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脑残废柴能逆袭抱得女神归 > 第28章 手撕钢的新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赖厂长被逼的没办法,只好把厂办的几个工程师抽出来。

到技术革新小组,学习和总结轧钢机的改造和控制技术。

为以后帮助兄弟厂的技术革新做准备。

这件事厂长不能也不敢推脱,这是由机械部下达的命令。

就在这个全场热气腾腾的关头,靳师傅使用的那台轧钢机,突然轧辊断了,而且几天来连着断了四根轧辊。

眼看着靳师傅的白头发又多了不少。

接二连三的断辊这种事,搁在以前要算大事故了,至少要调查一番,甚至扣奖金被处分。

但是这次除了技术科来了几个人看了看之外,厂里并没有什么其他反应。

庞副厂长把刚收到的一份商调函。

和几份科技大佬的邀请函,以及部队的商调函一样,把它们扔进抽屉里,锁得严严实实。

他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狡黠和犹豫。

心里清楚,这些文件对于那个小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他还没有完全想好如何打压这个年轻人。

很多事情只要一拖,就能拖黄了,就像那些被他搁置的文件一样。

目光再次落在那些文件上,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至少现在,他要尽量压制这个年轻人的锋芒。

站起身,走到窗边,拉上窗帘,不让阳光更充分地照进房间。

他心里想的是,“你好好干吧,无论你干了多少,依然是个干活的。

出的成绩和功劳,却都是我们这些当领导的。

你能长几级工资呢,我长得这两级工资,够你小子再长几年的。

到时候了,那台愁死人的轧钢机,应该让他把黑锅背起来了。”

轧钢用的轧辊。

有点像南方人用的擀面棍。

两头是比较细的支撑轴,中间才是接触钢带的轧制部分,由特种高碳钢一体成型,钢质十分坚硬。

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断辊事故。

蔡仲园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之后,来到靳师傅面前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靳师傅,这两天怎么老出断辊的事故,找到原因了吗?”

“原因早就知道,可是谁也拿不出好办法解决,难啊!”

“啊?原因早就找到了,您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你们几个年轻人学会了轧制手撕钢的技术,赖厂长特别高兴。

把我叫去问我能不能把钢带的标准再提高一点,也就是再轧得薄一点。”靳师傅点上一支烟,慢慢地说出了赖厂长的想法。

“那就增加压力,再往下压,不就行了吗?”

“小伙子,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这台轧钢机的工作极限,已经被我用到头了。

钢带轧到了这台机器,硬度和强度已经非常大了,再加大压力,轧辊就断了。”

“那要是在前面加一道退火呢,应该就能轧薄一点了吧?”蔡仲园试探着问,可是他不知道这一点有多难。

“这个办法早就想过了,加了退火之后硬度强度无法保证,也是废品。

所以这几天我也想尽各种办法,把轧辊都压断了好几根,还是不行。”靳师傅其实明知不行还是再试了一下。

“为什么还要再轧得薄一点呢,咱们轧成这样还不够吗?”蔡仲园又有点糊涂了。

“傻小子,我告诉你吧,现在咱们轧出来的手撕钢带,在0.05毫米以上,出厂价是十几万元一吨。

继续轧薄到0.04毫米的厚度,就能卖到三十多万一吨。

目前最薄的钢带目前是0.03毫米,一百多万一吨,但都是买进口货,国内没人能轧得出来。

将来你要是能轧出0.03毫米的钢带,就是达到了世界最高技能。

突破到0.02毫米,就可以在轧钢领域横着走,钢带价格就是你说了算,你要两百万一吨,也没人敢说个不字。”靳师傅慢条斯理,一点一点教育着他。

一番话惊得他目瞪口呆,原来他把轧钢带还是看得太简单了。

原以为只要加大压力,就能轧出薄钢带的想法太幼稚了。

而且国内没人能轧出最薄的钢带。

最薄的钢带只能从外国人手里买来,价格还那么高。

如果人家卡脖子不卖给我们,我们只好干瞪眼。

最让他震惊的是,钢带每薄下一丝,也就是千分之几毫米那么一点,价格就要翻上几十倍。

对于一个穷小子来说,这巨大的经济效益,简直就是在饿死鬼面前摆着的一个巨大的肉包子,有着无比巨大的诱惑力。

虽说那个肉包子是在一个铁笼子里。

可是他不甘心只闻见香味,浑身充满了要打破这只笼子的欲望。

虽然他不知道哪里有钢锯、铁锤,或者气焊枪、破拆器之类的工具。

但是他已经在心里暗下决心,这个铁笼子一定要打破。

在手撕钢的世界里,他立志非要攀登上最高峰不可。

这是除了考上大学这件事,他为自己狠狠地立下的第二个决心。

轧钢厂的车间里,有一台轧钢机静静地伫立在角落,被厚重的大帆布覆盖,仿佛被遗忘的宝藏。

这台轧钢机是几年前购入的,本应是厂里的骄傲,却因为操作技术的难题。

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曾经试着驾驭这台轧钢机,包括靳师傅在内没有人能掌控它。

成了摆设,几乎等于报废。

无论想出什么办法开动挽救这台轧钢机,都要花费巨大的资金,这也是很现实的困难。

庞副厂长是主持购进这台轧钢机的主要负责人。

因为是国外进口。

目前该国与我国关系变得很差。

也就无法请到外国专家来指导调试。

而他的职务和职称就是因为引进这台轧钢机,给工厂造成了很大损失,受到了影响。

他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以挽回自己的声誉。

庞副厂长站在机器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焦虑。

他能闻到机器上新漆的味道,混合着车间里机油和钢铁的气息,这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在厂领导会议上,他的眼神中的狡黠,一闪而过。

在大家的讨论进入尾声,他清了清嗓子说:“这个蔡仲园进厂以来干得不错,应该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车间里放着的那台进口轧钢机,这几年一直在那儿闲置,我建议让他来试一试。”

赖厂长想了想说:“这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知识水平目前越不过这座大山。

不过让他试试看也可以,这小伙子总是有独出心裁的想法,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希望这个千斤重担别把他的腰压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