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秦王这等优待,李奇内心虽感激动,却也略显无奈。
自幼至今,除自家女儿外,从未有人这般亲近,更何况对方乃是一国之君。
然而,事已至此,身为臣子唯有遵从。
更奇怪的是,面对威严的秦王,李奇并未生出惧意,反觉熟悉亲近,只是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只能深藏心底。”多谢陛下。”
李奇忙向秦王行礼,随后跟随其步入殿内。
群臣按品级依次登阶入殿,神色皆庄重严肃。
此时,李奇立于台阶之上,地位超然于百官之上,却进退两难,颇为尴尬。
今日秦王所赐之礼,实属罕见,既是示好,亦为护佑。
李奇深知秦王此举用心良苦。
一方面,借此拉拢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在朝堂诸公面前明确立场——李奇虽初回咸阳,但背后有秦王支持,不容轻视。
秦国大军得胜回朝,李奇作为主帅受到隆重礼遇。
秦王嬴正于朝堂之上接见众人,首先对李奇的功绩予以表彰。”诸位爱卿,此次李奇将军率军灭李,功不可没。
今日朝会,正可 ** 行赏。”
王绾出班奏报:\"启禀大王,除李奇将军外,王简、蒙武、李牧三位将军以及韩非大人亦随军出征,均立下赫赫战功。
望陛下能予以嘉奖,以安天下臣心。”
嬴正听后点头称善,随即命李高前往偏殿请众人入殿议事。
李高领命而去。
李奇目送李高离开,心中暗自思量。
这位昔日看似忠心耿耿的宦官,在秦始皇驾崩后竟敢伪造遗诏,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或许正是李高平日里表现得毕恭毕敬,才让先王对他毫无防备。
不多时,王简、蒙武、李牧、韩非四位将领陆续步入大殿。
对于王简与蒙武来说,这已是常事,而李牧和韩非则显得有些拘谨。
过去,他们是韩、李两国的重臣,曾与大秦为敌。
然而,在种种缘由之下,他们归顺了大秦,如今成了秦王的臣子。
他们的内心难免复杂。”臣等叩见大王。”
四人入殿后,俯身行礼。”诸位爱卿请起。”
嬴正微笑,伸手示意。
此次李奇回到咸阳,嬴正非常高兴,朝堂的沉重氛围也因此稍有缓解。”谢大王。”
众人连忙致谢,起身站立。
看到站在台阶上的李奇,他们眼神微亮,似感意外。”这孩子,果然深得大王青睐,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谁能料到李奇竟是大王之子?”
蒙武面带笑意,望向嬴正和李奇。
除了夏无且外,此事目前仅他蒙家知晓。
未来大秦统一后,蒙家若始终辅佐李奇,待其登基,蒙家必再兴盛。”大王如此厚待,实属罕见。”
“昔日商鞅、白起也不过如此。”
王简心中感慨,这般恩遇,他亦未曾享有。
但李奇的功绩配得上这份荣耀。”蒙卿。”
“你能培养出像李卿这样的将军,朕甚感欣慰。”
嬴正转向蒙武,赞赏道。”多谢大王夸奖。”
“老臣初见李奇时便知非凡,入营第一天就击败老卒,此乃我秦国从未有过的事。”
“能见证李奇从雍城大营起步,为我大秦建功立业,实为荣幸。”
蒙武笑答,话语中难掩得意,余光瞄向王简。
显然话中有话。”这老东西。”
嬴正注视着李奇,嘴角含笑:“李奇为我大秦立下战功,连妻儿出生也未归家。
据我所知,两年多来,其家中妻儿均由蒙卿照料,此情此恩,李卿切莫忘记。”
李奇正色拱手:“李某铭记于心,此恩定当永记。”
“李奇,你这样反倒让老夫难堪了。”
蒙武摆手,语气虽轻柔却带着责备,“蒙某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何须这般客气?”
