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顿酒从天刚擦黑一直喝到夜里,直到三大爷抱着孙女上门催促,众人这才散场。

“杨山,哥们我头有点晕,你送我一趟吧!”许大茂咧嘴打了个酒嗝,晃晃悠悠的扶着炕沿站起来,看那脚步,杨山感觉他连前院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杨山嘱托刘玲他们帮忙收拾一下残局,扶起许大茂,招呼刘光天搀着二大爷,四个人步履蹒跚的往后院挪。

在后院与刘家父子分开后,杨山半抗着许大茂拍响了许家的房门,“许家嫂子,我是杨山,大茂哥喝多了,我送他回来,开下门。”

“叫晓娥姐。大茂没事儿的,扶他到这边喝口水缓缓就好。”娄晓娥过来帮忙把许大茂扶到了床边,然后去倒水。

杨山刚想告辞,没想到却被许大茂拽住了,他眼睛闪了一下,“别急着走,晓娥找你有事儿。”

嘿嘿,许大茂可以啊,居然装醉。

杨山脚步也有些晃荡,干脆一屁股坐在床边的板凳上,听听娄晓娥有啥事儿。

“年前给你写信,你也不回。这次正好碰到你在家,所以就让大茂帮忙把你请过来。”娄晓娥说着递过来一杯温开水。

杨山使劲转了转脑子,想起确实收到过娄晓娥的来信,说是想让他过年的时候去趟娄家。

“哦,晓娥姐找我有事儿?”杨山皱了皱眉头,忽略掉信的事情。

“是有点事儿,你先喝点水,一看你也没少喝。”

杨山现在脑子有点不够用,所以也没再说话,借着喝水的功夫尽量恢复一下。

看着杨山低头喝水不语,娄晓娥耐不住性子,主动问了起来,“杨山,是这样,前段时间我父亲无意中从他朋友那里拿到一台特别小的收音机,非常喜欢。他辗转得知你参与了这款收音机的研制,所以有点事情想让你帮帮忙。”

她父亲的朋友,那也是资本家呗。

杨山神台清明了些,抬头看了眼娄晓娥,示意她继续。

“我父亲就想问问你,你能帮忙多买几台吗?他想拿来送人。”

就这事儿?绕这么大弯子问到我这里?直接找京城无线电厂不就行了么?娄振华的人脉都惨到要找我这个大学生了?

杨山一时没想明白,以他谨慎的性格,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理,“许家嫂子,我在教研组就是个学生,没那么大的本事啊!”

娄晓娥撇撇嘴,“你这个大学生都能支援三线建厂去了,本事还不大?”

“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有没有本事没关系的。”杨山的口号套路多的是。

眼看着冷场了,许大茂耷拉着眼睛也不知道睡着没睡着,杨山不想多待,客套了几句就起身告辞。

谁知道娄晓娥也起身拿着手电筒跟了出来,“我送送你把,这黑灯瞎火的。”

杨山知道她不死心,只好快步往回走。

“哎,你慢点,我再问你件事情。”娄晓娥小跑两步,走到跟前,小声说道。

“小娥姐,我真的没办法。”

“不是这个,我想问问,你知道什么地方能大批量的买到这东西吗?”娄晓娥贴着杨山的耳朵说话,弄的杨山非常的别扭,她说完还回头看了看自己屋门。

好嘛,看来知道投机倒把是要吃枪子的,居然还要问,而且还是瞒着自己男人来问,你活的累不累啊。

见杨山还是默不作声,娄晓娥又补了一句,“是卖到外边去。”

杨山糊涂了,卖到国外去这是好事儿啊。那台收音机并不涉及国家机密,帮国家赚外汇是立功表现,用得着这么神神秘秘的问么?

这次轮到杨山干烧cpU了,一直走到中院门口,杨山才有了个大概的猜测。可能是娄家在国外的那些人想当这台微型收音机的海外代理,又不愿让内地政府知道这事儿。

杨山停下脚步,“晓娥姐,留步。这不是你该操心的,刚才的话我就当没听到。”

娄晓娥嘀咕道,“我知道,我爸说你和别人不一样,不会和别人说的。”

杨山暗自腹诽,你爸当然不担心,谁没事儿干愿意沾上你们家,主动告发自己也要脱层皮,老子的大好前程还想要呢。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破事儿也不算啥大事儿。过年去给韩宁教授拜年的时候得知,京城无线电厂想尝试着把那台微型收音机推销到国外去,于是就准备参加广交会,不过信心不太足。

顺势推一把也好。

“小娥姐,下个月你找别人问问吧。”杨山举起胳膊冲着南边指了指。

杨山说的是下个月的广交会,能不能明白就看她的悟性了。

娄晓娥转身回家的路上似乎想明白了杨山的意思,不由得吐槽道:让我去x南海问,有那本事还来找你干嘛?

回到家,屋里已经被刘玲和李妮茜打扫的干干净净。

杨山洗了把脸,回想了下刚才和娄晓娥的对话,应该没啥问题。

酒后的兴奋劲太大,杨山一时也睡不着,他给厂里的伍书记写了封信,主要就是两件事儿,一个是刀头的事情有着落了,另一个就是让刘师傅和齐师傅赶紧过来,学习机器的操作和日常维护。

接着又开始设想这间破房子的装修方案,一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杨山顶着黑眼圈出门,正好碰到傻柱上班,看到杨山这模样,一副过来人的样子上前调侃,“小子,注意身体,差不多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别自己把自己玩坏了。”

杨山看到傻柱按在自己肩膀上的五姑娘,咦~~~,赶紧闪开,斜了他一眼,“柱子哥,这么多年了,你手上的老茧还没褪下去?”

“我天天颠锅翻勺,怎么能褪下去呢。”傻柱有些莫名其妙,好端端的怎么问起做饭的事情了。

杨山仿佛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您这手艺原来是夜里自己“加倍勤奋”练出来的。那最后的一哆嗦,练的是不是抖勺啊?”

这下把傻柱问懵了,不知道杨山是什么意思。

真没劲儿,这智商都不如孙桂花同学,杨山懒得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