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二嫁太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募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妙音的行善不仅仅是针对福田院,她听说连续的降雪令不少百姓遭灾,今上已经命国库拨了救灾的款子给受灾百姓。

妙音让银杏准备纸笔,她要写一些请帖,她打算以自己的名义募集一部分钱财去支援那些受灾的百姓。

虽然妙音眼下不缺钱,虽然拿出去一千两银子来赈济福田院,对她而言一千两银子算不得什么,再让她拿出一万两来也不觉得肉疼。

虽然自己不缺钱拿去行善,但妙音还是要募捐,这样的话阵仗就会大一些,如此她娉婷郡主心怀百姓的名声才会打出去。

妙音这是在收买人心,她就是要利用这次雪灾好好的收买人心,眼下赵元佑还得韬光养晦,那么把收买人心做到明面儿就由自己来好了。

自己如今还未出阁,那么所做的一切就是打着林家的旗号,或者是皇后养女的旗号,如此一来旁人不会把她林妙音的所作所为跟宁王扯上关系的,在大家的印象里宁王那是个既病怏怏又胆小怕事的主儿,收买人心这种事可不是他赵元佑能做的出来的。

妙音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所需要的请帖都写好了。

三日后她要在有间酒肆募集赈灾百姓的款项,手到请帖的人到是时务必捧场,妙音在帖子里写的很清楚没人至少捐一万钱。

帖子全部写好后妙音就打发身边人陆续送了出去。

最先收到帖子的是妙音最好的朋友李楚楚。

看罢了妙音的帖子后李楚楚禁不住嘀咕道;“也不知娉婷这丫头怎突然菩萨心肠起来了。”

蔷薇忙笑着接口道;“那小姐是打算拿钱支持郡主呢还是?”

李楚楚不假思索道;“我自然是要支持娉婷的,她可是我最好的姐妹,不管她做什么我都支持,虽然拿出一万钱我觉得有点儿肉疼,不过豁出去了。”

接下来帖子就送到了秦府。

除了请帖外妙音还让人送了一封信给国舅夫人。

而今秦府是四世同堂,当家的是国舅夫人王氏,荣平郡主帮衬着她打理府中庶务。

国舅夫人看罢了妙音的请帖跟信函后就差人把荣平郡主请来。

功夫不大荣平郡主胡心雅就到了国舅夫人面前;“给婆母请安。”

国舅夫人一脸和色道;“快坐下吧,我把你叫过来是因为娉婷的事情,你先看看这封信。”

国舅夫人亲自把信递给了荣平郡主。

娶了个比自己身份尊贵的儿媳妇,作为婆婆的国舅夫人还是有些压力的,她不能像其他婆婆那般在儿媳妇面前抖威风。

好在荣平郡主温柔乖顺,从不摆她郡主的架子,对长辈们恭敬,对底下人宽厚。

除了荣平郡主进门第一胎生的是个小娘子外国舅夫人对她真的是无可挑剔。

荣平郡主看罢了妙音写给国舅夫人的信后又拿起请帖端详一番后对国舅夫人道;“婆母,咱们作为娉婷的亲人自然是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她了,儿媳决定拿出自己三个月的俸禄来,您看如何?”

国舅夫人道;“甚好甚好,我再给郡主添上一些,到时候郡主就代表咱们秦家去参加娉婷的这个募款聚会好了。”

荣平郡主微微颔首。

这件事自然也得让秦老夫人知晓,自从把秦府内宅的大权交给儿媳妇后老夫人就一直不怎么理事了,每日除了跟几个心腹破自聊天,便是看小丫头们玩儿叶子戏做针线,初一十五她则要诵经,实在是闷得慌了就去庙里走走。

老夫人的日子过的甚是滋润。

得知了妙音要给受灾百姓募集赈济款后老夫人颇为支持;“娉婷可真真是菩萨心肠啊,咱们得好好支持才是,不光是支持娉婷,也是在给咱们秦家结善缘。”

国舅夫人忙道;“婆母所言极是,儿媳已经跟郡主商议过了,到时候郡主会代表咱们秦家过去,郡主说拿出她三月的俸禄,儿媳也会添置一些钱给她。”

