第一位,你才能未雨绸缪,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秦皇后这些话若是刚和赵元佑新婚燕尔那会儿听到她自然不能信服,领悟。

纵然是经历了一世轮回,当再次陷入儿女情长时妙音还是没法让自己理智起来,好在她在逐渐的成长,特别是当了母亲后她成长的就更加迅速。

正因为她成长了,故此她才能很坦然的面对杜兰溪入府,以及之后杜兰溪和赵元佑圆房和有身。

四公主的法事很简单,不过已经让董娘子很知足了,她知道过去宫里几位小公主早夭都是草草的埋了,这次官家能恩准为四公主作一场法事,超度亡灵自然是格外开恩。

是夜,赵元佑跟妙音坐在花园里头一边纳凉一边悄悄耳语。

“四公主的死到是可以让我们利用一下。”赵元佑不紧不慢道,死的那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的悲伤不过是流于表面罢了,平心而论他真的没有任何感觉。

他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都没有多少感情,同样他们对他亦是如此。

听到赵元佑说要利用四公主的死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过来;“你是要利用四公主的早夭在太子身上作文章,让废除太子的声浪再大一些对吗?”

赵元佑道;“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太子无德,故此导致天怒,四公主之早夭就是个讯号。”

妙音沉吟了片刻后道;“我觉得单纯四公主的夭折来论太子无德导致天怒是不太居有说服力的,若这个时候能出现一次天灾才更有说服力一些,四公主够可怜的了,咱们还是不要利用她了,这会儿兰溪妹妹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呢,你这个当父亲的当多给自己的孩儿积点儿阴德。”

赵元佑淡淡一笑;“你啊就是太过仁慈了,要想站在高处就不要让自己太儿女情长了,不过你说的也对但从四公主之早夭来论太子无德导致天怒的确不太居有说服力,想来是我太过心急了些。”

四公主早夭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宫里宫外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朝臣们体贴今上刚刚痛失幼女,最近的朝会明显安静了许多。

就在朝堂上还处于安静的时候册封皇长孙赵宗昌为晋王的诏书颁了下来。

虽然说没有被册封为皇太孙,但是作为皇孙的赵宗昌被晋封为亲王,而且封号还是晋这已经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了。

当年太宗皇帝可就是从晋王的位置上一步登天成为大宋之主的。

今上再没有被册立为太子之前就是被册封为晋王。

当赵宗昌被册封为晋王的诏书下来的那一刻,东宫上下算是彻底舒了一口气,太子安全了。

就在册封赵宗昌为晋王的诏书颁布下来的第二天又一道诏书送入东宫。

这封诏书的内容很简单,太子身体欠安当在东宫好生静养。

这份让太子养病的诏书等于就是变相的告诉世人往后东宫真正作主的是晋王赵宗昌。

今上这是要舍弃太子,然后提携长孙了。

这个结果对于保太子党而言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不管东宫作主的是太子还是晋王,终究他们还是嫡亲的父子,肉烂在锅里还是自己的,作为太子党而言他们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太子妃长长的出了口气,这场风波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富嫣然把晋王叫到跟前再三叮咛;“宗昌,你皇祖父是要提携你,你必须要比过去表现的更好,如此才能保住整个东宫,你父王算是彻底的废了,若你这个时候稍有差池的话咱们就满盘皆输了,你三皇叔对你父王那把椅子可一直都虎视眈眈呢。”

赵宗昌忙正色道;“母妃放心,儿子不会辜负您和父王的期望和皇祖父的栽培。”

已经十岁的赵宗昌表现出了同龄人所不及的那份成熟与老练。

他原本就聪明加上富嫣然的耐心教导以及在御膳房历练的一年光景,故此才有了如今这位出类拔萃的少年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