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 第24章 群众里好像有坏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启明看着山顶上跪伏的人群,心中澎湃。

这些卑微的,在明末被命运无情碾压的生命,此刻将他视为神明。

这份敬畏,这份狂热,是他在这个乱世中,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这份满足感只持续了不到两秒。

一股突如其来的晕眩,如同潮水般袭来。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扭曲,耳边传来嗡嗡的耳鸣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猛烈地撞击着。

朱启明晃了晃头,用力眨了几下眼睛。晕眩感很快消退,但他还是感到一阵虚弱,腿有些发软。

“妈的,累着了。”他暗自嘀咕,没有多想。

经历了祠堂血战,加上连续几天的搬运,身体透支是正常的。

他把这份不适归结于疲劳,殊不知,这是沉睡在他体内的天启皇帝灵魂碎片,在接收到如此强烈的能量波动后,已然慢慢苏醒,他只感觉脑子里关于木匠的记忆越发清晰!

朱启明定了定神,目光扫过山顶上的众人。除了陈国柱和十几个熟悉的乡勇,大部分都是新面孔。

这些流民,眼神中除了敬畏,还隐藏着一丝掩饰不住的贪婪和狡黠。

他心中警惕,招手示意陈国柱过来。

陈国柱手脚并用地爬到朱启明身边,头始终低着,不敢直视。

“大人,您有何吩咐?”声音里充满了恭敬。

朱启明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道:“这些新来的人,良莠不齐。

在搬运物资的时候,你眼睛给我放亮一点。特别是那堆铁家伙,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陈国柱神情凝重地连连点头:“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寸步不离地盯着,谁敢动歪心思,先过我这关!”说着,他拍了拍腰间的雁翎刀。

朱启明满意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提高声音:

“好了!都起来吧!”

“这些,都是上天赐予我朱启明的仙家重宝!”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神圣的威严。

“有了它们,我们便能在这乱世中立足,不再受人欺压!”

其实崇祯年初期,这粤北甚至整个岭南,相对于北方,可以说是世外桃源,流民们看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份上,就当他放屁了!

“陈国柱!你来安排,所有人听令!把这些宝贝,全部给我搬回村子!”

“小心着点!谁要是弄坏了,定不轻饶!”

“是!大人!”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干劲。有了朱大人的“仙家宝贝”,他们那紧巴巴的日子,或许真的要到头了!

虽然有叉车这个现代化搬运利器,但瘦狗岭的山路崎岖难行,加上物资数量过于庞大,即便有一百多人帮忙,也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将所有东西全部运回陈家村,暂时堆放在村外划出的空地上。

朱启明没有放松,他立刻组织人手清点物资。

数千支碳纤维箭矢,清点时折损了十几支,让他有些心疼。

一些精密仪器的外包装也有些磨损。

不过大体上没有问题,所有关键物资都完好无损。

他仔细记录下损失的清单,这些将来都需要补充。

夜色再次笼罩大地。

朱启明独自一人回到简陋的房间。他没有休息,而是再次召唤出虫洞,回到了现代。

理发店空荡荡的,透着一股萧条。朱启明顾不上感叹,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无人机!

上次夜袭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侦查和预警的重要性。

在那种混乱的局面下,如果能有一架无人机进行高空侦查,提前发现敌情,他们的损失绝对会小得多。

而且,无人机还能在战斗中提供视野,指引攻击方向,甚至挂载小型武器进行骚扰攻击。

这玩意在明末,简直就是比大腿还粗的金手指,无论农用和军用,都堪称降维打击!

他拿起手机,打开购物App。

“无人机…无人机…”他在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

各种型号、各种价格的无人机跳了出来。朱启明眼睛一亮,他要买性能最好的!航程最远!载荷能力最强的!

他一口气选了十几个不同型号,正准备下单,却被系统提示拦住了。

“抱歉,您购买的无人机数量已达到个人限购上限。”

“草!限购?!”朱启明看着购物车里只有三架无人机,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

他完全没想到,这种东西个人购买竟然有限制,毕竟他也没买过这玩意。

“妈的,这怎么办?”他急得团团转。

三架无人机根本不够用,至少需要几十架才能形成有效的侦查和打击网络。

他坐在地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突然,他灵光一闪。

“朋友!同学!亲戚!”

他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打电话,发微信。

“春哥,急事儿!帮我买个东西,五千好处费!收到了告诉我,我过去拿!”

“亲爱的秀琼,帮我个忙,买个无人机,给你五千零花钱!”

“表哥,江湖救急!帮我买个无人机,事成之后,随便你提要求!”

他联系了所有能联系上的人。没办法,时间紧迫,只能用钱开道。五千块钱对他来说就是零钱,但对那些靠打螺丝过日子的人来说,足以抵得上他们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工资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启明马不停蹄地协调。

每收到一架,他都会立刻转账五千块钱作为报酬。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购买,有些人直接把他当诈骗犯处理,有些人虽然买了但速度慢。

朱启明每天都在催促,焦虑,担心虫洞随时可能崩溃。

花了整整五天时间,他才陆陆续续凑够了五十架无人机。

各种型号都有,但大体上都达到了他的要求。

无人机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另一个更基础,但也同样重要的物资——水泥和钢筋。

陈家村太过简陋,不是茅草屋就是土砖房,一门虎蹲炮就能把房子拆了,防御值几乎为0。

他需要用现代建筑材料,为自己的大本营铸造坚实的壁垒。

钢筋、水泥、砖块…这些东西,如果直接去建材市场大量购买,肯定会引起怀疑。

朱启明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发小,刘金华。

刘金华的本职工作就是个包工头,干工程这么多年,跟建材商和运输公司都打过交道,搞到这些东西再方便不过。

朱启明立刻给刘金华打了个电话。

“金子!忙着呢?”

“哎哟!朱少爷!有什么吩咐?”刘金华爽朗地笑道。

“别贫了,哥们儿有个事儿得找你帮忙。”

“说!什么事儿?上刀山下火海,哥们儿跟你去了!”刘金华拍着胸脯。

“没那么夸张。”朱启明顿了顿,“我想…重建一下咱们老家的老宅。”

“重建老宅?”刘金华有些惊讶,“那老房子不是好好的吗?虽然旧了点。”

“有点其他想法。”朱启明含糊地说道,“需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你那边方便弄不?”

“这事儿啊,简单!包在我身上!”刘金华一听是这种生意,立刻高兴起来,“要多少?什么时候要?”

“越多越好!”朱启明毫不含糊,“县城我有个仓库,地址我发给你,你先发那里放着。”

他心中盘算着。

这些水泥钢筋,大部分要运到明末去。

但为了避免穿帮,他必须在老家留下足够多的量,至少要让人觉得,他确实是在“重建老宅”。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刘金华爽快地答应下来,“等我给你联系一下,这两天就安排送货。”

朱启明一边协调无人机的收集,一边又以“重建老宅”的名义,秘密地订购了大量的建筑材料。

整个过程,他像是走钢丝,小心翼翼地平衡着两个世界的需求,同时又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他几乎是每隔个几分钟就看一下手腕上的虫洞,比那些番茄扑街作者看后台数据还勤快。

虫洞的光芒越来越暗淡,仿佛随时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