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解决了义军内部的分歧之后,李希音又和众将加紧准备接下来的会战计划。

经过讨论,众人一致认为,如今集聚在衡阳地区的20多万清军是目前清王朝在华中地区能够集结的最大机动兵力,所以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应该争取将这20多万大军聚歼于衡阳城下,如果顺利的话在一年之内清军难以在华中地区集合大兵团阻挡义军扩张脚步。

所以,李希音命令杨萍的第十军趁夜自耒阳秘密北上,绕过衡南县后夺取衡东、横山二县,截断衡阳北退长沙之路。

同时命令位于湘江以北的二十五师攻击衡阳南各据点,吸引清军注意;护卫军之一万骑兵快速奔袭衡阳城西各县,截断其西退邵东之路。

然后,第四军、第五军之5师和15师、第九军、近卫军暂居湘南,负责解决左宗棠兵团并建立大本营,为前线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

很快,杨萍率领本部第十军以及专门配备的万余后勤营,带齐粮草军械,浩浩荡荡的绕过左宗棠大营,直奔湘江北岸而去。

同时,剩余的十多万大军也行动起来,不仅四散开来驻防了各县镇,还在湘江南岸建立了数十里联营,一座座战地医院、战地仓库、战地营房甚至战地工厂建立起来。

同时,杨金娥征集各部精兵八万,陈兵于左宗棠大营之外,光火炮就达到五百门,将其死死看住。

至于江北的25师和骑兵师在收到电报后,也行动起来配合第十军渡江并开始趁夜完成对衡阳的包围。

在布置完成后,杨金娥陪着李希音骑马上了一座山头,俯瞰着义军数十万大军的调动,看着这一幕,两人都感觉无比的震撼,五年前李希音起兵的时候才聚集了几百名手无寸铁的农民,如今义军却有数十万钢铁雄狮,实在是命运无常。

同样感到震撼的还有左宗棠和胡林翼,以及他们手下的清军。

如果说之前的战斗让两人感受到了义军强大无比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如今十多万大军井然有序的布置则让他们感受到绝望,他们暗自评估了一下,无比清醒的发现清廷阵容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如果说在早期的话,清王朝虽然战斗意志不高,也失去民心,但凭借完备的后勤、优势的装备、占优的兵力也可以压制起义军。

但如今,清王朝连这三个优势都没有了,装备上比起太平天国都稍逊一筹,更何况是义军了。后勤上江浙赋税之地沦陷于太平军,义军割据两广,清廷财政年年赤字,只能寄希望于增加税负,反而招致天下百姓更猛烈的反抗。

想到这里,左宗棠和胡林都深感无奈,不过转瞬看着外面的义军,两人忽然发笑:自身尚且难保,却还要去关心朝廷如何,实在是可笑啊。

……

义军并不急着进攻,而是趁着黑夜不断的调动大军,调整部署,慢慢地等着,按照李希音的说法,想要顺利地展开计划,就要采取熬鹰战术,而清军就是那只鹰。

而对于左宗棠和手下的清军来说,这一夜实在是太漫长了,要知道,人人在一个事件发生之前会感到无穷的害怕,但当他真正去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害怕,如今正是这个原理。

时间缓缓流逝,来到第二天,此时,经过十多天苦战和煎熬,清军士气低迷到了极致,甚至很多营队的清军对将领的命令熟视无睹,聚在营房内不出去,也有一些早早地趁夜跑路投降的了。

随着鼓声阵阵,八万义军分成四路列阵,将清军军营围困,八百门大炮被推到最前面点上了火,士兵握紧手里的火枪蓄势待发。

三通鼓后,杨金娥打马出阵,不配武器,手持节杖,朝着清军大营而去,直截了当地要求见左宗棠两人。

大营内,左宗棠和胡林翼对视一眼,连忙派人去将其迎了过来。

无论是左宗棠还是胡林翼,都不像读书读傻了的曾国藩那样对朝廷忠心耿耿,两人之所以加入清军阵营无非是为了实现抱负。

其中左宗棠出仕之前,还悄悄前往太平军中考量一番,结果失望而归,又想要为湖南百姓做些事情,所以才担任骆秉章的幕僚,推动湘军组建和湖南吏治改革。

所以,在如今深陷困境的情况下,面对义军的使者,两人都没有采取极端的措施,甚至两人在等待的过程里已经做好了投降以保全手下这四万湘军的打算。

谈判相当顺利,杨金娥详细地为众人讲解了义军的处罚制度,尤其明确了义军的土地改革措施,对于那些靠着勤劳或者聪明致富而攒下家产的不予追究,而是对于那些放高利贷、杀人放火、抢夺他人产业的恶霸地主进行依法打击。

“所以诸位完全不必要担心,所谓义军占领之后会杀尽富农地主的事情纯属污蔑。”

除此之外,杨金娥还介绍了义军治下土地政策、各项法规以及税收政策。

此话一出,一半以上的军官松了一口气,他们为什么要参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亲人免受战乱之苦。

更何况,义军治下收取的农业税为一成左右,哪怕是公租田也不过三成,但是满清这些年年年加税,即便湖南地界稍微好一些,但只是税收就达到四成,大部分的佃农又要交给地主一定量的租金,这导致了农民的进一步贫困。

这也是湘军可以招募到大量兵勇的原因,所以在得知义军治下的政策后,一大批农民出身的将官露出意动。

杨金娥见此,心绪一定,又开出十分优良的招降条件。

“第一,战场上各为其主无可厚非,义军不追究在此次战场中任何清军的责任,并在清军投降后对其伤兵进行救治。”

“第二,俘虏者愿意回家的,义军发放粮钱,愿意继续从军的,重新进行改编。”

说到这里,杨金娥顿了顿,对左宗棠和胡林翼说道:“为表诚意,只要你们愿意,就可以保留一个守备师的编制,满编一万五千人,师长为胡林翼,副师左宗棠,待训练完成后负责湖南地区的守备任务。”

“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