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蔡仲园的话一说完,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时只见外面又进来了几个人,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食堂工作人员,在管理员的带领下,把晚餐送过来了。

部长夫人刚才打电话给食堂,要求送过来十几个人的晚餐。

所以才有了这一幕。

大家伸手把部长家的两张方桌对到一起,成了一个大长方桌。

杨部长说:“各位难得在我家聚会,又赶上了饭点,所以这顿家常便饭我请客。

吃完了饭咱们接着聊。”

于是大家就座,互相把碗筷分配好,所有的菜肴摆放到桌子中间。

部长一声令下,十几个人的聚餐开始了。

随着食物的香气四溢,谈话声渐渐低沉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美食上。

盘中的佳肴色泽诱人,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味。

杨部长面带微笑,鼓励着每个人都不要客气,尽情享用。

而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的讨论话题也逐渐转为轻松愉快的生活趣事。

随着笑声和轻松的交流不断回荡在房间里,大家开始分享起各自的个人经历和趣闻。

杨部长讲述了一次钓鱼的失败经历,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而其他人也纷纷讲起了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趣事。

餐桌上的气氛越发融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些欢声笑语消散了。

吃完了晚饭之后。

收拾完桌子和餐具。

大家又讨论了一会儿,但是没有人提出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能说服大家。

决定把将来研究的任务转移到搅动大海的办法上,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蔡仲园回家之后,把这次向杨部长汇报的情况又对爱妻讲述了一遍。

罗颖辉说:“还是你们九所有面子,从来也没听说哪个研究所全体员工,敢到部长家集体吃晚餐呢。”

蔡仲园呵呵地傻笑起来:“也是哈,九所全体人员居然到部长家吃了一顿晚餐,也算是空前最大新闻了。”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家里的鱼缸能给你这么大启示。”罗颖辉也为男人的发现感到惊奇,“你的脑回路当真跟别人不一样呢。”

蔡仲园把爱妻拉到怀里,又开始了书法表演,二人共同书写了一会吕字。

然后他的手也不停地上上下下爱抚起来。

罗颖辉痴痴地笑着,享受着男人的爱抚,问道:“你怎么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呢?”

蔡仲园故作严肃地说:“这是有定论的,你没听说过吗?

有一个地方的俗语是‘瓜子、香烟和老婆,不能放在身边’。

这就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样,都是人民生活中的真理。”

罗颖辉说:“你不管干什么,都能为自己找一个道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也有种感觉,一看见你就想坐在你身边,甚至躺到你的怀里。

就像人家说的那种‘见到男人就走不动了’,是不是挺没出息的啊?”

蔡仲园笑起来:“你是我的女神,我们相亲相爱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于是二人开始洗浴。

在一起洗鸳鸯浴已经习以为常。

看着爱妻如此美丽曼妙,蔡仲园不禁赞叹起来:“你这身材太完美了,如东家之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

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罗颖辉故意扭动身躯,说道:“迷住你这个小蔡了吗?”

蔡仲园坦诚地说:“早就迷住了,迷倒了,这么多年来,一点摆脱的力量都没有。”

于是又开始了一场正常的交流。

何为云雨:乱云飞渡,淫雨霏霏。

何为美满:幸福在心,满足在身。

何为和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不知道时间过了几许,只晓得全身通泰。

他的心胸开了,如一片大海奔腾。男人的一辈子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胆识超过了历史,阅历了经年。

她的眼睛亮了,像一朵鲜花盛开。女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亲历,美到惊艳了时光,经验了岁月。

科研九所会议室。

众人各自翻阅资料,查找最新科技。

希望早一些能找到搅动大海的办法,以拔除核污染隐患。

巴可研提出:“爆炸法行不行?用炸药的力量把海水翻出到海面。”

但是马上就被否决了。

一来又是一种污染,二来破坏了海底地质结构,再有对海洋生物也是一种杀戮。

“那就启动应急过滤系统!”袁忠才猛地拍桌,全息投影因此泛起涟漪,“我们去年研发的纳米陶瓷膜完全可以处理这类放射性毒素。”

冯守推了推金丝眼镜,全息屏上随即弹出另一组数据:“看看这些红色曲线,过滤设备产生的微塑料残留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

她调出的电子显微镜图像里,纤维状污染物正缠绕在珊瑚幼虫体表,“我们不能重蹈2023年渤海湾生态补偿的覆辙。”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蔡仲园注意到林夏正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银色钢笔——这是她在营养学实验室培养的习惯。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食品冷链技术。”林夏突然开口,钢笔尖在桌面划出细长的痕迹,她调出三维分子模型,淡绿色胶囊在虚拟空间中缓缓旋转,“如果装载降解酶……”

“但如何确保胶囊在海水中的稳定性?”陈雨的质疑像冰锥刺破空气,“海洋环境的ph值波动会影响材料结构。”

她调出材料实验室的加速老化测试数据,曲线显示胶囊在碱性环境下的半衰期不足72小时。

“能不能用多层复合结构?”蔡仲园在全息屏上快速绘制出同心圆模型,“最外层用钛合金纳米膜抵抗腐蚀,中间层填充ph缓冲剂,核心装载降解酶。”

这个灵感来自妻子调配沙拉时使用的真空保鲜盒。

付玉立刻开始模拟计算。

当三维水流冲击模型中的胶囊时,外层材料像变色龙般自动调节孔隙大小。

“智能响应式结构!”他惊呼出声,“这完全符合我们提出的生态友好型治理理念。”

半夜两点,实验室的冷白光刺得人眼睛发疼。

蔡仲园盯着电子显微镜下的胶囊残骸,第七次实验又失败了。

外层钛合金膜出现可见的裂痕,降解酶正在海水中快速失活。

失败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

哪一次科学实验不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才达到成功。

即便是成功之后,还有无数个日夜,需要把已经成功的项目,一次又一次的优化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