嬴正随即开口:“蒙卿为国分忧,代朕照料功臣家属,实在难得。
现赐布千匹、黄金千两,以表谢意。”
蒙武忙跪谢:“臣惶恐,承蒙圣恩。”
“蒙卿还有何诉求?朕定允诺。”
嬴正笑容温和。
蒙武沉吟片刻:“臣近日常赴李家村,与李奇未过门的妻子李燕儿相谈甚欢。
这孩子性情纯良,可惜有人未能善待。”
听到这话,李斯脸色微变,他自然明白蒙武所指为何。”李燕儿不仅是普通村女,实为廷尉李斯之女。
自李奇受重用后,她身份渐为人知。”
李燕儿自幼被寄养于李家村封地。
因她与李奇私下定亲,此事触怒了李斯,导致李斯彻底断绝了与她的关系,甚至关闭了封地的宅院,任其自生自灭。
对此,朝中众臣都将目光投向李斯,令他倍感尴尬。
韩非注意到李斯的窘态,轻声道:“李斯,今日我又见到你这位故友。
然而,你心中从未视我为挚友。”
李奇随后说道:“李斯,我已归来,并带来了你最惧怕的人——韩非。
今后,我会与你周旋到底。
你对燕儿的冷酷,以及对你所作所为的隐瞒,我都铭记于心。”
李奇虽初次见到李斯,但内心早已将他视为敌人。
对于李奇而言,所谓的翁婿之情毫无意义。
若李斯真有所顾忌,当初就不会派遣刺客,也不会企图利用燕儿和自己的子女谋取利益。
嬴正听闻蒙武之言,亦看向李斯,令李斯脸色更加难堪。
蒙武则道:“李奇公子受大王赐婚,实乃李奇与燕儿的福气。
此次李奇公子归乡,必给予燕儿正式身份。
如今燕儿无家可归,犹如无依无靠之人。”
“我前来时,曾征询燕儿意愿,提议收她为义女,日后嫁与李奇公子时,亦由蒙府操办婚事。”
“今特请大王成全,以正老臣与燕儿之父女名分。”
蒙武说完,再次行礼。
李斯的脸色瞬间苍白,眼中甚至浮现出愤怒之色。
到了这一刻,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蒙武。”
“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是燕儿的亲生父亲,你认她为义女,难道事先问过我的意见?”
“你竟还想让她从你蒙府出嫁,你把我置于何地?”
李斯指着蒙武,语气中满是怒气。
此刻,无论李斯如何掩饰,都无法再忍耐下去。
若蒙武的计划得逞,那他将在朝堂上成为笑柄——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要在别人府邸出嫁,这让他如何自处?
“李斯,你还有资格指责我?”
“你有何资格?”
“难道仅凭你将燕儿抛在李家村十多年不顾?还是因为燕儿与李奇定下婚约,触碰了你的利益,你就选择遗弃她?”
“你根本不配!”
蒙武今日豁出去了,毫不留情地反击李斯。
李斯的脸色瞬息万变,但仍愤然说道:“即便如此,这也轮不到你这样一个外人置喙。”
……
pS:感谢支持,欢迎投票与收藏。
廷尉大人,实在是抱歉。”三年前你抛弃燕儿的时候,就已经与她毫无瓜葛。
如今她已认我蒙武为义父,便是蒙家的女儿。
只要我蒙武还有一口气在,便以父亲的身份守护她一生,不像某些人那般冷漠无情。”
蒙武冷笑着,完全不把李斯的话放在眼里。
他今日特意提及此事,一方面是为了燕儿着想,让她能光明正大地从蒙府出嫁,另一方面则是要羞辱李斯,让他颜面尽失。”你……”
面对蒙武的质问,李斯气得浑身发抖。”此事。”
“李卿怎么看?”
嬴正的目光转向李奇。
这样的家事,身为君主不便插手,只能交由李奇裁定。”廷尉大人。”
“感谢您养育了我妻子李燕儿,如今我愿每年献上百金,以供她十七年的粮食所需,并另赠千金,以此铭记她降临人间的珍贵。”
李奇凝视着李斯,语气淡漠,毫无温情,“这一切,都因你咎由自取。”
李奇心中对李斯所做之事记忆犹新。
无论是对燕儿的伤害,还是其他不可原谅的行为,他都未曾忘记。”李奇,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斯听出了李奇话语中的冷意,不禁质问道,“难道你真想用金银买走我的女儿?在我眼里,燕儿不过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你在意又如何?”
“我告诉你,你不珍惜的人,我李奇会珍视。”
李奇冷冷地补充道,“这两千七百金,不仅代表我与燕儿关系的终结,更警告你莫要逼我揭露你的秘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李斯脸色骤变。
他知道李奇所指为何——韩境刺秦、派遣家仆意图谋害韩非等事件。
尽管这些事隐秘无证,但在秦始皇面前提及,必将动摇李斯的地位。
作为权臣,李斯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李斯沉默了,尴尬之情溢于言表。”多谢蒙将军对燕儿的关怀。”
李奇转向蒙武,深深一拜,“承蒙将军厚爱,愿意认燕儿为义女,李奇深感荣幸。”
蒙武点头接受,此事至此尘埃落定。”此事便如此定下。”
嬴正目光扫过众人,果断表态,未给双方留下争议空间。
显然,这场博弈中,蒙武占了上风。
从此以后,李斯与李燕儿再无关联,而他也将在朝堂中成为笑谈,真面目尽显。”李牧。”
嬴正的目光移向李牧,沉声唤道。
李牧拱手一礼,脸上写满不安。”李牧将军何必如此?”
“何谓败臣?”
“在我看来,李牧将军是有族群大义的忠臣,怎可言败?”
