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毅背着手踱步,“听明修说,你在翻译社就是专门做d语医疗资料的?”

沈云秋快速浏览文件,“爸,这不是医疗资料,不过专业术语我能处理。”说着指着其中一段,“这里写的是‘每日启动前需预热至40摄氏度’...”

卫毅眼睛一亮,语气激动,“对对对!就是这类操作!”说完突然压低声音“厂里花了这个数的外汇,要是操作不当...”

不过卫毅说完后就讪笑,“云秋呀,我听你妈说你们这个翻译工作,每个人收的价格不一样,你现在是怎么个标准?”

“标准的话是千字35元,要不要友情价?”沈云秋挑眉笑道。

卫毅知道沈云秋的工资高,但是今天听到具体的价格还是吓一跳,“看在爸的面子上给个折扣也行。”

“行,爸你等着吧,这本说明书少,大概一天就可以的翻译完。”卫明修躺在床上还无聊呢,他们两个合作那是很快的。

“好好好,云秋啊,那个厂里有一些机器上的按键也是外语,你有时间去工厂一趟指导一下吗?”卫毅说道。

沈云秋折起说明书,疑惑的看向卫毅,“爸,你们工厂没有配指导员吗?按理说你们有进口设备,肯定会有专门的翻译员呀!”

“唉~~”卫毅长长叹了一口气,眉毛紧皱起来,“来了,怎么没来呀,就是两个指导员都出问题了,一个和工厂的师傅闹矛盾,现在还不来,一个是生病在家。”

其实等几天就会有一个指导员过来,但是卫毅等不及,工人都等着呢,生产线也不能干等着,坐在办公室他就想起来沈云秋,骑着自行车就回家来了。

等卫毅走后,沈云秋直接把说明书给卫明修,对于这方面他比沈云秋更专业,速度嗖嗖的。

“字迹清晰一些,我还要抄一遍呢。”用的是沈云秋的名义,两个人的字迹不一样,“你要不仿写我的字?”

卫明修摇头,两个人的字差的有些多,沈云秋的清秀大气,好看又有自己的风骨,他写不了。

***

清晨,沈云秋拿着翻译好的说明书来到工厂。厂区里蒸汽弥漫,高炉轰鸣,工人们推着铁皮小车来回穿梭。

一个老头从传达室探出头,嗓门洪亮,“同志,你找谁呀?”

“我找卫厂长,他说今天让我直接来找他就行。”沈云秋这辈子是第一次来这里,这些人都没有见过她。

“是沈同志吗?厂长早上上班的时候给我交代过,你直接进来三车间找厂长就行,这几天他一直都在车间待着呢。” 老头脸上皱纹纵横,但是精神面貌很好,笑着给沈云秋指三车间怎么走。

沈云秋走到三车间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尖锐的女声。

女工张大姐边擦机器边撇嘴,“听说翻译费给了这个数!”说着还比划五根手指,“抵咱们一个月工资!你说就那张说明书怎么就这么费钱呀,两天就挣了我一个月的工资。”

“人家是正经翻译社的,都是有标准的,有文化的人当然挣得多...”技术员小李说道。

女工刘大姐冷笑,“再强能比得过刘工?老刘留苏回来的,厂长为啥不找他?”说着就弯腰压低声音,“还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沈云秋站在门外,倒是没有想到车间的人知道今天来的人和厂长卫毅的关系,她可是不畏惧这些流言,凭本事挣钱吃饭的不怕人说闲话。

大步走进车间,沈云秋的皮鞋把钢板地面踩得咚咚响,“各位师傅,早上好,我是沈雨秋,说明书我已经翻译好了。”

把文件拍在操作台上后,就和机器后面的卫毅打了声招呼,“爸,现在可以让大师傅看一下,有没有哪里不懂的,我在这里解决疑惑。”

刚才小声说话的三人突然安静,只听见蒸汽管道“嗤嗤”漏气声,怎么就从她们身后进来了呢?也不知道听到没有。

女工张大姐讪讪地笑着,“这就是厂长儿媳妇吧,早就听说你聪明又漂亮的,今天一看还真是......”

沈云秋冲着她点了点头,转而就说起专业的事情,翻开自己写的翻译资料,“顺便说下,这里原文写的是‘严禁在40c以下启动’。”

“你们之前的调试记录显示,你们在35c就开机了?”

大致扫了一下众人的脸色,沈云秋就发现这里的人对于突然出现的自己并不信任,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都互相给一个下马威吧。

工人们脸色骤变,刘工手里的扳手“咣当”掉在地上,“沈同志确定吗?我看过那份说明书,我进修学过一段时间的d语,上面明明写的是......”

“这里面有关数据的资料,我检查了三遍,你们对着查看吧,我今天一天都会在这里。”沈云秋说着就去看身旁机器上的各种标识。

刘工突然抓起说明书,“等等沈同志...这个‘xxxx’...真的是密封圈的意思?!我们一直以为是垫片..”

工人们呼啦围上来,七嘴八舌,坐在最前面的就是卫毅和其他几个负责的大师傅。

沈云秋径直走到那台d国轧钢机前,金属外壳上还贴着没撕掉的货运标签。车间里突然安静,只听见冷却塔的滴水声。

沈云秋拍了拍控制面板,“刘师傅,听说您进修时专修轧钢工艺?那您一定知道‘xxx’是什么意思吧?”

刘工扶了扶眼镜,强装镇定,“不就是...辊缝调节嘛!”

沈云秋微笑点头,“对,但后面这句‘xxxx xxxx’呢?您该不会把‘不得低于0.5毫米’调成0.3毫米了吧?”

工人们“哗”地围到操作台前,有人翻出上次的调试记录。

技术员小李惊呼,“记录显示真的是0.3mm!上周还因此卡过两次辊!”

刘工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怎么会犯这样的基础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