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相 > 第68章 安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成咬咬牙,“作价二十八两,如何?”

李步蟾看看吴房牙,吴房牙点头笑道,“这个价确乎还算公道。”

“好,那就依了张总甲,三十两!”

李步蟾答应得爽快,吴房牙却是睁大了眼睛,“不是,李公子,这……”

见李步蟾微笑着看着他,吴房牙只得咧着嘴道,“得,我现在就给你们办理契书去!”

见张成还有些蒙,李步蟾对他拱拱手,“张大叔,以后小子就要蒙你多多关照了!”

“啊?”张成回过神来,赶忙回礼,“哪里哪里,咱这崇文坊有了小先生,指不定就会成为进士第,成为状元坊啊!”

“那就多谢吉言了!”

两人相视一笑,张成道,“我等会儿就去写一份问帖,通知街坊四邻,跟他们说道一声。”

大明的房屋买卖,有个有意思之处,房屋买卖是否能够成交,只是买卖双方同意还不够,还要街坊四邻都认可才行。

这个规矩,从汉代就有了,叫“遍问亲邻”。

买房之时,要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才能达成交易。

到了蒙元之后,搞得更加严谨,房主要写个问贴,上面写清楚自己卖房的原因,让族人和邻居在上面挨个签字,大伙都同意卖房了,房主才能卖房。

大明也沿袭了这个规矩,李步蟾想了想,干脆拜托道,“张大叔,那干脆就劳你跑一趟,帮忙找个地方,定上几桌酒席,小子今晚拜会一下各位街坊。”

“好咧!”张成满口答应,几人再合计了一番之后,就此散了。

***

“代写文书”。

四个大字神完气足,李步蟾搁下笔,拿镇纸压住,半年过去,字又有了进益。

转身走进院里,向灶房喊道,“桂枝,浆糊熬得了没?”

有烟自囱口出来,但不见回声。

李步蟾走过去,在门口伸脖子一看,蒋桂枝一手往灶里添着柴薪,一手拿着房契,锅里都出糊味儿了,她还在看着房契出神。

李步蟾有些哭笑不得,过去揭开锅盖,搅和了几下,好嘛,浆糊都快熬成干饭了。

蒋桂枝“啊”了一声,抢过李步蟾手里的锅铲,“我来我来!”

李步蟾从她手里将房契取下来,烧灶看房契,不是一般的心大。

“大明嘉靖元年,安化县张成卖房官契(甲),长沙府安化县今据李步蟾用价叁拾两买得张成房,税银叁钱壹分贰厘。

立卖房契人张成同妻龚氏,因需钱使用,有故父遗下瓦房壹所,分卖南房门市贰间,北房贰间,西厢房贰间,大小共陆间,门窗户壁上下土木相连,坐落南城崇文坊二牌十铺总甲张成地坊。今凭官房牙说合,情愿出卖与李步蟾名下住坐,永远为业。三言议定,时值价银叁拾两整,其银当日公同收足,外无欠少。自卖之后,如有亲族人等争竞者,卖主夫妇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不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拾石入官公用。立此卖契,永远为照。

嘉靖元年八月二十日。”

这就是大明的房契。

契书上不但有卖方张成夫妇、买方李步蟾、房牙吴涛的签字画押,还有左邻一人,右舍一人签字画押。

普通的契书,买方是不落名字的,只有一个“李”字,若是房契丢失,有那胆儿肥冒名顶替的,打官司都说不清。

李步蟾这个不同,是在衙门备案的制式文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业主是李步蟾,有了这个,谁都顶帽不了。

李步蟾甩了一甩,硬戗的纸张,发出“啪啪”的脆响,让人莫名地感到心安。

他昨日忙活一天,不但将房契办了下来,还将蒋桂枝从县衙接了出来,住进了自家的宅院。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房价还真是良心,不说安化这样的小县城,就是在顺天府大兴县城置办一套老破小的宅院,也就是三十两出点头。

现如今在县城做工的工匠,每日的工银是五分银,一月下来是一两半,不吃不喝,两年便能攒下一套房。

要是换成大观园的大丫鬟袭人,一个月的月例银子就有二两多,置办一套房子,一年差不多也就够了。

李步蟾伏在井边,他最喜爱这口水井。

站在上面,隐隐能看到一尾鲤鱼在井里戏水,搬家之时,蒋桂枝也不嫌麻烦,拎着这条鱼,从沙湾到县衙,从县衙再到这里,这鱼倒也皮实,就这么折腾,也不见它萎靡,精神得很。

不大一会儿,蒋桂枝端了一碗浆糊出来,搁石桌上放下,搽搽手,拿过房契折好,跑到房里藏好,再出来和李步蟾贴招牌。

“升官!”

蒋桂枝站在街上,左手抬了抬,李步蟾爬在梯子上将招牌左边提了提。

“哎呀,又高了点,发财发财!”

蒋桂枝脆声叫着,又抬抬右手,李步蟾赶紧将右边往上提。

这是两人约定的吉利话,“升官”就是抬左边,“发财”就是抬右边。

“好了好了!”

李步蟾听她一通指挥,好容易点头了,自己下梯子看了看,几个字在秋阳之下,微微凸起,如同雕刻一般。

“咴儿咴儿!”

张成牵着马出来,也被这个市招晃了眼睛,“小先生早,这字儿写得……”

他砸吧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形容,“门脸有些不够啊!”

李步蟾哈哈一笑,伸手撸了一下青钱骢,“张叔抬举了,抬举了!”

这张成张总甲虽然不是读书人,但祖辈住在文庙旁边,字儿的好坏还是识得的。

就李步蟾这字儿,题“天下第一关”都不虚,挂在这么一间苍蝇门脸,确实有点撑。

张成很是热情,他对李步蟾很有好感,这位新来的邻居不只是有门道,人也厚道,昨日凭着那吴快手,他都将价钱压到二十八两了,他却不肯占这个便宜,装傻多出了二两,下午的酒席上,也相当敞亮。

分明只是一个总角童子,言辞有度,举止得体,让人丝毫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