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上学工作和恋爱 > 第49章 老马嘱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马关注崔琰,不是因为他教室打架闹哪一次,而是他老跑教室找李桐。两个人选择光明正大地相处,不畏惧外界眼光,保持内在的和谐与自主性。

坦诚交流双方对关系的期待、底线和未来愿景。比如:\"我们在一起是为了彼此成长,外界的评价不会动摇这个根基。\"

提前约定如何回应质疑(如轻描淡写的一句\"这是我们喜欢的方式\"),避免因外界压力产生内部矛盾。

了解两人相处方式,老马心里很欣慰,都是可塑之才,看能走多远,不管是学业还是其他方面,他并不是老古板。

特别是知道崔琰最近在学校闹出如此大阵仗,都是从帮助同学李桐开始,如果当时崔琰不在场,一个女生处在如何境遇,身心都是双重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能闹事或闯祸,也能出成绩,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新校刊的编辑都是能力体现。教学楼右边的公告栏,他一个人就占了三张纸。全校通过批评、知识竞赛第一、征文比赛第一。老马心中,对此类学生颇为偏爱,成就大才。

李桐帮他辅导英语成绩,老马也去崔琰班主任那边了解他的成绩,进步还是很大。对崔琰的关注就越发上心,对比他刚带完的毕业班,也有一个叫崔琛的学生,还有一个崔琬,是否这三个人是一个地方的。

中午,他找过来,一想了解崔琰更多信息;二看两人辅导时相处如何,上午课李桐就连续开小差;三是嘱咐二人,有些许私心,想帮助二人提高。

中午阅览室人不多,老马坐在两人对面。一坐下,老马便笑着看向崔琰,“崔琰,我想了解下你的家庭情况,还有你之前的学习经历。”

崔琰有些意外,但还是如实说了自己的家庭,包括崔琛、崔琬和以前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老马目光盯着崔琰说:“崔琛班也是我带毕业的,他是你哥哥,崔琬班的数学也是我教的,他也是你姐姐。”

崔琰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原来您教过我哥和我姐啊,还是我哥的班主任,怪不得您看着这么亲切。”

老马笑着点点头,“是啊,你哥哥和姐姐当年也是品学兼优的孩子,特别是崔琛,数学天赋很高。不是高考发挥失常,应该要上清北的。没想到现在又教到你这孩子了,真是缘分。”

李桐在一旁也听得饶有兴致,忍不住问道:“老师,那崔琰的哥哥姐姐最后考上了什么大学?”老马扶了扶眼镜,“崔琛考上了一所很浙大。崔琬省重点科大。崔琰啊,你可要向他们看齐。”

崔琰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会努力的。”

老马接着说:“你们俩在一起互相学习是好事,但可不能耽误了学业。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崔琰和李桐都认真地点点头。接下来的时间里,老马又给他们讲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崔琰问起文理科选择的问题老马思索片刻,认真地说:“选文科还是理科,要结合你的兴趣和优势。你哥哥崔琛当年选的理科,在数学和物理方面优势明显,所以学得很轻松。你姐姐崔琬文科思维好,选了文科后成绩也十分优异。你呢,文科类成绩比理科类要好,英语差,但在李桐辅导下进步也很大。”

崔琰摸着下巴,陷入沉思。李桐在一旁轻声说:“我觉得你文科思维挺强的,选文科或许更有优势。”

老马点头赞同:“李桐说得有道理,不过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愿。理科未来报考专业选择更多,就业面也更广,但竞争也大;文科如果学得好,也能有很好的发展。”

崔琰抬起头,坚定地说:“老师,我想选文科,把优势科目学的更好。”老马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有这份决心就好,期末分科考试争取先考试文科重点班,老师相信你能像你哥哥姐姐一样优秀。”

李桐也在一旁为他加油,三人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这次交流。

从阅览室出来后,崔琰和李桐并肩走在校园的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崔琰深吸一口气,说:“有了老师的鼓励,我更有动力了。”李桐笑着回应:“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努力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崔琰一头扎进了文科的学习中。他每天早起背单词、背课文,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还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李桐坚持不懈帮他辅导英语。

本学期最后一次文学社成员会议,林悦未参加,班级上也没看到她,班主任只说她有事请假。

本次会议,社长退任,推举崔琰为新的社长兼主编,成员绝大多数同意,少部分成员私下在嘀咕。

这部分成员不服崔琰,说他占用赞助费用,

崔琰自然是听到了这些嘀咕声,他皱了皱眉,没有当场发作。

会议结束后,崔琰站起来走到小黑板前面。“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直说,我占用赞助费用这件事,有什么证据吗?”崔琰平静地问道。

其中一个成员支支吾吾地说:“就是感觉你最近花销有点大,社里活动也没见有多大起色。”

崔琰笑了笑道:“这段我花销大,忙了两周校刊,顿顿饭都在食堂,林悦不在,林悦在就知晓,出去跑赞助,矿泉水的钱都是自掏腰包的。”

说完,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赞助的总费用和各项开支的明细,一一列举出来。

“黑板上的数据是收到的赞助费总数和各项开支数,赞助商户大家都很熟悉,怕我多收钱少报,可以一家家去问;费用支出最大的是彩印新增费用,学校2000费用包括200本校刊的普印。这次多印100本,300本都是彩印,谈了许久才只新增1000元费用,可以去印刷室工作室询问,地址离新华书店不远。”崔琰面向大家说道。

“没有凭证,仅凭空口说,如何让人信服,”一名男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