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圣皇 > 第64章 水力机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视一笑后,两人重新坐下。

朱由检能够明显感觉到,经过这么一遭后,他和徐光启的关系更近了些,这是一种对人的认同,显然徐光启对于自己皇帝比较满意。

而这点这是朱由检需要的,想要干事,没有一票心腹大臣是不可能的,没人支持,光靠自己蛮干,不可能搞什么变革,扭转大明帝国的命运。

“新军的家属可安排妥当?”朱由检坐下后问道,和海军一样,新军驻扎皇宫后,他们的家属陆陆续续的被接了过来,而安置工作,就是徐光启做的,他带着几百个秀才,安置了将近十万人在皇庄上。

“都安排妥当。”徐光启开口道:“目前以皇庄的土地,还能再安置三十万人。”

“哦,怎么还能安置这么多人?”朱由检大为诧异,他以为土地都被佃农给占了,安置新军的家属已经是极限了呢。

“因为管理。”徐光启给出了答案,“之前的管庄太监会将所有多余的粮食都收走,点农们只能得到果腹的口粮,因此自然不会精耕细作,加上水利不修,全靠人挑水灌溉,产量自然稀少。”

此时皇庄的小麦的亩产不过一石,若是徐光启的水利计划能够通过,他有把握给提高到一石半甚至两石的样子,这种情况下,自然每个人需要的土地就少了。

“而且,微臣打算在这里推广几种作物。”徐光启神秘一笑,然后起身,从屋子里拿出几样东西来,摆在皇帝的面前。

“这是.....”朱由检看着这几样东西眼皮直跳,这三样东西任何一个现代人都能认得出来。

番薯、花生、玉米、土豆!

“这是花生、番薯、玉米、土豆。”徐光启挨个介绍道,“是我从传教士他们那里获得的,产量据说非常好,南方一些地方已经有人在种植。不过这些东西还不太适应下北方的气候,故而需要试种一季,看看情况。”

这是老成之言!朱由检暗自点头,任何一样作物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还需要和当地的环境同化,不过既然这些作物能在南方种植,那么北方问题也不大,只是需要点时间适应气候,下一两季的种子差不多就能推广了。

历史上番薯、花生、土豆等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其推广全部靠民间自发的行为,而等到它们适应气候,巨高的产量顿时造就了不知真假的盛世——康乾盛世。

“爱卿好好做,尤其是这四种作物的培育,一定要尽快,有任何问题,随时进宫汇报。”朱由检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说道,他想到了陕西的连年干旱,之所以农民军源源不断,就是因为当地粮食没了产量,整个陕西上千万的人口,都是农民军的后备力量。

“陛下,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徐光启人老成精,立刻从皇帝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是陕西。”朱由检长叹一声,“朕翻看了陕西历年的报告,当地可谓十年九旱,当地已经有人造反了,朕怕今年再干旱,这些反贼会壮大。”

“番薯、玉米、花生、土豆皆耗水不多,坡地、旱地皆可种植,产量又高,味甜,能果腹,是粮食减产时最好的充饥之物,若这几种作物能推广开来,朕何愁天下子民挨饿。”

“陛下仁慈,微臣一定将此事放在首位,全力培育。”徐光启正色道,原本他只是随意试验一二,也是为了补充自己的《农政全书》,但么想到,皇帝竟然如此重视,将之上升到了全国安定的高度。

“爱卿尽心就好,若是成功,记得扩大产量,培育种子。”朱由检点头,既然徐光启这位大牛放在了心上,想必很快就会出成果。

徐光启点头,将这事记在心中,放在了首位。这个话茬揭过,朱由检终于提到了今天的主要目的。

“爱卿对火枪可有研究?”

“有所了解。”徐光启点头。

“是这样的,朕对于火枪的制造,有一个想法。”朱由检开口,将自己的想法慢慢道来。

前面说了,大明火枪的枪管是锻打而来,只是方法很慢,而且耗时耗力,成功率也不高,而这种方法,后世早就不见了,对于钢管的制造,都是集齐挤压拉伸而成的无缝钢管,不过这个技术太高级,大明肯定做不到。

朱由检的想法是钻孔,而且不是人力钻孔,而是水利钻孔,利用水力带动钻孔的机床,然后进行铁棒钻孔。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的,铁棒事先可以进行锻打,以达到最优良的性能,而且用水利稳定,不会疲劳,可以日夜制造,效率比之人力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而且在技术上并没有很大的跨度,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木质机床,在兵仗局朱由检就见过,工匠们利用这个机床给枪管内部进行镗铣,以便让内壁光滑。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想要达成朱由检想要的效果,还有很多难点要解决,比如钻孔用的钢刀,比如机床的改制,水利的传动,以及如何保持刀具钻孔时的平稳。

对于这些,朱由检就无能为力了,他能知道机床怎么用就不错了,想要他解决这些,不可能的,这一切都需要摆脱徐光启。

“水力、传动、机床!”听完皇帝的叙述后,徐光启喃喃念叨这几个词语,整个人都陷入沉思当中。

时间慢慢过去,徐光启依然双眼无神的想着,而朱由检也没打断他,静静的等着。

过了不知道多久,对方才从沉思中醒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是一种别开天地,又发现了一扇门的欣喜。

“陛下奇言妙语,令微臣茅塞顿开啊,这里面的学问之精深,臣一时半会也领会不到。”徐光启有些汗颜道,“想要实现陛下的想法,单靠微臣之力,恐难以实现。”

“臣斗胆,想召些同伴来协助此事。”

“传教士吗?”朱由检反问一句,不等徐光启回答,他便道,“让在大明的传教士都来京师,协助爱卿,只要他们做好,朕可以考虑他们在大明传教之事。”

“微臣明白了。”徐光启缓缓道,他知道传教士对于传教的狂热,能让大明的皇帝陛下许诺传教,他们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