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 第32章 大环境不好,所以落草为寇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大环境不好,所以落草为寇了

梅岭古道,一线天。

朱启明背着手,看着眼前这群歪瓜裂枣的土匪,数量倒是有个百十来号,此刻却蔫头耷脑,被十几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押解着。

“穿山豹”王大力右肩缠着布条,脸色依旧苍白,哼哼唧唧地被两个锦衣卫推搡着。

“火蝴蝶”王翠娥则是一瘸一拐,左腿中弹,俏脸含煞,时不时瞪朱启明一眼,眼神能喷出火来。

朱启明摸了摸下巴,对李若链道:“李千户,派几个人,跟着这二位‘当家的’,去他们山寨看看。”

“是,大人!”李若链一挥手,几个精悍的锦衣卫立刻上前。

王大力瓮声瓮气地道:“这位……好汉爷,到了我们黑风寨,还请高抬贵手,寨子里的东西,您瞧上什么,尽管拿!”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那黑黝黝的“铁疙瘩”喷火的场景,他是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王翠娥则是不服气地扭过头,嘀咕道:“姑奶奶的震天雷要是够,非把你们轰上天!”

朱启明耳朵尖,听见了,微微一笑:“王姑娘,你的震天雷,技术含量有点低啊。”

“你!”王翠娥杏眼圆睁,差点跳起来,又牵动了伤口,疼得她“嘶”了一声。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黑风寨进发。

山路陡峭,碎石子在草鞋下咯吱作响。

朱启明扛着AK走在队伍中间,瞥见王大力被锦衣卫押着走在前方,绷带渗着血却仍一步三晃。

“穿山豹”这名号听起来唬人,眼下却像头被拔了牙的熊。

朱启明心血来潮,放缓脚步与他并肩:“王大当家的,看你也算条汉子,怎么想的落草为寇?”

王大力抬眼瞥他,瓮声瓮气地叹:“还能为啥?大环境不好呗。”

“噗——”朱启明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你说啥?”

“大环境不好啊!”王大力以为对方没听清,掰着粗短的手指数数,

“前年旱灾颗粒无收,官府还追着缴‘辽饷’‘练饷’,村头李老汉卖了闺女才凑够税银,转头就投了河……”

他忽然压低声音:“您说这世道,老百姓不占山吃粮,难道等着饿死?”

朱启明盯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怀疑自己听错了——“大环境不好”这种现代职场人的万能借口,竟从明末土匪嘴里冒出来。

“这词儿谁教你的?”他忍不住问。

王大力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去年劫过一个落第秀才,他喝多了总念叨‘时运不济,大环境使然’……咱觉着挺有道理!”

朱启明哑然失笑,忽觉这土匪比想象中可爱。

他指了指王大力的伤:“你这‘大环境’,可让你挨了枪子儿。”

“嗐!”王大力咧嘴一笑,露出颗缺了半颗的犬齿,“等您当了山寨之主,说不定大环境就好了呢?”

这话惊得朱启明挑眉——这莽夫竟有这般眼色?

这黑风寨,建在半山腰一处易守难攻之地,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可通。

到了寨门口,几十个留守的土匪见自家大王和二当家被俘,后面还跟着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吓得腿都软了,哪里还敢抵抗,连忙打开了寨门。

朱启明迈步走进黑风寨,环顾四周。

寨子规模不小,木石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居然还有个小小的演武场。

朱启明跟着走进演武场,鞋底突然传来粗糙的摩擦感。

他低头一看,地面是用黄黏土掺着碎砂石夯筑的,虽被无数双草鞋磨得发亮,仍能看出原本的纹路——这分明是客家人晒谷用的「地塘」。

场子边缘堆着几具半人高的石磨盘,磨齿间还嵌着零星的稻壳,墙角斜靠着竹编的晒谷匾,边缘已被虫蛀得发脆。

远处一排低矮的土坯房,屋顶铺着杉树皮,檐下挂着几串干辣椒,在风中轻轻摇晃,显然是山寨的粮仓。

朱启明忍不住用脚尖碾了碾地面,果然从夯土层里挤出几粒干瘪的谷子。

“这地塘的夯土手艺倒不错。”他转头对李若链道,“不过用来练兵,怕是连刀盾对砍都经不住。”

李若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注意到地面上纵横交错的裂缝,以及角落被火药熏黑的痕迹——显然这里曾被当作临时火药试验场。

土匪们推推搡搡地站定,有人不小心踢翻了墙角的木耙,铁齿刮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惊飞了屋檐下的几只麻雀。

“李千户,让这些……嗯,‘弟兄们’,就地集合。”朱启明吩咐道。

“是!”

