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辛亥英雄 > 第17章 农业发展的因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俄罗斯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高层很多人措手不及。

如果说的话,只有张学文最为淡定。张学文依旧不紧不慢的对于中国进行各种改革。每天的工作如常。

“是不是动作太快了。”

当决定全国农村耕地国有化之后,刘静庵和刘复基,以及蔡济民从山东省省长的位置上调离,成为了农业改革委员会的副主任。

三个人组成农业改革委员会的负责人。

一年半的时间。

速度还是非常快,快的张学文的有些不可思议。很多事情一旦快,就会不仔细。特别是政府的很多政策,一旦太快就会出现问题。不仔细的结果就是会有很多粗暴的手段。

虽然张学文知道,任何的改革都会伴随着很多个人的冤屈。

这是谁都不能避免的。

在社会改革的大浪潮之下,肯定有不少个人的利益受到忽略,甚至是受到伤害。可是只要对大局有利,张学文包括中央政府也不可能一一过问。

因为为了一些个人的利益,去给工作组施加压力,会让下面的人根本无法施展拳脚。会打击他们做事情的积极性。

能做的只是让大家的工作细致一点,减少这些事情。

可是这一次农村耕地国有化的速度太快。

一年半当中,东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已经是完成了农村土地国有化。加上本来就基础很好的西南地区,中国一大半的地方已经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原来的计划是最少需要五年时间。

可是现在才过去了一年半。

“不快。因为我们现在解决的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地方。特别是这些地方的人口比较少,政府拥有的土地比较多。剩下的几个省份,虽然面积不大,但他们的经济条件很好,而且政府土地比较少。反而是工作最困难的。剩下的几个省份我们准备用三年时间。”

刘静庵回答。

张学文点点头。只要他们懂得快和慢,懂得低调处理一下矛盾,张学文就不会过问太多。很多时候,张学文这样的总统插手太多,反而是不利于工作的进展。三年,如果再有三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那么到时候就是1921年的时候。

很不错。

那个时候的欧洲强国,才有可能回过头关注中国这边的问题。到时候中国的大部分改革也已经结束。只要解决完中国的土地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是衍生出来的。

“土地改革和农村人口的调查要一起进行。然后按照农村人口来分配土地,把这些土地租给他们。”

“明白。”

刘复基还负责人口调查。

这个人口调查,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土地的分配。土地是一个好东西,如果不进行人口调查,不确定农村当地人口,如果很多城市人也想过来分一杯羹,到时候怎么办。那就会是大混乱情况。

城市户口,农村户口。

以前觉得是有些荒唐。但是当真正进行农业改革,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张学文才发现新中国很多政策也不是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都有他的合理性。

就如现在中国虽然没有弄成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但为了分配土地,也开始进行户口制度。只有拥有当地农村户口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土地。

“总统,不过有件事情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

“说。”

刘复基此人年轻,今年三十三岁。但是刘复基此人能力很出色,很多问题直指核心。辛亥革命之前,他是做兵运工作,在新军发展同盟会会员。把湖南一半的新军基层官兵拉到革命阵营。争取湖南新军方面功劳很大。

辛亥革命之后,本来是在军队,但是很快从军队出来做宣传工作。又因为农村问题,开始做土地改革的工作。都做的非常好。

“自从我们人民党入主中央之后,大力剿匪、也把地方权利收了上来,因此少了很多战争。国内局势已经平稳很多。这几年的收成也不错。”

张学文点点头。

很多人都表示这几年是上苍给中国最好的时候。

因为欧战,给了中国喘息的机会。同样这几年的老天爷也非常给中国面子,虽然有些灾荒但都是小规模的灾荒,没有动摇国本的那种灾荒。

因此这几年中国的收成真的不错。

“可是这一次我们进行农村人口调查,我发现这几年新生儿的数量增加很多。我估计辛亥革命之后六七年间,全国人口至少增加了三四千万。”

“继续说。”

对于刘复基,张学文真是越来越欣赏。

刘复基的工作扎实。

现在的刘复基在中央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是他去农村调查,做农村工作,就像是一个农民一样融入到农村。走遍中国各个农村,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而且完全不是那种走过场的调查,而是扎扎实实的调查当地情况。

这是他的工作态度。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有不错的工作态度。如张謇、刘复基、蔡济民这些人的工作态度,都让张学文非常满意。

重要的是,在繁乱复杂的问题当中,刘复基往往能够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调查某个事情的时候,刘复基往往还能够发现很多其他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就如这一次。

刘复基是负责调查农村人口情况,负责农村土地改革,但却发现了另外的问题。人口增加的问题。

“总统,你想想。现在我们的耕地养活我们国家的人口,已经是非常勉强。很多贫穷农村时常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包括城市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粮食不够,或者是分配不恰当引起的。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耕地不足,粮食不够。如果我们的粮食足够,那么就算分配有些问题,也不应该有这些问题。如果人口增加还这么快,再过十年就会增加一亿人口。到时候我们的粮食会严重缺乏,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到时候我们的粮食就更缺乏。我们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

人口增加,刘复基没有什么好办法。

刘复基还能管人家生孩子不成。但是刘复基是有深深地担心,那就是粮食。现在的中国都缺乏粮食,人口继续增加,粮食不够到时候饿死人,就会动摇国本。

刘静庵和蔡济民没说话,但心中都是佩服刘复基。

大家都是一样的资料,一样的调查,但刘复基就能够想的更远。能够发现他们没有发现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问题。”

张学文点点头。

人口增加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而粮食的问题更是一个大问题。张学文想了想,道:“人口增加的问题,应该是采取几个方面。一是宣传晚婚晚育,现在的婚姻法规定的还是有些保守。下一次大会的时候,我们可以改一改。改成法定结婚年龄男子为二十二周岁,女子为二十周岁。特别是随着教育的普及,让大家晚一点结婚,是延迟人口增加的好办法。而且太早结婚,也会影响年轻人的工作。男女二十五六岁结婚,我看最好。”

现在的人结婚太早。

随着教育普及,很多人就算是大专毕业,也都是二十一二岁。现在很多男女都在二十岁之前就结婚,张学文认为都是太早。

“还有一个是优生优育。反对一个家庭要太多的孩子,鼓励一个家庭要两个孩子到三个孩子。”

刘复基笑了笑,道:“总统,这生几个孩子还能控制吗?”

