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东汉之乱世黄巾 > 第153章 董卓背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场惨烈,硝烟四起,火光通明,哀嚎遍野,肢体四散,血流喷涌。

双方士卒急剧消耗,无数人葬身血海,掩埋沙场,战场到了最为关键之处。

武临躲过暗箭,藏身城垛旁,冷冷注视全场,曹军攻势凶猛,令人焦灼不已。

感受到一阵震动,巨大碰撞声传来,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武临眉头紧皱,十分清楚,曹军撞击城门,飒飒飒,许多灰尘抖落,厚重城门,颤抖不已。

踏踏踏,一阵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马久一脸焦急,面色黝黑,显然是被烟熏得。

急促说道:“启禀将军,车环司马,正组织人手,支撑城门。

但汉军攻势猛烈,不怕牺牲,若无援军,恐怕极为危险。”

马久断断续续说完,底气有些不足,偶尔抬头看武临,希望能拿出对策。

武临十分镇静,宽慰道:

“城门坚固,多次修缮,即使曹军猛烈,绝不可能攻破,稍安勿躁。”

继续说道:“我军伤亡惨重,兵力有限,对方也不遑多让,肯定是我军数倍。

立即通知简修,组织辎重营,以及俘虏营,不管如何,抽调出两千人,前来支援。”

简修接到命令,满面苦涩,他实在没想到,战况这般惨烈,连俘虏都要组织起来。思虑片刻,

暗付道:“将军为何不抽调士兵,从其他城门,毕竟没有战事啊,为何非要调选俘虏?”

随即灵光一闪,理解其中深意,辎重营人手不足,哪有多余人手,唯有俘虏营,可有四五千人。

想通其中环节,便与牧马商议,赶往军营中,押送汉军俘虏,送往战场。

一群人颤颤巍巍,当听到战争爆发,皆感到不安,却无力反抗,每日剧烈劳动,精疲力竭。

见俘虏上城,不过四五百人,显然是分批送来。

这堆人一上城头,把头探出城外,立即呕吐一片。

平日里养尊处优,哪见过这番惨状,血流漂橹,肢体分离,血肉模糊。

武临让士兵朝外,齐齐大喊:“汉军立即停止攻,立即停止攻击!

你们看看这些人是谁,他们全是,唐县、恒山县、安平城,世家豪族。

如果继续进攻,我军把他们全推下城。

曹操,即便你攻破城,世家死于你手,安可将功抵过。

你可想清楚了,这里不过是一部分,其他安全待在城中。

众目睽睽之下,你是杀不完得,不怕报复就继续攻城吧!”

士兵们厉声威胁,刀尖抵住背心,明明晃晃,杀气四溢。

武临出言劝道:“此地不过上万曹军,为了减少伤亡,这才利用尔等。

并非存心杀戮,不要妄想,汉军能攻破城门,城中还有数十万百姓,未曾调动。”

一些人心思活跃,均以为即将城破,欢喜不已。

可武临一番解释,打破了希望,又身处战场,刀剑无眼,慌张万分。

纷纷大喊道:“对面是曹校尉,统领大军攻城吗?

我等是河北世家,千万不要攻城,叛军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快快撤兵!”

正在进攻士兵,皆是一阵恍惚,听说是世家,心中惊慌不已,动作一窒,两方停止了攻击。

曹操冷哼一声,躲在盾牌下,喊道:“在下便是曹操,诸位友人,城中兵力空虚,即将破城。

不出片刻,便可攻破城池,解救你们,夺回自由,重回繁华。

只要牺牲一些人,家族子弟,不在遭受苦难,此乃大义。

定会禀告陛下,为尔等歌颂功德,修筑功碑,永传后世,光耀门楣。”

一番忽悠下,倒是令士兵,感动不已,皆在喊:

“为国捐躯,马革裹尸!”

“为国捐躯,马革裹尸!”“

为国捐躯,马革裹尸!”

这些世家子弟,饱读诗书,头脑灵活,利益为先,哪有这番高义。

纷纷破口大骂,其中,唐家主尤为激动。

自从唐容如,成为张宁侍女,唐家日子好过多了。士卒们减少责打,偶尔受女儿接济,改善伙食,深知叛军,并未有杀心。

但曹操起死心,冠冕堂皇,置于死地,简直是十分狠毒。

利用地位,不断威胁道:“曹操,你不过是宦官之后,怎敢以下犯上。

天下世家一体,盘根错节,我等丧生此地,你将无路可逃。

此地人多眼杂,别想杀人灭口,逃脱后,定叫你生死难料。”

曹操愤愤不平,狂怒暴躁,陷入愤怒中。他本想杀人灭口,被揭穿心思,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强忍怒火,假笑道:“各位同仁,此乃敌军奸计,挑拨离间,不可上当。

此处聚集十几万大军,董卓为主帅,不过奉命行事,战与不战,必须告知董刺史,不能做决定。”

说完后,朝夏侯尚使个眼色,夏侯尚突然大喊:

“董刺史下令,不屑一切代价,继续攻城。

城门之人,全是假扮,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明显是装扮。

大军立即攻城,后退者,军法从事,立斩不赦,一切后果,皆有董刺史承担。”

曹操暗笑一声,为其机智点赞,城上世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突然,一道惨叫声,回荡战场,众人看去,一道身影躲入军营中,不知何人。

曹仁心领神会,大叫道:“攻城!”全力推动攻城车,砰砰一声,城门颤抖不已。

曹军反应过来,张弓搭箭,爬上梯子,大喊大叫,飞石流矢,漫天飞舞。

武临见效果达到,防止他们暴动,押运下去,虽未令曹操止戈,但效果极佳。

不仅拖延时间,还挑起汉军内部矛盾,董卓得知此事,必然爆发争斗。

而且,此事必会传遍天下,曹操、董卓,在朝堂上,必然举步维艰,到处受阻。

两军继续交战,曹军攻势疲软,一而再、二再三、三而竭,失去锐气,已经不可能攻破。

曹操心中焦虑,望着场中,稀稀散散身影,一波大战,损失四五千人,地上密密麻麻,全是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