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71章 对联有了,门神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对联有了,门神呢?

李孝常等人的谋逆,在长安宛如一朵小浪花,波澜不惊。

众多官员也只是在事后听闻了,李孝常等人犯的是谋逆大罪,这在历朝历代均是死罪,不出意外的话,李孝常、刘德裕、元弘善皆是死罪。

杨妃次日便来蜀王府里了,看看李恪是否受到惊吓,对着李恪好生一通安慰,也说了对这几个人的处罚。

李孝常因是皇室,死罪也给他保存了一下体面,赐给他了一杯毒酒。

刘德实裕、元弘善皆是斩刑。

让李恪有些迷惑的是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作为本次谋逆的核心人员,应该也是死罪,不意外的话便是斩刑。

但杨妃告诉了李恪,长孙安业活了下来,据说是长孙皇后求了情。

李恪大为吃惊,这位长孙安业作为长孙皇后的同父异母哥哥,在父亲长孙晟去世后,可是把当年还年幼的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赶出长孙府的。

年幼的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要不是舅舅高士廉收留,二人便是要衣食无着,成为流浪人员。

这等深仇大恨,长孙皇后还要为其求情?

“活下来了?长孙皇后求的情?”

李恪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谋逆即是死罪,相信长孙皇后什么都不做便能报了当年大仇,可是现在长孙是在为长孙安业求情,让其从谋逆大罪中脱罪,这是脑袋坏了吗?

“是的,活下来了,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

杨妃说到这里,定定地看着李恪。

李恪一拍额头,却是明白了。

长孙不想担一个报复的恶名,便让其流放,反而收获一个以德报怨的美名。

流放巂州,嘿嘿,此时巂州可是瘅疠之地,上面可没有火箭卫星什么的,里面生活的也全是蛮族,交通极为不便。

长孙安业流放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死于押解于流放的路上,小概率到了巂州失去了家族的支持估计也活不了一个月。

李恪心思暗叹,这些能千古流芳的人物,无一不是心思深沉,智计深远之辈啊。

听了李恪的分析后,杨妃满意的点点头走了。

马上就要进入元日了,这是大唐的春节。

大唐的春节可是有着休沐七日的法定节假日的,不同于后世的七天放假规定,大唐是元日前三天,后三天,加上元日正好七天。

随着春节的临近,府里和长安城里的春节氛围也日益浓厚,李恪心下也甚是欢喜,这毕竟是他来大唐的第一个春节。

吩咐钱管家给先给各大合伙人府上送上一百坛仙人醉、一斤茶叶作为过年礼物。

走在府里,感觉府里的小丫头们做事都很努力,都在仔细擦拭窗花、除尘。

想着后世的春节,唉,后世的春节氛围在自己那个年代也渐渐淡了,以前农村的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也逐渐消失了。

蓦然想起,春联呢,连忙去往府外看了看,果然没有什么春联啊,大唐此时过年还没有春联的概念。

没有春联怎么行,连忙回到府里,找了张纸,凝眉想了想,写下: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横批:四季长安

琢磨半晌,觉得可以,让甘草找了红纸写下来。

甘草过程中只是帮着李恪磨墨,但李恪写完了,终于忍不住问道:“少爷,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李恪正待解释,管家来报,越国公府小公爷来了。

李恪一听就有点悟头,知道这家伙又来催自己去和朝廷要工匠要造岭南水师了。

心中也体谅这位的大舅子的心情,但前段时间工匠们为了这次突厥之战连续加班,眼下马上就要春节了啊,总要让工匠们在长安和家人过完年再南下罢。

但也无可奈何,说道:“请他进来吧。”

果然,冯智戴那只轮廓分明的黑脸就呈现在自己眼前。

嗯,这小子来长安时间长了,皮肤好像也没那么黝黑了,进来就哈哈笑道:“妹夫啊,天越来越冷啊,还是南方暖和啊。”

李恪一翻白眼,南方除了海南、岭南南方,包括岭南北部的其他地方现在也很冷,好不?

而且南方的冷是真的冷,是透入骨髓的冷,对比长安这种干冷其实更加考验人的抗冻能力。

“咦,妹夫,你这是在写条幅?”

“嗯,来看看。”李恪招呼道。

“这是要祝贺的礼仪条幅啊,妹夫,你这可是要送给谁?或者用在哪儿?”冯智戴看了后,摸了摸下巴说道。

嗯,这个大舅子不愧为年少成名的人物,只是一眼,便是看出了自己这一举动的意思。

李恪哈哈大笑道:“嗯,我打算贴在王府门口,给自己府里增添一些过年色彩。也给自己招些好运。”

“贴在自己府门口,嗯,这个倒也不错。”冯智戴摸了摸下巴,又说道:“这个不错,甚是喜庆,还招好运啊,大有可能流行开来啊。”

流行开来,这是必然的啊,要不然后世也不会家家户户都贴春贴了,对于这位大舅子的见识也是暗暗赞了一下。

“嗯,这样,妹夫啊,你给我那个府里,也写上一幅,我也拿回去贴贴招些好运。”

这个容易,李恪答应下来,凝眉想了一会 ,写下:

上联:春回大地万物苏

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

横批:新春大吉

“好,这个好,就这个了。”冯智戴点了点头,大为满意。

李恪看了看这个对联,自觉有些满意,但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对了,只有对联像什么话,还少了门神啊。

“嗯,这个对联还缺少门神啊,谁会画人物画的呢?”李恪不由问道。

“门神,贴在大门上的?”

“正是”

“这是为何?也是招好运?”冯智戴有些好奇说道。

“这个啊,主要是驱邪、镇宅、保平安。要画我朝两个猛将上去。”

“画谁上去?可有想法?”冯智戴不由有些惊疑说道。

“嗯,当然本朝最为威猛的两位大将军,尉迟大将军、秦大将军。”李恪不由由然说道。

这个不用思考,后世都是验证的,历朝历代认的门神就是两位大将军。

“嗯,为什么不是李靖,李绩两位大将军?”冯智戴倒是提出了异议,大唐朝野上下都知道本朝最为顶尖的两位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