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亿现金,如同一座无形的山,沉甸甸地压在朱启明的心头。
\"这钱烫手啊,得赶紧找个保险柜装起来。\"他对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喃喃自语。
他首先想到的,是专业的律师团队,来处理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通过陈教授的人脉,他很快联系上了一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顶尖律师事务所。
会谈地点在律所位于市中心摩天大楼顶层,戒备森严的贵宾接待室。
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室内则是冷静而专业的氛围。
朱启明坐在柔软的真皮沙发上,面对着几位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资深合伙人,语气平静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父母年纪大了,操劳一生,给他们八千万养老,让他们安享晚年,周游世界。
弟弟朱启锋,还在基层打拼,给他七千万,改善生活,也为未来创业打下基础。
他还有一个从小疼爱的妹妹,也给七千万,作为她的嫁妆和人生基金。
剩下的近九亿资金,他决定拿出一个亿设立一个结构复杂的不可撤销家族信托。
信托公司,他选择了一家资产管理规模位列全国前三的着名信托机构,以确保资金安全和专业运作。
受益人,是他侄子侄女们,以及弟弟妹妹可能有的其他后代,确保朱家血脉长久受益。
信托条款中,朱启明深思熟虑后,加入了一条旁人看来匪夷所思,却对他至关重要的特殊约定。
如果他本人因故失联超过三年,且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证明其尚在人世。
那么,该家族信托的决策权和部分管理权限,将自动转移给他的弟弟朱启锋。
这是他为自己波谲云诡、生死难料的穿越生涯,留下的一道坚实后盾和重要保险。
律师们对这位年纪轻轻,却拥有巨额财富的客户,其心思之缜密,手腕之果决,都暗暗心惊。
他们经手过无数富豪的财产规划,但像朱启明这样,在如此年纪便有此等远见和魄力的,实属罕见。
所有法律文件,在律师团队夜以继日的专业操作下,逐一完善,仔细审核,最终签署,迅速生效。
庞大的资金如涓涓细流,通过复杂的法律和金融路径,无声无息地汇入各个指定的账户和信托计划之中。
朱启明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缓缓落地,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家人的未来,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下总算能放开手脚去明朝浪了!\"
他对着律所落地窗外的霓虹举起咖啡杯,
\"崇祯老哥,皇太极老弟,等着接你朱爷爷的降维打击吧!\"
钱的问题彻底解决了,朱启明的心思,立刻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明末。
是时候给古人开开眼了!
他搓着手点开淘宝,先整点硬货,让流寇见识见识什么叫科技与狠活。
第一批战略物资清单,早在他脑海中盘桓了无数遍,每一个条目都经过深思熟虑。
粮食、医疗、种子是重中之重,这些关乎生存和发展。
他通过各种渠道,秘密采购了数百吨成品粮食、大量易于长期储存的军用压缩饼干和自热口粮。
这些现代食品,在明末那种动辄断粮的年代,将是比黄金还珍贵的战略储备。
医疗物资更是疯狂采购,各种广谱抗生素、高效消炎药、止血包、消毒剂、手术器械……他几乎搬空了好几家大型医药公司的仓库。
他深知,在这个连破伤风都能要命的时代,现代医药将是挽救无数生命、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高产作物种子,土豆、玉米、红薯、超级杂交水稻,这些被誉为“救命粮”的作物,他搜罗了全球最顶级的优良品种。
这些种子一旦在明末推广开来,将彻底改变那个时代低下的粮食亩产,喂饱更多饥肠辘辘的人口。
在一家大型农机制造厂,朱启明提出了一个让销售经理目瞪口呆的订单。
“您确定要五十台这种小型履带式拖拉机?还有全套的旋耕机、播种机、脱粒机?”
销售经理推了推眼镜,不确定地问:“朱先生,这型号咱们主要出口非洲和东南亚山区,国内需求量不大。您这是要做什么大型农业项目吗?”
“算是吧,一个非常特别的项目。”朱启明微微一笑,没有透露分毫。
“那售后和维修怎么办?这些设备在您那边的维修点可不多。”销售经理有些担忧。
朱启明摆了摆手,自信地说:“放心,我自有办法解决。你们只需要保证设备质量和配件齐全,特别是易损件,越多越好,还有详细的维修手册和图纸,越详细越好。”他甚至要求提供了维修教学视频的电子版。
看着朱启明胸有成竹的样子,销售经理虽然疑惑,但面对如此大的订单,还是立刻眉开眼笑,保证按时按量完成。
他还在一家特种金属材料公司,定制了上万根高强度特种合金钢管,口径和壁厚都精确到毫米。
“朱先生,您要这么多这种规格的无缝钢管做什么?这可是军工级别的材料。”公司负责人好奇地问。
朱启明眼神深邃,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有用。贵司只需要确认规格达标,其他问题走NdA流程"
对方很识趣的闭了嘴。
这些铁疙瘩,在后世不过是博物馆展品,或者工业流水线上的普通零件,但在那个时代,它们却是能当神供奉的利器,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他脑海中浮现出明军手中那简陋的鸟铳和火绳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拿这玩意儿造火铳,怕不是要把八旗军吓出ptSd。
他还要了一台二十匹马力的卧式冷凝式双缸蒸汽机,以及配套的高效锅炉和各种传动装置。
这老古董搁现代就是废铁价,他抚摸着蒸汽机外壳直乐,等拉到明朝,那就是妥妥的工业革命发动机啊!
此外,还有五百把现代工艺锻造的钢制雁翎刀、三千杆枪头锋利的白蜡杆长枪。
这些冷兵器,虽然在现代已经落后,但在明末,其锋利度和坚固程度将远超官军和流寇的制式装备,能让他的乡勇在近身肉搏中占据绝对优势。
一百张顶级狩猎复合弓和数千支配套的碳纤维箭矢,这种高效能的弓箭,射程远,穿透力强,将弥补初期火器数量不足的劣势。
以及大量的高压电击枪和军警用强力防狼喷雾。
这些非致命武器,在初期训练、维持秩序和抓捕俘虏时,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能瞬间瓦解个体的抵抗意志,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这些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几乎涵盖了农业、工业、军事、医疗等各个方面。
朱启明如同一个贪婪的饕餮,利用手中雄厚的资金,通过国内外数十个不同的渠道,分批次、多名目地秘密采购。
有些诸如高强度钢管、蒸汽机核心部件等敏感物品,他甚至不得不动用了一些陈教授和李先生在政商两界深藏的人脉关系,才得以绕过一些限制,顺利搞到手。
整个采购过程,紧锣密鼓,耗费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和超过五千万的庞大资金。
"砸钱真特么爽!\"
朱启明看着填满仓库的物资,\"这些玩意儿运过去,老子在明朝就是行走的哆啦A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