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觉醒农女造反路 > 第80章 结成同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李希音的突然出现,秦贤和冯云山二人都吃了一惊,秦贤更是有种自己被监视了的感觉。

“秦叔,我听说有冯老远道而来,却没想到他先来了你这里,所以才冒昧来访,不会打扰到你们了吗?”

“没有,我们只是突然见到了叙叙旧,谈不上打扰不打扰。”

“那好,我看天色已经晚了,要不先带冯老下去休息,有事明天再谈?”

秦贤只能连连称是,有些抱歉的看着冯云山,冯云山也是个明白人,老老实实跟着丁壮下去休息去了。

说实话,冯云山的乔装打扮确实还可以,但义军控制区内,建立了完备的自治体系,村民遇到外乡人会十分熟练的上报治安队,安排人将他们监视起来,因此冯云山一行人早早就处于义军监视之下了。

送冯云山下去之后,秦贤就把和冯云山会谈的时期从头到尾的叙述了一遍,并推测了冯云山的来意:“太平军被清军连番追击,应该受损严重,他们迫切想要占据一个根据地可以休养生息,所以想要和我们联手对象州、宣武地区的清军发动进攻,以我的估计,他们现在应该还剩下三四万人,可战之兵也就两三万。”

秦贤不愧是曾是拜上帝教的核心成员,对于太平军的情况十分熟悉,李希音便让他介绍了太平军的几个重要人物。

李希音边听边思考,太平军里面还是有不少将才的,且目前阶段普遍没有太大的恶习,军队纪律也还算可以,若是吞并了他们也可以增强一些力量。

但是,想着其阵营里领头的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这几人,实在感觉这些人野心大于能力,不想把他们纳入营内。

更何况,太平军北上进入长江腹地,在那里建立太平天国,也似乎更有利,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吸引清朝火力,给自己慢慢发展的时间;另一方面,太平军攻入江浙之地,也可以让清朝无法从江浙之地收拢税收用于持续作战,更无法以江浙之粮输送各省。

但同时,李希音也不希望太平军做大从而威胁到义军统治,因此有些纠结,良久,李希音下了决心,对秦贤说道。

“我会帮助太平军夺占象州,让他们可以得到喘息之机,但我估计他们不会和我们合作太久,所以我希望你在这短暂的蜜月期做一件时期,尽量把石达开、萧朝贵、苏三娘、罗大纲这几个人给我拉过来!”

秦贤闻言,心头一跳,这几个人不是太平军如今一半的军事主将吗?自己要真拉过来了,冯老爷子不得找自己拼命?

“你不是一直想要参与军务吗?这件事情只要你干得好,我会满足你的愿望,让你进入军务院,参与军务!”。

“成交!”

两人之间愉快的达成了交易,秦贤从始至终都想要参与到军务中去,畅想着可以在指挥部队时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无奈一直无法得愿以偿。

而对李希音而言,之前一直不愿意接纳秦贤入军队,一方面确实是对其身份有所芥蒂,但更多原因是因为之前军队力量还很薄弱,义军中的智将不多,李希音害怕秦贤进入军队会满满顶替自己作为军队头脑的地位,从而对自己产生威胁。

毕竟,在起义之初,同样的两个领导者,那些将领肯定更信赖于秦贤而不是自己,即便是自己老爹也是一样,所以李希音一直排斥秦贤这样的智谋之人进入军队威胁自己的地位。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三万多规模的护卫军是自己一手打造,丁壮、杨金娥、石蛮、孙望舒等一批实权武将全是自己的心腹,父亲李大勇、母亲杨萍、舅舅杨嵩也对自己更加亲近,李希音在义军里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动摇了!!!

所以,接纳秦贤入军队,也只是给自己增加一个如杨金娥那样的副手,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

......

第二天,在秦贤的牵线搭桥下,李希音和冯云山进行了十分友好的商谈,最终决定于四月五日太平军和义军从东西两面对驻扎于象州、武宣方向的清军进行围攻,将其聚歼在这个地区。

双方约定,事成之后,义军占略武宣、太平军占领象州,双方互不进犯,相互配合,共同应对清军的进攻。

双方订立了盟书之后,共同拜祭了天地,歃血为盟,宣告了双方联盟的成立。

李希音为了表示诚意,还派秦贤带兵保护冯云山回去,并拨出了一万斤的粮食赠送给太平军,以舒缓其粮草之困难!冯云山对此连连表示感激。

送冯云山离去之后,李希音立即着手安排了此次会战,李希音从北面的同古调回杨金娥的第九团、孙望舒第十团,再从东路调回神机营和近卫营,加上西线本来的第六团和第七团,组建了四个团两个营将近一万六千的豪华兵力,负责此次会战。

为此,还将本来要分发给各团的铠甲、兵器全部优先供给给了这几个团,各团接到命令之后,立即火速集结,到了四月初一万六千人已经全部集结在了西线。

而冯云山回到太平军驻地后,告知了众人签订的盟约,洪秀全听说冯云山不跟他商量就订立盟约,有些生气,但却不好发火,其余众人倒是没有什么想法,立即讨论起出兵的事情。

此时,清军钦差塞尚阿也发现了太平军和义军的动作,连忙向宣武、象州增兵,并严令向荣立即赶到宣武,指挥作战。

向荣接到塞尚阿命令,不敢违抗,即忙带领了七千人马,前往支援宣武,但由于山路难走,到了五日才赶到距离宣武五十里的一个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