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昭昭来了,你哥来了信,刚好一起看看。”

沈母手里拿着一封还没拆开的信。

“娘,一会再看,今日朝中可有要事发生?”

她想知道季丞相是如何向皇帝解释那批军饷的事的。

“你是想问季丞相。”

“对。”

沈言昭点头,她的大腿根还因为太长时间骑马有些酸痛。

“季丞相说这批军饷是在一处被积雪掩埋的山坳处找到的,他说得有理有据,皇帝虽然不信,但在朝上也接受了这个说法,不过脸色不是太好看就是了。”

沈言昭还以为他会有什么高明的理由,没想到是如此朴实无华。

“哦,好吧,我们还是先看看哥信里写了啥吧。”

沈言昭从沈母手中拿走那封信拆了开来。

信中阐述了如今边疆的局势,有了镖局送过去的粮食,战况对他们有利了许多。

还讲了沈言昭送过去的那些金矿,他已经混入加固城墙的材料中,此时已经变成了城墙的一部分。

“一切顺利就好。”

沈母看了信,这些日子提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了下来。

军机大事一般都会直接送进皇帝的养心殿处理,养心殿一般也只有三品以上的大臣或者皇帝的亲信能够经常出入,因此沈言昭才会想着重新送江峰上去,至少不必再向这样日日担忧战事的发展。

要到了用午膳的时间,太医院给季安澜的安胎药也送进了坤宁宫。

此时的季安澜正看着那盆枯萎的金缕梅发呆。

“皇后娘娘,要不要和皇上说此事。”

房嬷嬷问道。

“他这是巴不得我没了腹中这个孩子才好。”

季安澜冷笑,将那一碗安胎药继续倒在花盆中。

”娘娘,安胎药好了。“

此时,江流拿着另一碗药进来了。

“江大夫,麻烦你去拿些安胎药的药渣进来。”

江流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但还是按照她的意思拿了一下进来。

季安澜将这些药渣洒在金缕梅的花盆中。

“将这花拿出去摆在廊下,凡是背地里去碰过这花的都暗中盯着点。”

“是。”

房嬷嬷将花端了出去。

沈言昭用完午膳回了江府,地支已经在她的房中等候了。

“地支,你回来。”

沈言昭几乎立刻就看见了他被冻伤的耳朵。

“是小姐,北方恒亲王管辖的地区确实接连多日下雪,如今已经构成雪灾,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消息传出。”

“恒亲王?”

“是的。”

本朝只有两个亲王,一个恒亲王一个瑞亲王,两位都是先帝的弟弟。其中瑞亲王是卫子焰的父亲,而恒亲王则是孤身至今。

难怪卫子焰没有收到消息,原来雪灾的地方不是她父亲管辖的地区。

“你先去休息吧,剩下的事情我让苍山去办。”

地支也是疲惫的不行,他去探查的时候没想到那边雪灾的情况那么严重,一不留神便会淹没在厚厚的积雪中,他不仅仅是耳朵被冻伤了,双手也肿得跟萝卜似的,只不过缩在袖里没让沈言昭看见。

他一回去点了炭盆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没想到昨日没告诉季丞相她的要求,今日就收到了雪灾确切的消息。

沈言昭提笔写下了让江峰去赈灾的要求。

“苍山。”

“属下在。”

“你去将雪灾的消息散播出去,另外将这封信送到丞相府。”

“是。”

苍山拿着信走了出去。

有了之前宣扬江峰不守信用的经验,苍山这次做得更快也更隐蔽。

就在消息传出去的第二天,皇帝便亲自派人核查消息的准确性。

不过五日,就确定了恒亲王领地雪灾的事情是真的。

被皇帝急召入宫的季丞相还在感慨着沈言昭消息的灵通。

“五位大臣觉得此次赈灾派谁去比较合适。”

皇帝自己的亲信职位都太低,他无法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让他们去。

于是他将几位一品大臣都叫了过来。

“臣以为不如让户部侍郎展奇书去赈灾。”

太傅大人率先出声。

皇帝见有人提出了展奇书,心中自然是高兴的,若此次赈灾做的漂亮,那刚好可以补上户部尚书这一职。

“臣以为,若是让户部侍郎去,不如让原来的户部尚书江峰去,江峰曾经可是和老夫一块去南方赈灾过,也算有经验。”

季丞相见有人出声,立刻将话题引到江峰身上。

“此人被贬便是因为言而无信和有贪污受贿之嫌,丞相说他怕是不合适吧。”

皇帝在听到季丞相谈到江峰的时候也心动了,若是此事办成,官复原职也不是不行,可他同意,其他的大臣倒是不一定会同意。

太傅大人听季丞相这样说,也思考了下江峰,他相比于展奇书,确实多些经验。

但朝中也不是只有他一人可用,于是便没有发表自己意见。

“皇上实在不知道用谁的话便让安抚使去吧,他常年负责赈灾的事宜,虽做的不出彩,但也没有错处。”

国公大人推举得人选中规中矩,但唯一可惜的是这人不是皇帝的人。

另外两位大臣觉得三人推举的人都可以,皇帝一时也难以抉择。

但灾区的百姓等不了,这意味着他今日必须选出一个人来。

五人没有在说话,默默等着皇帝的抉择。

“皇上,茶来了。”

印公公适时的上了一杯皇帝最爱的七分烫的茶水。

“你们先去偏殿等一会,朕独自想一想。”

“是。”

五位大臣退了出去。

“印培宁,你说朕选谁比较好呢?”

“哎呦,皇上,奴才哪敢妄议朝政啊!”

“朕恕你无罪,朕就是无法在三人中抉择。”

印公公这才将自己的分析讲给皇帝听。

“这去赈灾,必然是要皇上信得过的人。”

一句话便将皇帝的心思拿捏住了,皇帝自然是想让自己人去的。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有经验。”

“你的意思是让江峰去。”

皇帝听他的话排除另外两人。

“奴才一分析只觉得知县大人更合适罢了,他既有经验,而且在做户部尚书的时候也颇得皇上信任,他更何况前些日子去巡视的时候,知县大人解决了当地的一伙山匪,皇上至今都没有赏赐。”

“若他这次赈灾也办的很好,那朕一起赏了又何妨。”

皇帝听他一通分析,也算满意江峰去赈灾这事。

于是他将大臣们叫了回来,告诉他们这个决定。

见皇帝决定了,几人也没有反驳,于是一封圣旨送到了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