老夫人忙道;“到时候我让人准备一张银票给郡主。咱们秦家深沐皇恩,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帮官家和皇后娘娘分分忧。”

虽然老夫人足不出户,但也知晓雪灾对百姓们的伤害。

帖子到端王妃富嫣然手里时她正在用安胎药。

端王妃的身孕已经四个来月了,小腹已然微微隆起。

她的身体比较虚弱,故此每日都要按时服用御医给开的安胎药。

看罢了妙音的帖子后富嫣然微微扬了扬嘴角,接着便吩咐伺候自己的丫头仙草;“把刘鸾给我请来。”

很快刘鸾就跟随仙草到了端王妃面前;“妾给王妃娘娘请安。”

自从端王妃进门后刘鸾的日子可就没有过去那般好过了。

她是端王的表妹,庶长子宗昌的母亲,也是端王宠妾,那在端王妃眼睛里那就是威胁,故此刘鸾格外的小心翼翼,用假期为哦把做人来形容眼下的刘鸾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按时给王妃问安外她都会呆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是做女红,或是教导儿子开蒙认字。

自然端王宠幸她她是不会拒绝的,刘鸾不仅仅把端王当成君,更是把他当成自己深爱的男人。

不知好端端的端王妃为何要叫自己过去,故此一路上刘鸾都在忐忑不安。

刘鸾的忐忑虽然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被富嫣然一眼就看透了,她很满意刘鸾对自己的那份畏惧与恭顺。

稍微沉吟后富嫣然便缓缓的开口;“刘夫人起来吧。”

接着富嫣然让人给刘鸾准备了座位。

待刘鸾忐忑而坐后富嫣然不慌不忙的开口;“今日本妃请夫人过来是要你代表我们端王府去参加娉婷郡主的宴席。三日后郡主会在有间酒肆设宴,设宴的目的是号召诸多夫人小姐们慷慨解囊,为这次雪灾受难的百姓们募集一些钱财好帮他们度过难关。本妃的身子重不太方便出门了,端王府唯有六夫人你最合适代表本妃出席这次宴会了,故此我才把你叫来与你商议这件事。”

虽是商议,然还不是通知或者是命令嘛,刘鸾知道不管自己乐意不乐意都得去。

妙音的帖子除了送到了平日里跟她有交集的那些姑娘夫人们手里外还到了不少朝臣夫人们的手上,其中就包括枢密使夫人,丞相夫人以及参知政事夫人们的手里,就连还在宫里的云安公主赵安逸也有请帖,她唯独把寿王府以及跟寿王有关系的人给忽略掉了。

妙音的用心显而易见。

很快就到了募款之期。

妙音在有间酒肆设宴,当日酒肆就不再对外营业了。

白苏更是早早的就酒肆后厨开始准备了。

有间酒肆后厨大部分人都是白苏的徒弟。

平日里白苏若是研究出了新的菜式她会先在林府自己做,然后妙音等人试吃,如果效果很好的话就会把这道菜的做法传授给有间酒肆的厨子们,故此有间酒肆许多受欢迎的菜品都是出自白苏之手。

妙音早早的就来到了酒肆,她今天依旧穿了赵元佑送给她的那件狐白裘,下头配了一条粉紫织金绣梅兰竹菊的裙子,梳了个凌云髻,除了那支必戴的羊脂玉簪外还戴了鹅黄色的绢花。

宴席是在酒肆的一楼,杜鹃知道妙音怕冷,故此放了不少的炭火盆,进来后便是暖意拂面。

宾客们陆续抵达了酒肆,很快酒肆门外就是香车宝马,络绎不绝。

来参加募捐宴席的全都是女眷,故此酒肆里弥散着一股子很浓重的脂粉气息。

楚楚抓住妙音的手上下打量她一番后笑道;“娉婷,你这狐白裘吧,真漂亮啊,怪不得当年孟尝君能用一件狐白裘助自己逃脱秦国呢。”

妙音伸手在李楚楚的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没想到我们的康王妃竟然读起史书来了,你过去不是最不喜欢这些的嘛。”