刘静庵和蔡济民都笑了笑。

女人生孩子,只要有性生活,就会有孩子。这个谁能给控制。

“你们啊,应该加强一下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不然以后出去会被人笑话的。女人是有受孕期的,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怀孕的。而且目前欧洲医学界一直在发明一种避孕的方法,我们的医学界也要跟上。这方面我们国家的文化还是保守,我们的医学界也没有研究,未来应该进行这方面宣传。要宣传大家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一个家庭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孩子,两个孩子最为合适。这个我们以后讨论。”

计划生育。

张学文还没有这个计划,也没有这个条件。而且目前的中国人口也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并不需要严格的计划生育。其实中国有八个亿、十个亿人口是不错的。

很多人说中国有四亿、五亿最好,其实如果这样人口是偏少的。

十三四亿,可能人口多了。但是八个亿、十个亿是非常正常的人口。

“说说粮食的问题。尧徵,以你说怎么解决粮食问题。”

“增加耕地。”

“开荒?”

“是。这一次我主持东北的土地改革,也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东北这里,也有过不少文明。就如唐朝渤海国的贡品‘卢城之稻’,就是现在奉天省安图县。此地自古以来就是土地肥沃,但现在人口稀少,整个安图县的人口才几千人,很多都是荒地。”

“还有北宋期间击败过辽人和宋朝的女真人,在现在的黑龙江、嫩江、乌苏里江流域发家。此地曾经也是肥沃的土地,因为有黑龙江、嫩江、乌苏里江的灌溉,此地是东北最大的平原区。我问过当地一些农民,他们认为那里的土地可以种出粮食,而且认为土地非常不错。”

张学文点点头。

刘复基说的女真人的发源地,这个张学文是知道的。在新中国这里非常有名气,可谓是大名鼎鼎。因为这里就是着名的北大荒,后来成为了北大仓。光是北大仓的粮食,就足够中国北方很多省份吃的。

是中国着名的粮食产地。

没想到这都被刘复基找到。

“可是因为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号称东北是龙兴之地,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东北。因此东北耕地几乎全都荒废,虽然满清末年有很多人进入东北,但是目前东北总人口才两千万。当中一大半人口都集中在奉天省,特别是沈阳和新民、锦州地区。而吉林人口不到五百万,黑龙江人口更是只有三百万上下。”

此时的中国省份的划分,和后来新中国有一些不同。

后来辽宁省的一部分在直隶省的管辖之下,同样奉天省也管辖后世一部分的吉林省地盘。而吉林省最厉害,几乎囊括了新中国吉林省大部分地盘和黑龙江大部分地盘。而黑龙江省则是管辖后来内蒙古的很多地方。

也就是说,东北主要的粮食产地,现在都应该是在吉林省境内。

吉林省目前的面积非常大。

可是吉林省人口就少的可怜,还不到五百万。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一些城市,农村人口非常稀少。

“吉林省荒地很多,但是历史记载这里的农业当年还是不错的。我认为我们应该组织人口,在吉林省开垦新的田地。包括西北那边也是如此,荒地很多。我们应该把这些地方都开发出来,这样我们的耕地数量才能够跟上人口的发展。不至于因为缺少粮食,出现大问题。”

“可是东北那边条件艰苦,会有人愿意去吗?”

听到张学文的问题,刘复基笑了笑道:“总统,你出生于富裕之家,并不清楚现在中国底层贫民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生活,只要有一个保证,他们是什么都不会怕的。在底层贫民那里,饿死的、卖儿卖女的都不在少数。条件艰苦算什么,只要政府给他们许诺,开垦田地之后,把田租借给他们。而且愿意减免前几年的农业税,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开发东北的。”

听到刘复基的话,张学文脸色一红。

刘复基说的没错。

张学文说实话从来没有在艰苦的环境当中长大过。不说这一世是长在张家这样的大地主之家,前世虽然家里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但是从小也不愁吃喝,别人有什么,张学文也是有什么。一直都是轻轻松松的上学,念完小学,念中学,念完中学上大学。然后还准备考研究生。

就是如此。

和中国千百万的学生一样。

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些时时刻刻被生存困扰的基层贫民的生活。

“东北移民,是一个好办法,还可以增加对于东北的控制。”

“还有呢?”

“我和很多农民谈过。河流的两边土地永远是最好的耕地,而且耕地面积也最大。可是这些耕地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现在我们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干旱、洪水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农业。一旦有什么大的干旱,或者是大的洪水,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粮食产量。因此想要真正摆脱这些,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

刘复基自从负责农业之后,对于农业方面可以说是做了很多功课。

从开荒开始说道水利建设的问题。

张学文点点头。

“继续。”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发现目前很多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和当地的耕地不是很适合。我认为我们农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应该去各个地方的农村看看,看看这些地方最适合的是什么演的农作物。只有最合适的农作物,才能够有高产量。”

“嗯。”

刘复基的确是想了很多。

关于农业的问题交给刘复基真的很适合。不过最近刘复基的工作太忙,如果继续让他负责,他的事情就太多。因此张学文想了想,道:“这些事情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