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杨山的再三鼓动下,1379厂终于开始逐步的改变。

原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完全停下来,工人们上午听杨山讲关于晶体管和步话机的基础知识,下午修整厂房。

按照杨山的要求,车间一步步的达到晶体管设备的生产环境要求,并且重新设置了工作区的设备摆放和各种配件的堆放区。

对于杨山如同军队一般的苛刻标准,工人们很不理解,好在厂长和书记都是军转干部,对此倒是颇为支持。

花了两天时间指导两个工人把万用表修好后,全厂众人对于杨山技术方面的能力就不再质疑了。连史贺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听杨山讲课,认真做笔记。

杨山也利用剩余时间,埋头修改产线设计方案,他尽量简化方案,以符合厂里的现实状况。不过基本工序流程,杨山坚决不改。

“杨山,你提出的让咱们再一次去京城观摩学习的计划,上级批复了。”王厂长进了车间,走到了杨山的工位。

现在车间整修的差不多了,杨山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放到了车间的一角,没有去厂里给他安排的单独办公室。

反正现在车间也用不上,宽敞亮堂又舒服,多好,就差一杯茶和一份报纸了。

杨山也没抬头,“王哥,坐,我先把这个画完。”

他正在设计用在新步话机上的印刷电路,有了这个东西,能大大加快步话机的组装速度,也能极大降低对组装工人的技术要求,杨山觉得只要识字,稍微培训下都可以上岗。

四机部对这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杨山还是想试试。他前半年都是跟着韩宁教授的项目组,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很熟,所以在设计印刷电路上得心应手。就看到时候能有什么办法说服京城无线电厂,为这款电路板开模了。

过了一会儿,杨山放下笔问道,“王哥,批复了?同意了?”

“部分同意吧,因为上次我和史贺去了一趟,这次只给了三个人的经费。你觉得咱们该让谁去啊?”

“三个人不够,六个吧。我正好也要回京一趟,你们只要带全国粮票就行,住宿就凑合住我家好了,能省点经费。实在不行,我家还有点粮食,大家凑合几顿吧。”杨山问清楚前因后果,觉得三个人实在太少了。

“你家?那太打扰你家人了吧。”杨山的建议很让王厂长动心。

“不会,我家就我一个人。”看到这事儿有门儿,杨山又恢复了画图状态。

理论知识有个概念就可以了,杨山并不要求工人们掌握多少。装配技术的的提升才是关键,所以杨山请王厂长向上级再次申请出差学习,为期10天。顺便也让厂长书记他们去无线电厂参观一下,看看新投产的微型收音机产线的运行情况,眼见为实嘛。

如果只去三个人,那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次出差学习的目的。让几个领导去琢磨技术细节,那不是开玩笑么?

时隔一个多月,杨山再次回到了四合院,这一次他身边多了六个人。

杨山先去了三大爷家,拿出了介绍信为1379厂的六个人报备。

这次王厂长和伍书记他们竭尽全力也没换到足够的全国粮票,只好带了50斤的粮食到杨山家搭火。

再说了,和人家学习技术,怎么也要请几顿饭的,厂里的小金库储备有限,所以能省则省。

“杨山,你居然回来了,还以为这半年你都不会回来呢。”看到杨山回来,隔壁的常声兴冲冲过来找他。

常声和刘玲结婚了,因为去保城,杨山没赶上婚礼。常声也如愿分到了bb中,现在教初中政治,不出意外的话,过一两年他就会成为学校的团支部书记。现在常声已经迫不及待的住进了刘玲的那间房,旁边的那间倒座房也基本内定就是他的了,只等着走分配流程。

“看你眼圈黑的,年纪轻轻的注意节制。”见到好哥们杨山也没见外,直接开起了玩笑。

常声丝毫没有不好意思,“你这是嫉妒了,哈哈,你慢慢忍吧,还有一年呢!”

当得知杨山回来的原因后,常声非常仗义的让出了他那间内定的倒座房,7个人住一间房实在太挤了。

对哥们的好意,杨山照单全收,为了避免被人说闲话,杨山抽空又去了一趟三大爷家说明情况。

三大爷当然是一口答应,不过这次他没让杨山走,只是不停地询问杨山关于1379厂的事情。

说了半天,杨山感觉出了异常,“三大爷,您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么?”

三大爷似乎有难言之隐,支支吾吾半天才开口问,“杨山,你说我家老二能去你们厂子么?”

“三大爷,您误会了,我只是去那里实习的,不常待,也许过几个月就回来了。”杨山没明白杨山的意思。

“嗯,我知道,老二可以不用回来。”

“三大爷,你是要让闫解放就在厂子里一直干下去?您可要想好了,那个厂子非常偏僻,离着县城还有5里地呢,解放待在那里可是要吃苦的。”

三大爷叹了口气,“我知道,解放今年中考没考上中专,他就在红星中学的高中混日子,现在京城里工作很难找,毕业后也不见得有多大前途,我也没本事给他找个好工作。

我刚才听你说你们那个厂子才刚刚建立不久,工人的学历普遍不高,却是四机部直属的厂子,对解放来说也是个机会,兴许有发展前途呢。

这半年来建设三线的事情也在街面上传开了,街道办非常鼓励人们去参加三线建设,解放趁着这个机会去了就能成为正式工,好歹是份稳定的工作。而且保城离京城不远,他要想家了,回来看看也方便。”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杨山这才回来半个多小时,三大爷就想到这么多?看来应该是早有想法,只等杨山回来了。

杨山琢磨了一下,似乎这也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按照未来的情况,闫解成一样没办法正常高中毕业,与其当那个xx兵,还不如及早成为工人阶级,三大爷真是未雨绸缪啊。

只可惜四合院又要少一个人了。

至于1379厂愿不愿意要,肯定愿意啊。王厂长不只一次抱怨过,厂子太偏僻,分过来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被发配了,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不会来。闫解成这样的中等学历人才,王厂长绝对欢迎。

看着杨山答应了,三大爷放下心,把闫解放叫进来,把事情和他说了。

“三蛋哥,厂里好不好玩?”眼见着要出远门,还能当正式工,闫解成激动不已,恨不能立马出发。

“好玩,出门就是山,里边有很多鸟,随便打。而且离满城汉墓。哦,不是,离满城县城不远,没事儿也可以去逛逛。”杨山差点说漏嘴了。

其实杨山在厂里的这一个多月,连厂门都没出过。不过为了安慰闫解成,还是说了不少好听的话。

第二天一大早,按照早就安排好的行程,六个人兵分两路。一路由杨山带着三个工人去机电中学学习装备技术,另一路是伍书记、王厂长和史贺,他们要去无线电厂参观产线,也学习一下产线管理事务。

杨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学习机会,他可不愿意浪费掉。之前讲课的时候他已经留了很多实操方面问题,让工人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要做学习记录,杨山会按时检查。

别想当然的认为出差就是游玩,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