被妙音在这种场合称呼康王妃让李楚楚羞恼不已,她轻轻怼了妙音一粉拳;“你这坏丫头若再口没遮拦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你本来就是康王妃嘛。”看到俩人在这里光顾着说笑秦素秋就忙提醒道;“你们莫要在说笑了,仔细冷落了旁人。”

不一会儿富夫人,欧阳夫人以及韩夫人都陆续到了酒肆,她们可都是本朝的一品夫人,她们的夫婿是大宋朝的擎天柱,她们因夫而荣,身份自然是不一般,故此妙音对几位夫人那是格外客气。

秦府来的是荣平郡主。

荣平郡主是跟成安王妃秦素心一起过来的。

她们过来没一会儿,又陆续来了几位夫人,紧接着端王的爱妾刘夫人也到了。

等所有人都到齐了宴席也就开始了。

率先慷慨解囊的是荣平郡主,她代表秦家捐了五百两银子,另外还有一千斤过冬用的炭火。

成安王妃秦素心也捐了五百两银子和一千斤炭火。

富夫人,欧阳夫人,韩夫人她们都捐了十万钱,以及五百斤的炭火,刘夫人所代表的端王府捐了一千两银子,还有三千斤的炭火。

端王就是要借助这次的募捐体现出他心怀百姓,爱民如子。

李楚楚看到别人都捐了那么多,她只捐了五万钱,顿时觉得有些特没有面子。

妙音募款的起步是一万钱,大部分都捐了超过一万钱。

妙音原本打算捐一千两银子的,然而看到端王府捐了一千两,她思存再三后决定比端王府少一百两,算是卖了个人情给端王,如此以来这次募款那属端王府捐的最多。

旋即,酒席宴就正式开始了。

桌上的美味佳肴那都是有间酒肆的招牌。

这里不少的夫人小姐们那可都是有间酒肆的常客,她们虽然不常常来酒肆,但会隔三差五的打发人来酒肆买一些他们喜欢吃的菜肴带回去。

酒席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妙音让墨竹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说书先生请来助兴。

被请来助兴的说书先生是每日都会出现在有间酒肆的那位欧阳先生,因为都是女眷,故此欧阳先生被安排到了楼上,他在楼梯口给大家说书,前面挡了一个帘子,如此在一楼用饭的诸位女眷就是只听其声不见其人。

宴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大家都是兴尽而归,既吃了珍馐美味,而且还听了一段精彩的评书。

最要紧的是借助这个机会结交了各自想结交的人。

等客人们全都离开后妙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纤细的手轻轻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太阳穴。

“郡主若是累了就先去后面歇息片刻再回府吧。”杜鹃体贴的提醒道。

妙音忙摇摇头;“我没关系。”

等回到林府后妙音忙让墨竹把账本拿给自己过目。

账本上记录了今天在有间酒肆的募捐的明细。

看罢了后妙音甚是满意。

就在这时候银杏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郡主,宁王殿下身边的出岫姑娘过来了。”

得知赵元佑的心腹婢女出岫来了妙音就知所为何事了,她忙让银杏把出岫请进来。

少顷,出岫就迈着轻盈的脚步到了妙音面前,然后深施一礼;“奴婢出岫拜见郡主。”

妙音知出岫是赵元佑的心腹,故此对她格外的客气;“出岫姐姐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妙音忙让人给出岫准备了一张座位让她坐。

“郡主,奴婢是奉王爷的命令给您送音钱和炭火的,奴婢带来了八百两银子还有两千斤炭火。”出岫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八百两的银票奉于妙音面前,炭火则在府外的马车上。

没有人看到赵元佑给妙音送银子,看到他给妙音送过冬用的炭火也无妨,妙音是他的准王妃,他出于对准王妃的关照送一些炭火来也无可厚非。

妙音让墨竹把出岫递上的银票收起来,接着又让银杏准备纸笔她给赵元佑写了一封信,然后托出岫给带回去。

很快妙音就把给赵元佑的信写好,寻思着光给他一封信有些不妥,于是又从自己的梳妆镜后拿一物跟书信一起交给了出岫。

接着妙音又让墨竹随出岫出去把宁王府送来的炭火给安置了。

一切妥帖后妙音才真正松了一口气,等彻底放松下来后疲惫瞬间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