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二嫁太子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功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上在集贤殿主持殿试,为此他提前几个月就做准备了。

虽然本朝人才济济,但今上对每次的科举考试都颇为重视,为的就是能给大宋源源不断的选拔出人才来。

集贤殿的殿试一天就结束了。

林少白等陆续出宫等结果。

殿试结束后今上亲自阅卷,殿试的成绩结合之前的成绩最终进行排名,由御笔钦点头三名。

头名为状元,二三名为榜眼。

榜眼之名始与本朝太宗皇帝太平兴国五年。

等待放榜的日子还是很让人焦灼的,虽然林少白对自己颇有把握,但他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好不容易到了揭皇榜的日子,早早的开封城大街上就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比过节还要热闹呢。

老百姓们纷纷从家里出来看热闹,虽然皇榜上人跟他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出来凑热闹。

妙音也早早的携薄荷和墨竹出府看热闹,而且她特许王府内其他人也都出来看热闹。

如此王府内喜欢凑热闹的纷纷到了大街上。

妙音携薄荷和墨竹分别骑马到了揭皇榜的地方。

与此同时很多家里有及笄前后还未曾婚配女儿的官宦之家或者是富商之家他们纷纷打发了奴才出来,主要是留意那些榜上有名而且还年纪轻轻的进士们,若状元和榜眼也都是年纪轻轻那就最好不过了。

他们是要从这些取得功名的举子里头择选佳婿呢。

若是得知皇榜上有名的年轻进士有没有成家的,那直接就把人请到家里去,直接拜见未来岳父老泰山了。

民间俗称的捉婿就是这么来的,这个风俗自唐朝时就兴起了,不过唐朝有些阶层还是很看家世的,那个时候崔卢杨韦贤等都是顶顶名门望族,甚至连李唐皇族都不及这几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名门望族。

到了本朝完全打破了氏族的概念,普天之下除了赵家皇族之外没有永远的贵族,不管是朝廷选拔人才还是官老爷们为自家爱女选择夫婿都不会看你出身,看重的是你的才学,你的前程。

寒门进士娶宰相之女,甚至是拜为驸马的并不稀罕。

皇榜会在开封城各处热闹的街市上张贴,妙音她们到了距离王府比较近的一处放榜地来看榜。

妙音自认为来的不晚,可她过来的时候皇榜之下还是人满为患。

幸亏妙音坐在马上,不然的话她这点儿个头在这个位置是根本看不到榜单上任何一个字的,看到的只有大大小小的人头罢了。

一身红色骑马装的妙音坐在一匹小白马上,浅浅的微风吹乱了她的长发,明媚的暖阳下她笑颜如花,艳若桃李。

妙音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一张醒目的皇榜。

当妙音从皇榜上清楚的看到林少白三个字时她差一点尖叫出声,不过为了确定那个林少白就是自家兄长林少白妙音亦是再三确认。

确定皇榜上的林少白的确是自家哥哥林少白的那一瞬妙音禁不住喜极而泣。

皇榜上林少白的名字很是靠前,就在头名状元的后头。

也就是说哥哥不但金榜题名了,而且还考中了榜眼。

妙音记得很清楚前世哥哥虽然考中了,但没有中榜眼,哥哥在前世的最终成绩是第二十一名。

没想到自己的重生不但让哥哥跟秦素秋终成眷属,而且还让他成了榜眼公。

今年的新科状元名唤宋仁和,青州人士。

与林少白并列榜眼的是一位名叫刘晨曦的江宁人士。

接着妙音又在皇榜上看到了秦思成,许成礼,李瑾的名字,他们都比较靠后,特别是李瑾,排在皇榜的倒数第几,秦思成跟许成礼分别位列第五十二名和第七十八名。

看罢了皇榜后妙音就急匆匆的去林府像自家兄长道贺。

林少白中了榜眼,林家大房沉浸在一片欢喜之中。

林大老爷不住的捋着自己的胡须,连续说了三个好字。

当年林大老爷把恩荫的资格给了林二老爷,他是靠着寒窗苦读,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他当年取得的成绩很是平平。

如今儿子中了榜眼,那可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嫂嫂,祝贺你啊,如今你可是榜眼娘子了。”妙音笑盈盈道。

秦素秋笑道;“我成了榜眼娘子,你也成榜眼妹妹了,少白能取得今日的好功名离不开你的支持,若非王爷请的几位大儒知点少少白的文章,他的学问才更上一层楼,故此才取的今日之功名。”