“若非将军心怀族群大义,代地早已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将军之举,令我敬仰,秦国敬仰,将来天下也会敬仰。”
“将军归顺,实乃我之幸,秦国之幸。”
“当初代地时,三位上将军曾许诺于你,我自不会违背前言。”
嬴正轻笑一声,让李牧原本紧绷的心情放松下来,同时话语间也让李牧感受到无上荣耀。”李牧听旨。”
嬴正沉声说道。”臣在。”
李牧立即回应。”朕封你为上将军,统领旧部三十万,镇守代地,戍卫边疆,并赐爵少上造,赐上将府于咸阳,安排家眷,赐奴仆千名,黄金三千斤,布帛三千匹。”
嬴正庄重宣布。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几乎无人料到嬴正会给予李牧如此厚待。
毕竟李牧只是投降的败将。
然而如今竟直接被授予最尊贵的上将军职位,统领三十万大军,依旧担任一方主官,这份恩宠可见一斑。”果然不愧是秦始皇,如此胆识,即便不明忠奸,也只有他敢这样做。”
听到嬴正的决定,李奇虽略感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李牧本是李国名将,能力出众,又掌握三十万大军,由他镇守代地边境,绝不会让外敌入侵秦国疆域。
此外,有李牧坐镇代地,齐、燕两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以李牧的身份,或许也只有秦始皇敢于如此重用了。”大王。”
“臣不过是败将降卒,为何蒙此厚恩?臣有何德何能?”
“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不仅群臣感到震惊,连李牧自己也难以置信。
在赴咸阳途中,他内心忐忑,不知嬴正会如何对待自己。
即便能继续领军,也不过是个主将罢了。
然而,他没料到嬴正竟这般果决。”你在未降秦前是敌,但归顺后旧事皆忘。
你顾全大局,避免同族相残,保数十万将士性命,此乃大功,盖世奇功。”
“你之忠义,令寡人敬佩。”
“你当之无愧这份荣耀。”
嬴正言辞坚定,不容置疑。”但……”
李牧仍有顾虑,身为降将,总觉得受之有愧。”寡人旨意已下。”
“没有如果。”
“自今日起,你是寡人的上将军,你的能力和德行配得上这个位置。”
“寡人盼你能守护代地,无论异族或敌国,胆敢侵犯,必杀无赦。”
嬴正目光如炬,直视李牧,沉声说道。”臣李牧,绝不敢辜负大王信任。”
最终,李牧俯身拜谢,接受了任命。”好!”
嬴正朗声大笑,“从此,我大秦又添一名勇将。”
满朝官员齐声祝贺。”多谢诸位。”
李牧拱手致谢,心中百感交集。”如此明君,如此胸襟,难怪秦国日益强盛。”
“唉,李国过去远不及此。”
李牧轻叹,终于放下心结。
今后,他不再是李国臣子,而是秦人。”恭喜你。”
李奇亦向李牧道贺。
李牧的目光转向李奇,微微点头,似是回应。
李奇心中明白,李牧镇守代地、统领三十万大军,早已是他倚重的外援。
他们曾在代城密约,此约唯两人知晓。”韩非。”
嬴正目光移向韩非。
尽管初见韩非,但对其着作与治国理念早有耳闻。
嬴正深知,秦之所以强盛,靠的不仅是单一学派,而是兼容并蓄,吸纳各家之长。”臣在。”
韩非出列,恭敬答道。”三年间,你辅佐冯去疾治理韩国,令其安定稳固,使秦得以完整统一韩地。
此功甚伟。”
嬴正说道,“以你的才能,不该久留韩地。
现冯卿举荐,寡人任命你为代少府,掌管山泽赋税,统筹全国税收,赐爵右更,赏千金、千匹帛,望你能竭诚效力,再建新功,则可正式担任少府之职。”
“臣韩非定不负大王厚望。”
韩非坦然受命,与李牧的表现截然不同。
嬴正的这番安排让李斯脸色愈发阴沉。
先有蒙武的针对,后有韩非升任代少府,若韩非在此职位上稍作积累,便极可能取代李斯的地位。”李奇、韩非、蒙武……”
李斯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愤恨。
随后,嬴正宣布嘉奖三位将军——王简、桓漪、蒙武,因灭韩灭李之功,各晋升一级,并赐千金。
嬴正转向王简与蒙武说道:\"谢陛下厚恩。”二人随即俯身行礼。
当前秦国最高的爵位是驷车庶长,爵位再升一级便是如此。”李奇。”
在封赏众人之后,嬴正望向立于台阶上的李奇,眼中流露出柔和之意。”臣在此。”李奇立即回应。”灭韩、灭李,你功劳卓着。
尤其这次灭李,你功不可没。”
\"如今,寡人加封你一级,授予驷车庶长之职,并赐你在咸阳的上将军府一座,府内配千名仆役,五千金,五千布帛。”
\"寡人期待你能继续为大秦建功立业,将来位列彻侯。”
嬴正注视着李奇宣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