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于莉的强烈不安中,杨山终于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休假,开始考虑未来的生活。

不过在这之前,杨山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向于莉解释手机的来历。

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杨山不可能避得过于莉的眼睛,而且那样活得也太累了。

既然于莉愿意冒险跟着杨山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那他也要付出自己的信任。

杨山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把自己的那点秘密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说了半天,你是......,从未来回来的?”于莉眼睛里全是星星。

“嗯,是的。”杨山忍着笑,一脸严肃的说。

“那......,那你认识未来的我吗?”

“不认识。”杨山用力擦了擦脸,这是啥关注点啊。

他没说这个世界是部电视剧的延伸,主要是担心直接把于莉的cpU烧坏了。而且万一于莉提出想看看那部电视剧,那自己的cpU估计也要烧坏。

可是于莉问了没两句,手里拿着那个会发光的薄板,就神情傻傻的发起呆来。

直到杨山开始担心自己媳妇宕机的时候,她才又开始提问,“你说你原本就是大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北理工,97年考上的。”

“不如水木?”

“嗯,不如!”

“就是说你比以前的你学习好,长得更好看,也更有本事,对么?”

“长相应该不如,只是更高了些。”

“而且在我认识你之前你就已经穿过来了?”

“是的。”

于莉松口气,“那就行了,好歹我不是喜欢上了两个人,而且那个人还是更好的你!最重要的是,你两辈子只有我这一个媳妇。”

“......”杨山无语了,脑回路果然不一般。

于莉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问,“你是哪年生的?”

“1944年。”

“我是说上辈子。”

“1978年12月2日。”

默算了一下后,于莉的表情有些沮丧,“原来你都50多岁了,真够老的!”

杨山直接捂脸,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于莉紧跟着一句话就出来了,那股激动劲儿仿佛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哦~哦~哦~,难怪你看谭雅丽的眼神有些怪异,原来是发现自己同龄的意中人了。”

我擦~~~,这媳妇不能这么养着了,快养废了。

一定要尽快给她找点事情做。

“好了,好了,别瞎想了。反正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可千万别和别人说,以后手机也要藏好了,不能让别人看到。现在,我开始教你怎么用这个手机......”

杨山又花了很长时间给于莉解释手机的大概原理,这位理工直男的毛病犯了,这种专业性的词汇滔滔不绝的冲向于莉。

于莉压根就没认真听,只是低头摆弄着手里的玩具,没一会儿就无师自通的熟练操作了。

没有了网络,手机的功能废掉九成九,好在杨山带过来几百张Sd卡,存了很多的视频。

杨山挑了一张插进去后开机,打开视频递给她,“喏,你先看这个视频,正好就是讲咱们这个时代香江的事情,还能顺便学学粤语。”

杨山给她找的电视剧叫《大时代》,他觉得于莉应该会喜欢。

不过他有点搞不明白,如果自己处在她那个位置,肯定会缠着使劲问未来是个什么样子、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再穿回去之类的问题。

可是这些于莉问都没问,尽问了些不知所谓的。

“杨山,声音太小,我听不清。”

“哦,那戴上这个。”杨山插上耳机线,塞进她的耳朵。

感觉于莉似乎一切正常,杨山松口气,他顺手拿上另一台手机,开始充电。

这个时代香江英式插座的转换头不好找,杨山跑了好几个电器商店都没买到,只好自己动手dIY了一个,凑合着能用。

以前用手机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匆匆忙忙的。现在终于能够在家光明正大玩手机了,杨山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嗯?要不抄小说吧,反正自己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工作,而且看了两个晚上的电视后,那点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闲着也是闲着,晚上总要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昂贵的黑白电视机在使用了几天后就开始吃灰了。

那么抄哪部小说呢?

《鹿鼎记》?走金大侠的路,让金大侠无路可走?

算了,这本小说杨山并不喜欢,以他相对浅薄的认知,如果这本书不是成名已久的金大侠写的,肯定会扑街的。

那就抄《大唐双龙传》吧,这本披着武侠皮的男性玛丽苏小说,当初自己是非常痴迷,在学校的小书店和同学抢着租最新的连载本。

虽然思想境界上达不到金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程度。但那么多的白月光、白莲花、绿茶婊环绕在侧,各种意淫,要多爽有多爽,放到现在的香江绝对有市场。

说干就干,和于莉交代一下后,杨山下楼买了20斤稿纸、10支钢笔,开始动手了。

就这样,杨山每天白天出去闲逛,了解一下现在香江电子产品的发展状况,或者是去电器市场,买各种各样的收音机拿回来拆解研究。

晚上就悠闲的抄小说打发时间,就当做是前世打游戏消遣了。

于莉则是每天白天跟着侯老太太出去买菜逛街,做好三顿饭,晚上就蜷在被窝里刷视频。

随着对香江电子市场了解的越深入,杨山就越心惊,原来香港的电子业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的规模。

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以仙童公司为代表的半导体公司就开始逐步的把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工厂向其他地区转移,在东亚范围内,第一个登陆点就是香江。

在这里,主要的优势有两个,第一个是人力成本,香江的人力成本只有美丽国本土的几分之一。

第二个是政策优势,香江是个自由港,交通便利,没有繁琐的出入关法律条文,税费还低。

所以到60年代中期,香江的电子产业就蓬勃而起,相关的产业工人超过十万。

不过随着香江人力成本的迅速上涨,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向半导体、电子类产业的倾斜,香江的两大优势逐渐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