“秋娘把我要说的都说了,音儿,没有你和王爷的支持我没有今日。”林少白凝视着妙音那亮晶晶的眼睛由衷的说。

妙音道;“哥哥有今日之功名是你靠自己十年寒窗苦得来的,我跟王爷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赵元佑因为妙音的缘故,故此对林少白格外的关照,他不但帮林少白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来指导他的文章,还请了自己当年读书时的几位老师来指导林少白,他们可都是翰林院或者龙图阁的饱学之士,能得到他们的指点那绝对是造化。

接下来状元和二位榜眼要骑马游街。

这三位里头就属林少白最年轻,不过另外两位也不老。

状元宋仁和最长已经三十有一,另外一位榜眼刘晨曦才二十五岁。

三位都算是英年才俊了,他们穿着锦袍,骑在高头大马上穿过开封城热闹的街道,两边还有敲锣打鼓的随行,道路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们熙熙攘攘。

大家都对今年的状元和榜眼们禁不住品头论足,议论纷纷。

坐在马上的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开封花。

两日后今上在大庆殿设宴,有资格参加宴席的自然是今年金榜题名的各路进士们了,另外本朝三品以上的大臣作陪。

约莫宴席快要散场的时候秦皇后打发张晋到大庆殿去,等林少白,秦思成,许成礼从里头出来了,就请他到中宫。

他们仨一个是秦皇后的亲侄子另外两个是亲外甥,难得有机会秦皇后自然要把他们唤过来,亲自道贺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林少白他们仨才随着张晋到了中宫。

“叩见皇后娘娘,娘娘长乐未央!”三个年轻人一起跪在了秦皇后面前。

看着他们仨秦皇后禁不住满脸笑意;“快快免礼平身。”

接着秦皇后就给仨人赐座。

不管是林少白还是秦思成入宫觐见的次数都比较多,故此他们在秦皇后面前不拘谨。

许成礼入宫的次数少的可怜,故此他在秦皇后面前显得很是拘谨。

加上许成礼的样貌和科举取得的成绩都远不及林少白和秦思成,故此秦皇后对这个看着有些小家子气的外甥有些不甚喜欢。

“你们三个取得如此好成绩,我身为你们的长辈,倍感欢喜,望今后你们得了差事后你们要勤勤恳恳的做事,你们出身官宦更要食君禄,报君恩。”秦皇后说这些时脸上的表情是极其严肃的,她用的不是身为长辈的口吻,而是身为大宋皇后的态度。

仨人忙起身朝上深施一礼,然后异口同声道;“我等谨记皇后娘娘教诲!”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快坐下尝尝我亲手给你们沏的茶。”秦皇后的面色已经从适才的严肃变回了最初的温柔亲和。

待三人吃了口茶秦皇后才又开口;“你们仨就成礼还没有婚娶了,不知道你的母亲可为你寻好了合适的女子?”

许成礼忙毕恭毕敬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家母已经为成礼物色好了合适的姑娘。”

“是嘛,不知道你母亲为你寻的是哪家的小娘子?”秦皇后兴致勃勃的问。

许成礼道;“是太仆寺卿的嫡女韩慧娘。”

秦皇后微微沉吟后;“据为撒子这位太仆寺卿家的小娘子身子不大好,你母亲难道不清楚吗?”

许成礼顿时一怔;“回娘娘,成礼曾经相看过那位韩姑娘,姑娘容貌秀丽,温柔体贴,虽然身子有些纤弱,但别处无不妥。”

“你的意思是本后适才的话又误了?”秦皇后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太好看,许成礼吓的连忙下跪叩首;“娘娘恕罪,成礼不敢!”

秦皇后道;“我知道那位韩姑娘姿容不俗,不过你可别被美色冲昏了头脑。”

话到了这里秦皇后就没有再跟许成礼言语,接着她就看向了林少白和秦思成。

两柱香的功夫后仨人一起离开了中宫。

到了宫门外许成礼才真的常常舒了一口气,放松下来他才察觉自己贴身的衣裳早已经湿透了。

在大庆殿用宴已经让许成礼如坐针毡,战战兢兢了,而中宫之行更是让他惶恐不安。

等出了宫禁后秦思成禁不住埋怨起许成礼来;“适才在皇后娘娘面前表弟可真是放肆了,皇后娘娘的话你也敢质疑,娘娘的话就算是官家都深信不疑呢。”

许成礼一脸惭愧道;“表兄教训的是,适才是我鲁莽了。”

林少白因为知晓了许夫人惦记妙音的香粉后对许家人就本能的疏远了些许,适才许成礼在秦皇后面前失仪林少白看在眼里的同时竟生出了些许疑惑,太仆寺的女儿身子不好皇后娘娘怎会知晓呢?

毕竟太仆寺的女儿还没有资格入宫觐见秦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