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二嫁太子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买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妙音知道自己的重生虽然改变了许多人许多事,然而气候风物是没有变化的。

她清楚的记得这一年整个北方地区,包括被大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四州以及更远一点的草原还有西夏国都闹了旱灾。

旱情甚是严重,当年的庄家颗粒无收,大批的灾民涌向开封,其中包括从辽国和西夏国逃难过来的所谓他国百姓。

尽管国库不断下拨粮食,但还是杯水车薪,很多拥有大量存量的商户以及地主借机哄抬粮价,个个儿都在发灾年财。

翌日,赵元佑照旧早早的去上朝,妙音在用罢了早饭后就准备了一下然后乘马车回了林府。

妙音过来的时候秦素秋在修建一盆兰花,已经有快五个月身孕的她身段明显臃肿了不少,但是对外秦素秋就说自己才怀孕三个来月。

她有孕的好消息已经公之于众了,旁人自然只有羡慕甚至是妒忌的份儿,明年林少白就要下场了,而他也不过才弱冠之年。

林少白的才情有目共睹,金榜题名那是不在话下,秦素秋嫁给了开封城最有才情的衙内之一,若再能一举得男,那可真真是甩开了不少同龄的少夫人们几条街。

妙音本是先去给父亲林大老爷请安的,可巧林大老爷有事出门去了,妙音去了一趟听雪居后才到了秦素秋这里。

看到秦素秋修剪的这盆兰花妙音禁不住赞道;“嫂嫂的手就是巧,一盆兰花被你修理的这般可人。”

秦素秋淡淡道;“我不过是消遣罢了,你怎得空过来了?”

自出嫁后妙音虽然念着娘家,但终究没有能时常来家,她怕自己老往娘家跑会给自己的父兄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女儿出嫁了就该安心呆在婆家,若老往娘家跑的话就被人说三道四,她自己到是无所谓,可她得顾念父亲和兄长

妙音吃了口茶后道;“我是过来找嫂嫂说话消遣的,嫂嫂这里可有什新鲜事说与我听听?”

秦素秋知道妙音说的新鲜事自然就是二房那边的动静;“也无甚新鲜的,不过我怀孕的事情不是秘密后郭采薇明显有些按捺不住了,过去她可是不喜欢拜庙求菩萨的,这会子竟然往相国寺捐了不少香油钱呢,想来是求子嗣吧。”

妙音淡淡一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妙音记得很清楚前世郭采薇一直无孕,她嫁给林少白三四年都无好消息,到是伺候林少白的两个丫头先后有了身子,但都被郭采薇给设法给弄掉了。

如此看来郭采薇是不好生养的。

说了会儿二房那边的事妙音突然问秦素秋愿不愿意发财?

秦素秋被问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端端的怎提起发财的事了,莫非你又要开什么铺子?”

妙音正色道;“嫂嫂,我打算打发可靠之人去江南买粮,你也看到了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有效降雨了,今年十有八九会闹旱灾,明天官家就会率领重臣和皇子们出宫求雨了,说句大不敬的话若皇帝求雨真的有效力的话史书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灾年的记载了。我觉得咱们应该趁着灾情还没有严重之前去江南收粮,等到了灾情严重的时候咱们手里有粮就能大赚一笔,另外咱们也可以利用手里的存量去赈济受灾严重的百姓,积善积德,嫂嫂意下如何?”

妙音原本是打算自己干的,但她还是觉得得拉上秦素秋一起,发财也好广结善缘也罢她都希望能捎上自己的娘家。

秦素秋在听了妙音适才那番话后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认真思存后道;“音儿,我觉得你这是在赌,万一没有遭遇旱灾,那么你这个时候买下的粮食岂不是就派不上用场了,自然你也可以开一个米粮铺子,可放眼开封城卖米粮的铺面太多了,粮食不是绸缎,绸缎在手里一时半刻不会发霉,可粮食就不同了,我看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的好。”

秦素秋看来妙音这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太异想天开,意气用事了。

妙音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她没法告诉秦素秋今年的旱灾是前世确确实实发生过的,既然秦素秋不肯跟自己一起买粮那妙音也就没有再多劝。

用罢了午饭后林大老爷才回来。

如今他在丁忧期间自然是个清闲散人了。

平常林大老爷就是呆在自己的书房读书,品茶,抚琴,偶尔会出去走亲访友。

得知父亲回来了妙音就忙去了梦雪居。

林大老爷刚换了衣裳出来,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正袅袅婷婷的出现在眼前他禁不住满脸是笑;“音儿几时来的?”

