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左宗棠闻听胡林翼兵败,震惊之余一面令人严守营垒,一面点了三千精兵出营来,收拢士卒,稳定军心,将义军逼退。
回营之后,左宗棠首先去查看了胡林翼伤势,发现他只是被炸弹掀翻后撞晕了过去,并没有危及生命,也就松了一口气,连忙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安定军心。
做完这些,左宗棠让副将继续收拢士卒,自己亲自点了五千兵马匆匆朝着义军阵地杀去,欲要趁着义军弹药匮乏的机会将其击败。
赶到战场时,正好看见义军在进攻清军的几个火炮阵地,左宗棠想了想发现那几个炮兵阵地有精兵镇守,义军一时难以攻破,因此左宗棠当机立断,亲自率领大军直扑义军主阵地。
陆平看着杀过来的左宗棠,忍不住烦躁地揉了揉自己的头发,他实在是没想到清军来的那么快,自己都没有完全把清军火炮部队拔掉他们就来了,更没想到左宗棠会如此果断,直接放弃救援炮兵阵地直扑过来。“来人,通知医务兵和重伤员立即往山里撤。”
说完,陆平便召集士兵,朝着清军发起反击,在一阵弩箭消耗之后,双方数千人进入残酷的白刃战阶段,进行着殊死搏斗。
最终,义军凭借着精良的武器与铠甲、长久的训练和顽强的意志,将清军一次次杀败,保住了阵地。
战至中午,虽然义军主阵地只剩下不到千人,但清军士兵却对他们望而却步,常常冲锋到一半就自发地溃逃下去,即便左宗棠也遏制不住。
就在左宗棠思考是否要发起最后一波进攻的时候,随着阵阵炸弹飞来,数千义军援兵赶到,接管了阵地,并且对清军展开反冲锋。
明白义军援兵已经到了,对面火器充足难有取胜之机的左宗棠哀叹一声,组织士兵回撤大营。
回营之后,恰好胡林翼醒了,左宗棠与其一番商议,决定先固守大营,修筑堡垒,再把事情报上去,和其余几个大人商议后续事情。
……
杨嵩带领第五师师部及剩余两个团赶到战场,才发现此次战役十分血腥,义军先后投入第二团等四千余人,最终付出两千余战死,减员达三千人,此战之后,第五师之第二团不得不陷入长期的修养,二三年之间恐怕难以承担主战任务。
而清军也是精锐尽出,在两天的大战之中战死者有五六千人之多,伤残者不计其数。
杨嵩带着将领复盘了一下战役,总结出三点原因。
第一是清军来势汹汹迅速占据了湘江渡口阵地,导致义军不得不匆匆布防。
第二是左宗棠和胡林翼指挥得当,相互配合,哪怕是胡林翼受伤晕了过去左宗棠也及时主持大局,且两人都非平庸之辈。
至于第三,杨嵩认为还是团、营级单位火力太弱,且弹药储备不足,导致弹药被清军消耗之后义军只能和清军进行残酷的白刃战,若是义军拥有足够的弹药,怎么可能会打那么惨!
因此总结之后,杨嵩一面派出士兵清理战场,一面让后勤不断地运送粮草和弹药,保证火力充足。
看着源源不断送来的子弹和炮弹,无论是杨嵩还是普通士兵都感觉到了浓浓的安全感,也许这就是一切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吧!经此一战,日后第五师作战时总是会疯狂地宣泄火力,让对手苦不堪言,当然这是后话了。
清理完战场后,杨嵩试探地对清军大营发起了进攻,结果发现清军虽然损失了上万人,但士气还在,且左宗棠十分重视清军火炮及火枪部队,给义军进攻造成了阻碍,最严重的是,清军不知道怎么地大量使用水泥浇筑永久工事,配合挖出的壕沟形成了完备的阵地,给义军造成了阻碍。
因此,在发现攻击不利后,杨嵩便停止了试探,而是选择不断地修筑工事,调拨粮草,并且寄希望于第十五师和第二十五师可以快速截断湘江,将眼前的清军一举围困。
而左宗棠在进攻不利后,选择就地修筑堡垒,并且学习了义军的战壕模式,疯狂地修筑堡垒,意图打造阻止义军北上的第一道防线。
至于清军如何拥有了水泥,则是因为左宗棠辅助处理湖南军政时,在研究义军时发现他们广泛应用了水泥构筑阵地而无往不利,因此在大致猜测到原料为石灰后广慕工匠,研发出来的。
因此,双方一时之间安静下来,一面疯狂地修筑阵地,一面你来我往地进行偷袭与反偷袭,打得你来我往的。
...
就在杨嵩抵达阵地之时,李希音率领大军跨国边界,正式进入湖南地界,然后马不停蹄地带着十余万的重兵团北上常宁,准备支援第五军。
在收到杨嵩关于战役的详细报道后,李希音顿感前线危机,急忙从近卫军和护卫军各军里抽调出上万骑兵部队,交由第九军军长杨金娥带领,快速北上参与围剿左宗棠部。
同时,为了保证能够顺利拿下湘江,将左宗棠兵团围困于湘江南岸,李希音给第五军军长杨嵩、第十五师师长和第二十五师师长发去电报,鼓励他们协同作战,并且李希音还授意杨嵩组织当地民兵配合拿下湘江。
就在义军各部积极协助,不辞辛劳地调动之际,清军内部却有些人心不齐。
在得知左宗棠和胡林翼兵败后,曾国藩手下将领对胡林翼进行攻讦,与胡林翼部吵得不可开交,而湖南巡抚虽然十分偏爱左宗棠,但大批在左宗棠治理湖南时期被打压的贪官昏官以及对其嫉恨的官员联手起来,要求对左宗棠进行严惩,他们甚至给朝廷上书,意图将左宗棠诬告为匪。
因此,清军虽然十余万人集结与衡阳,但因为内部重重的矛盾,导致没有第一时间向前线增兵,最终导致了左宗棠兵团覆灭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