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西女王看着街道上如花朵般的女学生和时不时巡逻的英姿飒爽的女兵,心中渐渐明悟,看来自己想要掌握话语权,就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三天,谢道韫白天陪同章西四处观摩学习,夜晚围坐在炉子边两人通宵达旦地探讨着解放事业,虽然每日休息的时间不到六个小时,但两人却始终斗志满满。

三天之后,章西女王和谢道韫正式签署了同盟协议,义军将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解放阵营达成同盟,共同对抗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殖民侵略者,最终实现亚洲国家乃至全世界真正的民族解放。

协议签署之后,李希音从湖南发电,命令第一军石蛮全权负责护送章西女王归国事情,并让其调度义军水师进行护航。

与此同时,李希音批准了谢道韫关于对印度解放阵营第一次援助的草案,同意第一次调拨的援助物资有:

白银3万两,连弩一万架,新式步枪七千杆,弹药十万发,以及制式棉甲一万具,粮草马匹若干。

义军希望通过第一次的军事援助可以帮助章西女王迅速组建起一支一万人左右的新式军队,帮助其在印度解放阵营里获取最大话语权,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抗装备精良的英国军队。

好在英国人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力量并不是特别强,其下属的东印度公司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军事机构,其武装力量也多是雇佣来的冒险者,且英国人殖民地极为庞大,但其本土却很小,因此英国军队分散于世界各地,想要快速抽调正规英军及时扑灭印度解放阵营是不太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前一世印度大起义能够持续三年之久的缘故。

为了护送章西女王回国并保证第一批次军事援助的安全,义军自南海水师抽调了全部的铁甲舰和一半的木板舰船,每一艘舰船都是由燃气机提供动力,并装备了义军自主研发的新式火炮,速度快,火力强大,是一年多以来义军水师能够对抗东印度公司的法宝。

与援助物资一起出发的,还有三名军事顾问,负责向章西女王提供军事建议并帮助她组建新式军队的。

在护航舰队秘密趁着夜色出发的同时,谢道韫授意义军谍报人员和地方驻军对两广和港澳地区的英国情报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摧毁打击,并且封锁消息渠道,最大程度的延迟英国人收到消息的时间,甚至义军还对外国商队的商用电台进行了全方位的监视。

...

在送走章西女王之后,谢道韫便回到了清平的政务院,与副院长冯云山一起处理庞杂的政务,以免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里拖后腿。

同时,义军各部频繁调动,也引起了清军和太平军的警觉,四川巡抚在得知川南、夔东地区各有大股义军部队集结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一面不断调兵遣将,一面连连向朝廷求援。

云南巡抚在得知曲靖地区的义军大部北移之后,却松了一口气,向朝廷发去告捷通知,至于贵州巡抚则不断得求援。

而此时清政府在连番的失利之后,也深深感觉到清军消息传递的速度太慢了,往往一场战事爆发之后清政府要到四五天才能得到消息,讨论出来然后发下命令,都过去十天半个月了。

因此在恭亲王的建议下,清政府花费了巨额资金和英国人达成合作,由其在各省建立电台并负责消息的传递。

虽然由于双方的不断扯皮和英国人电报人员的缺乏,清政府只在云、贵、川、湖北等战线前沿和京师建立了电报处,但是云、贵、川巡抚发的电文却瞬息抵达京城,这让清政府大为振奋,哪怕是之前极力反对的保守派都转变了态度。

但是,清政府的各种电报很快就被义军电报处截获,并上报至军务院,清政府的情报泄密更加离谱。

事实上,英国人作为最早使用无线电的一批人,十分重视无线电的保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密码并对其严防死守,让义军迟迟没有将其解密。

然而,清政府内部却腐朽的异乎寻常,义军早早安插的谍报人员可以极为轻松地将清政府要发的内容截取,并将其与英国人的电文相比对,很轻松的就能反推出英国人严防死守的密码。

...

对于义军的大规模调动,清政府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一些人认为义军大军云集于川南和夔东,是打算南北并进夹击四川。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义军今年已经连番征战数月之久,又和清军、太平军对峙于长江,不太可能自湖南抽调重兵进攻四川,他们认为义军此次调动属于声东击西,是准备趁着云南守军松弛下来的时候位于川南的大军秘密南归,再次进攻昆明。

关于义军意图,清廷军机处都争论不休,几天几夜都没有什么结果,关于如何应对,更是无从谈起,甚至闹到最后朝中大臣相互推诿,互相揭短,惹得咸丰帝又气晕过去。

在湖北督军的恭亲王看着朝中大臣半天都消停不下来,也是十分的无奈,忍不住向增格林沁抱怨道:“国事糜烂到这个地步,朝中大臣却没有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实在是让人担忧啊!”

增格林沁闻言,只能安慰几句,然后提出一个意见:

“既然不知敌军虚实,为何不试探一番?”

恭亲王摇了摇头:“难啊!贼寇十分警觉,不仅在江边严防死守,更通过土地革命将百姓笼络起来,对于那些不愿意听从的,全部抓起来去参加所谓的劳改,因此我派遣出去的探子十个有九个回不来的,偶尔传回来的消息也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增格林沁摇了摇头:”王爷,普通法子行不通,那就用特殊法子!”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

“贼军集结部队于夔东,不知真假,不如我率领一支劲旅南下,若是贼军主力抽调走了,则我为先锋先一步杀向长沙,擒住那女贼李希音,王爷亲起大兵南下,收复湖南。若是贼军主力仍在,则我率领部队快速回撤,再做计较就是了!”

“哎!只怕你此去有来无回啊!”恭亲王有些担忧,实在是义军之前的战绩实在惊人!

增格林沁闻言,拍拍胸脯:“王爷放心,我手下皆是蒙古铁骑,又配发了全套的火器,战斗力岂是那些绿营兵所能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贼军初到长江,虽然匆匆组建水军,但到底还是不成气候,且长江防线数百里,她们总不能打成一片铁桶,所以我骑兵即便失利,也可仗着速度快速撤回,再借助优势水军的帮助下撤回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