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冷,刺骨的冰冷,是朱启明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感觉。

他躺在自家理发店那冰凉的瓷砖地上,后脑勺隐隐作痛,像是被人狠狠敲了一记闷棍。

更糟糕的是他的脑袋,仿佛被塞进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滚筒洗衣机,无数混乱的画面、声音和情绪在里面疯狂搅动。

“朕……我……”

一个念头刚起,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就在脑海深处咆哮。

金銮殿上百官朝拜的威严,与城中村握手楼的压抑交织。

精巧榫卯结构的图纸,与手机屏幕上搔首弄姿的主播重叠。

批阅奏章的无奈烦躁,与给客人刮脸时的小心翼翼混杂。

还有那弥漫在紫禁城深处,对权力的疏离,对木工近乎病态的痴迷,以及临死前那深深的不甘和懊悔……

“朱由校……”

“朱启明……”

两个名字,两个身份,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如同两条凶猛的蟒蛇,在他的意识里互相撕咬、吞噬、融合。

剧烈的头痛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低低的呻吟。

他挣扎着,用胳膊肘撑起身体,茫然地环顾四周。

熟悉的廉价理发椅,褪色的墙纸,弥漫着洗发水和烟草混合气味的空气。

这里是他的“启明造型”。

他抬起手,看着自己掌心的纹路,又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是他的身体,三十五岁,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只想躺平的理发师。

可为什么……脑子里会多出那么多不属于他的东西?

关于一个叫朱由校的人,关于那个叫大明的朝代,关于木匠活计的各种细节,甚至还有对某个叫客氏的奶妈复杂难言的情感,以及对一个叫魏忠贤的太监既依赖又隐隐忌惮的记忆……

这些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来,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他猛地晃了晃头,试图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甩出去,但它们就像附骨之蛆,牢牢地盘踞在他的脑海深处。

“天启皇帝……朱由校……”他喃喃自语,眼神空洞。

那个十七岁登基,沉迷木工,易溶于水的短命天子?

他的记忆,他的灵魂……或者说残魂执念,怎么会……

朱启明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墙角。

那个脑袋大小的光团,依旧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散发着柔和而诡异的白光。

是它!

问题一定出在这个诡异的光团上!

在他从那个疑似明末的世界回来时,穿过光团的瞬间,那股冰冷的、强行灌入的意识洪流……

难道说,这个光团,这个所谓的“虫洞”,不仅连接了两个不同的时空,还在他返回的时候,捕捉到了什么东西?

比如……一个恰好在附近徘徊,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被束缚在时空夹缝中的灵魂碎片?

而这个灵魂碎片,恰好属于那位已经死去近两年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这个猜测太过离奇,太过荒诞,但却是眼下唯一合理的解释。

朱启明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后背渗出冷汗。

他,一个现代躺平青年,身体里……多了一个明朝皇帝的残魂?

这算什么?夺舍?还是……融合?

他尝试着集中精神,回忆刚才穿过光团的细节。

那股意识流中,除了皇帝的记忆,似乎还夹杂着一种强烈的执念,一种对未能完成的木工作品的极度痴迷和不甘。

“水底机关人……”一个模糊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伴随着一套复杂精密的内部结构图。

朱启明吓了一跳,连忙掐断了这个思路。

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

“冷静,冷静……”

他深呼吸了几次,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皇帝记忆。

他现在面临的问题很严峻。

首先,他身体里多了一个“东西”,虽然暂时没感觉到恶意,但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其次,那个光团还在,那个通往明末崇祯二年的通道还在。

他还回不回去了?

回去,意味着要面对一个战乱将起、人命如狗的时代,还要带着一个随时可能精神分裂的“外挂”。

不回去?

关掉这个光团?怎么关?就算关掉了,他难道就甘心继续守着这个破理发店,回到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躺平生活吗?

尤其是在经历了穿越,并且脑子里多了一段皇帝记忆之后。

朱由校的记忆碎片虽然混乱,却也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那些属于帝王的视角,那些关于朝堂、关于权谋、关于一个庞大帝国运作方式的零星片段,哪怕只是惊鸿一瞥,也足以让朱启明心潮澎湃。

更别提,朱由校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他是个顶级的木匠!那些精巧绝伦的设计图,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如果能……

一个疯狂的念头再次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如果,他能利用朱由校的木工知识,在现代做点什么呢?

或者,利用现代的知识,回到明末去做点什么?

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那个时代的命运?

这个念头让他心脏狂跳,既兴奋又恐惧。

他再次看向那个光团,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这个连接着两个世界的通道,这个意外融合进他身体的皇帝残魂,究竟是诅咒,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朱启明撑着发麻的膝盖挪到光团前,这次他注意到虫洞边缘泛着水银般的质感。

当他试探性地用食指戳向光晕时,整个光团突然"啵"地缩成弹珠大小,在手心上方三寸处悬停,仿佛被无形丝线吊着的琉璃珠。

\"收!\"他鬼使神差地低喝一声,那光珠应声坠入掌心,皮肤下顿时泛起冰凉的涟漪。

张开五指时,虫洞又「嗡」地膨胀到篮球大小;

攥紧拳头,它便缩成米粒般的星芒藏在指缝里。

最妙的是,当他用客家话念出"瘦狗岭"三个字时,虫洞内部立刻浮现出黄昏山坡的虚影——通道始终锚定在崇祯二年的时空坐标。

反复试验后,朱启明摸清了规律:虫洞最小能压缩成痣粒大小的光点藏在耳后,最大可展开到一人高。

当他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微观状态的虫洞时,发现它竟能像活物般在皮肤下游走,最终蛰伏在左手腕内侧,化作一圈淡金色的环状印记。

\"这才对......\"他摩挲着腕间微烫的印记喃喃自语。

那些突然涌入的帝王记忆开始退潮,只剩对木工活的奇异亲切感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