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贾家远亲,我的截胡人生 > 第274章 这便是他为何回来的缘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这便是他为何回来的缘由

李民富蹲下身,从柜子夹层取出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几根“条子”,还有一把工具——这是用来防身的。

狡兔三窟的道理他怎会不懂?

“李主任,您这是要去哪儿?”办公室主任在走廊遇到他,打了声招呼。

“嗯。”李民富平静地回应。

“有个文件需要您审阅。”

“稍后再处理。”

“好。”

李民富哪还有心思签字,只想赶紧离开。

“李主任好!”

“李主任。”

他随意点头回应,最后一次体会这个职位带来的荣耀。

走出工厂大门,他在僻静处换上旧衣,简单伪装了样貌。

就这样,他紧张地抵达秘密据点。

刚拉开衣柜暗格,就傻眼了。

他翻找许久,熟悉的旅行包却不见了踪影。

他无声地张嘴,内心绝望。

不能出声,只能保持沉默。

随着时间推移,李民富渐渐冷静下来。

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摸了摸怀中的小包,感受到里面的工具,内心稍感安慰。

“老周,我定会报答你。”

李民富喃喃自语地结束了自己的话,随即毫不犹豫地走向与老周约定之地。

东西已失,悔恨无益,唯有设法弥补。

十余日后,轧钢厂对李民富的失踪渐渐淡忘。

事实证明,世界冷酷无情,少了谁,日子依旧流转。

当关于四位干部的任命消息传来,众人皆喜形于色。

其他地方的小人物难以干预大局,但轧钢厂的变化关乎他们的生计。

薛副主任如愿升任轧钢厂常务副厂长。

韩庆阳获正式任命,主管二车间及民兵连;葛洪兵负责保卫科与宣传科。

刘副主任、王副主任亦各有新职。

红头文件顶端首提贾建设,他果然如先前与薛副主任商定,荣任轧钢厂厂长。

上级显然顾虑稳定,此次人事调整未派“空降兵”,这也合情合理。

尽管“ ** ”已倒台,其残余势力仍盘根错节,遍布各处。

贸然全面肃清,恐令诸多部门陷入混乱。

故而高层选择先稳局势,后续再行处置。

“薛副厂长早!”

“早!”

“副厂长好!”

“好。”

“薛厂长……”

薛副厂长笑意盈盈地与众人寒暄。

步入标有“常务副厂长”字样的办公室,他激动地推开房门。

过往造访此地,绝无今日心境——自信、豪迈、掌控大权,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他环视整洁一新的办公室,见水壶已灌 ** 水,又轻抚宽大的办公桌。

拉开舒适的座椅坐下,不料后仰时竟磕碰了一下。

因后靠背既舒适又松软,薛副厂长即便完全倚靠也无妨,只是会让双脚离地,感觉更惬意。

薛副厂长渐渐平复情绪,这常务副厂长的位置果然不同凡响。

此刻,他缓缓靠向椅背。

待完全倚靠后,全身放松,嘴角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砰砰砰……\"

\"进来!\"

进屋者颇为机敏。

他发现薛副厂长的水杯仍是空的,立刻拿起水壶为杯子添满水,这才开口道:\"薛厂长,我是来自一车间的……\"

其实自薛副厂长倚靠椅背、展露舒心笑容那一刻起,就能预见厂内纷争即将重启。

这或许就是职场永恒的主题吧!

正如后世有人问常演皇帝的演员有何秘诀,那人沉吟片刻答道:\"无它,只是当站上那个位置时,看见底下文武跪拜,瞬间明白如何演绎。”

许多权力与欲望,实则由他人捧高。

因此,务必坚守初心!

比如贾建设此刻同样坐在办公室的靠背椅上,但他并无薛副厂长般感慨。

历经多年磨砺,尤其在外经商的经历,他如今已有些旁观者的清醒。

他每日轻松上下班,闲时喝茶,忙时看文件、签字,偶尔出席上级会议,其余事务几乎无需过问。

毕竟厂内大小事务皆有人负责,若无问题,他无需多操心。

说实话,这厂长职位比他之前任董事长时轻松得多。

转眼两月过去,贾建设终于听到好消息——部分人的财产,特别是房产,已归还原主。

这些人心中充满恐惧,唯恐再次失去已有之物,于是有人动了变卖的念头。

切莫以为他们的想法荒唐可笑,毕竟这是血泪换来的经验。

试想,就像过去农村的自留地,时而归私,时而归公,反反复复不知折腾了多少次。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里便不多列举。