妙音道;“女儿来有一会儿了,在嫂嫂那里吃的午饭,父亲这是去哪儿了?可是用过午饭了?”

林大老爷道;“用过了,我是去拜访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得了两幅画,音儿若有兴致就随为父去书房瞧瞧。”

妙音忙道;“那是再好不过了,那请父亲头前带路。”

旋即,父女俩就到了书房。

林大老爷小心翼翼的把他从外头带回来的两幅画轻轻的展开放在了妙音面前。

这是两幅山水画,一幅画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另一副则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两幅画非大家手笔,但却有声有色,让人看后仿佛身临其境。

“父亲,这两幅画虽然非名家手笔,但却画风婉约亲切,一看就是作画之人亲身经历后画就的场景。”妙音的目光停留在铺在面前的两幅画上;“音儿好眼力,这两幅画的确非名家手笔,是一位老友四处游历时画就的,因为知我喜爱田园风物,故此就摘选了两幅他觉得还能拿得出手的赠与。”

妙音微微颔首;“女儿还是很羡慕那些能四处游历,浪迹天涯的散人,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就像咱们这样只是从诗里知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从书里知跟亲眼看到那是完全不同的。”

“这世上哪有几个真正撇开一切,四海为家的潇洒之人呢,能在诗画中看看咱们看不到的风光也是好的,别太贪心了。”林大老爷看着妙音的眼睛意味深长道。

旋即,林大老爷就把友赠的两幅画里的其中一幅大漠孤烟直送给了妙音,另外一幅则被他小心珍藏起来。

迟疑再三后妙音还是决定把自己那个去江南买粮的打算告诉了父亲,林大老爷的反应和秦素秋差不多;“音儿,你莫要胡闹,粮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虽说眼下是有些干旱,兴许过阵子天降甘霖了呢。”

妙音见父亲也不赞成自己的计划她很是无奈;“那好,女儿听父亲的不胡闹了。”

嘴上说听话,实则妙音自有她自己的打算。

从林家回到宁王府后妙音就让墨竹把长安叫来。

自脱离了奴籍后长安就成了自由身,在妙音的支持下他开了一家有盐铺子,还顾了本家的一个兄弟帮忙,期间他主要还是帮妙音跑腿办事。

长安到了后妙音给了他一千两银子;“你准备一下就带着这些银子去江南给我买粮食,买成了就走水路运抵开封,期间我会寻一个妥帖的地方来堆放粮食,这趟差事若你能办好的话我不会亏待你。”

“请王妃娘娘放心,小的一定会不辱使命,把差事给您办好。”长安一直担心主子嫁入宁王府后自家就不被重用了,毕竟宁王府内人才济济,而今再次得到重用长安那自然是分为珍惜这次机会了。

打发走长安后妙音歪在贵妃塌小憩了一会儿。

在衙门呆了半日赵元佑就回了王府,看到妙音正在那里小憩他也就没有打扰,等妙音醒来赵元佑已经换好了一身便袍。

“三哥今天怎回来的这么早?”妙音轻轻打了个哈欠,似乎还是有些没有睡够。

赵元佑忙道;“明日就要随父皇去祭天祈雨了,故此早回来养精蓄锐了,你适才睡的到是香甜。”

妙音道;“最近也不知怎了总是贪睡一些。”

赵元佑道;“天越来越热了人就是容易犯懒的。”

原本妙音打算把自己打发长安去江南买粮之事告诉赵元佑的,可转念一想若他跟父亲还有秦素秋的反应一样觉得自己是在胡闹那就太无趣了,免得自己再次扫兴,妙音就把要说出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等粮食买回来先屯着,约摸快要派上用场后再说。

对于明日去祭天祈雨今上看的很是重要,他已经好几天都不食肉了,每日都要焚香沐浴,秦皇后与后宫妃嫔也随着今上不食肉,每日焚香沐浴。

秦皇后一边帮今上整理袍袋一边道;“官家,要不明日妾陪您一起去祭天吧,妾身为大宋皇后也想为百姓们尽一份力。“

今上欣慰的看着秦皇后道;“卿卿有这份心就够了,你还是安心留在宫里吧替朕坐镇后方。”

“妾遵旨!”不一会儿就到了用晚膳的时辰,帝后刚用膳清宁宫那边的大太监陈皮突然在外求见。

主人晋封淑妃了,过去的清宁阁变成了清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