李若链清了清嗓子,对着那群垂头丧气的土匪喝道:“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列队站好!快!”

土匪们你推我搡,磨磨蹭蹭地挪动着身躯,乱作一团。

“哎,你踩老子脚了!”

“排队会不会啊?往哪儿站呢!”

“他娘的,老子以前站这儿的!”

李若链气得脸都青了,手里的绣春刀刀鞘“啪啪”地敲着栏杆:“肃静!都给老子站直了!东倒西歪的像什么样子!”

朱启明看着这群乌合之众,有的穿着破烂棉袄,有的干脆赤膊,武器也是五花八门,锄头、粪叉都上阵了,队形更是七扭八歪,稀稀拉拉。

他忍不住扶额,叹了口气。

“我的天,这简直就是个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啊!”

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前面的李若链和几个锦衣卫听到。

李若链嘴角抽了抽,心想,大人这用词,真是……闻所未闻,却又该死的贴切。

王大力低着头,脸有些发烧。

王翠娥则是狠狠地剜了朱启明一眼,心道:你行你上啊!姑奶奶带队伍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朱启明也懒得跟他们计较,直接道:“王大力,王翠娥,带我去你们的库房看看。其他人,原地待命,谁敢乱动,格杀勿论!”

最后四个字,杀气腾腾。

土匪们顿时噤若寒蝉。

王大力和王翠娥对视一眼,只得认命,一瘸一拐地在前面带路。

山寨的库房有好几个。

粮仓里,粮食倒是堆了不少,足够数百人吃上两三个月。

朱启明点了点头,这年头,有粮就是草头王。

兵器库里,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倒是琳琅满目,可惜大多工艺粗糙,保养也差,不少都生了锈。

朱启明撇了撇嘴,这些玩意儿,跟他的AK47比起来,简直就是烧火棍。

最后,来到一处防守严密的小院。

王翠娥指着里面一间石屋,带着几分傲气道:“这便是我存放‘震天雷’和配制火药的地方!”

朱启明推门进去,一股刺鼻的硫磺和硝石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石屋里堆放着不少坛坛罐罐,还有一些竹筒、铁壳子。

他随手拿起一个半成品的“震天雷”,掂了掂,又凑近闻了闻。

“啧啧啧。”朱启明连连摇头。

王翠娥不乐意了:“你啧什么啧?姑奶奶的震天雷,还没人敢说个不字!”

朱启明将那“震天雷”丢回桌上:“王姑娘,不是我打击你。你这火药配比,也太随心所欲了吧?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怕是你自己都说不清每次一不一样。”

“你胡说!”王翠娥急了,“我都是按我爹传下来的方子配的!”

“那你爹的方子,肯定没告诉你原料提纯的重要性。”

朱启明指着一旁的硝石,“你看这硝石,杂质这么多,颜色都不纯。还有这木炭,烧制火候不足,研磨得也太粗糙,颗粒大小不一,燃烧起来能稳定才怪。”

他拿起一小撮火药,在指尖捻了捻:“威力时大时小,有时候跟个大炮仗似的,有时候又能炸塌半堵墙,我说的对不对?”

王翠娥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这些确实是她制作震天雷时常遇到的问题,只是她一直归咎于运气不好。

“而且,你这引线也有问题,燃烧速度不稳定,有时候一点就炸,有时候半天没反应,自己人都容易被误伤。”

王翠娥俏脸涨得通红,她最引以为傲的东西,被人贬得一文不值,顿时炸毛了。

“你懂什么!你个外行在这里指手画脚!姑奶奶的震天雷,在梅岭这一带,谁不闻风丧胆?倒是你那个铁疙瘩,奇形怪状,指不定是什么歪门邪道!”

“我这叫科学,懂吗?Science!”朱启明试图解释。

“塞…塞什么玩意?!我不懂你塞什么鬼!”

王翠娥一跺脚,疼得龇牙咧嘴,“有本事你来配啊!你要是能配出比姑奶奶的震天雷还厉害的玩意儿,姑奶奶以后就……就拜你为师!”

她也是气急了,口不择言。

朱启明眼睛一亮:“哦?此话当真?”

“姑奶奶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王翠娥挺起胸脯,尽管腿还在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