所以他们心生畏惧,是真心害怕再经历一次失去。

然而贾建设却不惧此忧。

听到消息后,他仅感惊讶,从没想过在“房改房”之前就能交易房产,如今得知在此阶段即可操作,只需与街道签订协议便可完成。

此事纯属偶然得知,前几天探望老友李主任时,对方提及此事,甚至提到有些无法归还的房产还需街道协助处理。

至于具体原因,留给读者自行思考。

李主任年事已高,享受安逸生活,其二子现已调回燕京城,在区内任职,也算继承父业。

贾建设对李主任满怀感激,当年若非李主任引荐进入街道工作,他的未来或许不会如此顺遂。

他并非忘恩负义之人,回国后常抽空看望李主任。

言归正传,贾建设委托现任大前门街道主任谢康帮忙打听购房事宜。

若是四合院,希望能是几进几出的大宅,若能保留古韵尤佳。

他并不贪多,只求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套。

思想转变后的贾建设已不再执着于收藏旧物或囤积房产。

以他目前的财力,那些不过是小儿科。

他更倾向于购置临街商铺,计划将国内首笔投资放在酒店餐饮行业。

民以食为天,他两辈子都从事厨艺,投身餐饮业自然顺理成章。

身边还有两位厨师,不开饭店又能做什么?

除了餐饮,他还打算组建一支运输队。

那时候流行“下海”,社会上流传着“当教授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

他计划整合轧钢厂的资源,再通过人脉搞几辆车,立刻就能组建一支成熟的运输队。

利用巴尔特的关系,还能搞到更多牛羊供应饭店,让酒店、饭店、运输队形成互补,盈利并非难事。

但贾建设内心更向往高科技产业。

后世龙国因西方封锁,在许多领域受限,尤其是半导体行业。

即便在他穿越那年,龙国仍未攻克芯片技术难关,良品率极低,大规模生产无利可图。

他希望改变现状,至少改善关键环节。

七年来,他在多家未来知名跨国企业中持股,却因国情限制,无法涉足高科技领域。

目前环境下,他只能经营自己感兴趣的生意,实则也是打发时间。

有人会问,为何不进军房地产?那利润丰厚。

但贾建设鄙视此行业,认为它不过是开发商用国家资金盘剥普通百姓。

后世高房价皆由这些企业操控,许多人奋斗一生只为买房,他不愿参与这种掠夺行为。

他有其他赚钱途径,何须染指其中?

说实在的,单凭他如今的财富和空间内的资产,他早就够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但他总觉得既然穿越来一趟,总得干点有意义的事。

这便是他为何回来的缘由。

不然的话,他何必放弃外面的好日子,非要跑回来自讨苦吃?

人生在世,总得有点追求,这样活着才有滋味!丁

转眼快过年了。

今年贾建设打算好好庆祝一番。

历经十年的大探索虽已结束,虽然其他地方变化不大,但如今燕京城已能让居民稍微安心生活。

对了,前阵子贾建设托谢康弄来了五个大宅院,全是三进三出的格局,大致保留了原貌。

他计划年后再好好整理一番,这事目前只有少数人知道。

除这五处宅院,他又买了十几处临街小院。

再过两三年,若政策放开,他打算将这些小院改造成火锅店。

至于想找到适合建大型酒店的地皮,依旧没有头绪。

记得影视剧里,娄晓娥开的大饭店似乎是某位大领导帮忙购入的。

贾建设也向那位大领导咨询过,但对方同样无能为力。

看来这条时间线还早,估计人家根本就没挂牌出售。

这倒也好,省得他焦虑。

让贾建设苦恼的,恐怕大家都猜得到——缺钱!

没错,就是贾建设也缺钱了。

尽管他在外界资产庞大,空间里的珍宝也不少,仅金条就数量可观,连五大箱银元都很值钱。

但问题是,这些外物无法带入现实,而空间内的并非现钞。

要知道,买下大片房产加上装修,没有百万根本打不住。

这次回来,他还特意找了渠道换了数万龙币存入空间。

或许有人疑惑,既然如此富有,为何不多兑换一些?

毕竟坐拥金山,却仍受财务限制,未免可惜。

其实,现在并非购房的最佳时机。

虽然全面开放尚需时日,但现状仍未改变。

贾建设此前回国时并未考虑购房,一是因为即便有钱也难买到优质房产,二是此时货币贬值已成趋势。

因此,他决定暂时观望。

“贾厂长,有您的信。”

贾浩云下班回家时被门房拦住。

“谢谢您。”

“您太客气啦!”

贾建设并不着急,递了根烟给门房,这才接过信。

他边走边拆,发现是来自东广的信件,显然是香江那边的女人寄来的。

当时香江与内地通信远不如后世便捷,两地几乎无法直接联系。

然而总会有变通之法。

尽管内地寄信至香江几乎不可能,但从香江寄信到内地仍有途径——通过有特殊渠道的人将信带到东广再寄出。

尽管偶尔会出现信件遗失或物品损坏的情况,但这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许多人只能选择寄信而非物品,毕竟信件丢失后补寄即可,损失不大。

确认是女人寄来的信后,贾建设将信折好放入兜中,打算回家后再读。

即便有急事,这点等待也无妨,当街阅信确实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