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日杨山去了图书室值班,现在的图书室负责人李妮娜完全遵循杨山之前制定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按部就班的进行日常维护,让杨山的周日值班非常清闲,5块钱的工资杨山拿的都感觉有点烫手。

目前图书室拥有的图书已经有1200册,借阅证办理了600多个,借出量在4成左右,估计随着阅读人群兴趣的下降,这个比例还会继续降低。按每两周一个轮回算,平均每天的办理量不超过50个,工作还算轻松。

杨山呆在图书室也没闲着,他在看昨天武坤借给他的《少年无线电爱好者》。这本小册子发行量应该不大,无线电小组只有这一本,大家都是轮流借出来抄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杨山也有意写这么一本册子,可惜目前他的知识储备量还不支持他这么做,只能等下次回归后找些资料再说。对于李主任和陈干事之前给他下达的寻找图书室新的增长点,他打算就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位大爷的执行效率一般般,节后两个星期,他们才把自习室(杨山命名)里的杂物完全清空,收拾妥帖。

一大爷找人拉好了电线安装上灯泡;二大爷花钱买到了炉子和煤球,当然现在还用不上;三大爷分批买回了一大堆缺胳膊少腿的板凳,他带着两个儿子折腾了几天整理出12把;何雨柱找他的徒弟背过来一面10人用的大圆桌;刘继武自备材料把屋子里的内墙抹了一遍,又找了些水泥,细细的抹在一面墙上,当成黑板用。

杨山撰写的借房协议已经得到了李主任的同意。杨山又另外整理出一份自习室的规章制度,包含了之前他与三位大爷达成的共识。两份文件杨山一并拿给三位大爷签字,看着一大爷的签字,杨山有点暗爽。

嘿嘿,你不是算计我么?等着吧,最多一个学期,肯定会出事,到时候你要是再把我架起来,我绝对翻脸。

杨山叫了几个大点的孩子,花了一下午时间,用一大爷赞助的大白,把屋子内墙粉刷了一遍,然后又把教室彻底打扫一番。最后杨山找了块破木板挂在了门口,上边用炭笔写上“自习室”三个字。现在这间教室,除了地面还没有硬化,其他的都满足学习要求。

晚上,杨山把学习班成员都召集到了自习室,开始第一次集体学习。这次又多了两位新成员,前院的刘华东和中院的王燕,他们分别上六年级和五年级,加上之前确定的人,一共8人。至于低年级的孩子,杨山就没打算管,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他们来去随意。

杨山先把这八个人分成中学组和小学组两个小组,他亲自带中学组,组员丁冲、何雨水、刘光天,丁芸带小学组,组员刘华东、王燕、闫解放。

接着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考试题,要求他们下自习之前完成,当作对他们学习情况的预先摸底。

杨山打算利用周末时间召集他们整理些习题,大致的方向就是五年模拟三年高考那种类型的,争取用一个学期时间完成一套高小各年级完整的数学习题集,作为街道图书室的亮点之一,这也算是杨山的慨他人之康了。当然这只是他的构想,完不成也无所谓,看那几头蒜,估计也弄不成个啥。反而杨山对丁芸抱有很大希望。

私下里杨山把丁芸叫过来,要求她单独写一本册子,名字就叫《趣味数学》,是面对小学生的一本数学课外书。里边的题首先要有趣,其次难度不能体现在算法上,而是在解题思路上;最后题目类型要丰富庞杂,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具体都有些什么题,丁芸自己想,反正习题总数至少达到36道题。

看着丁芸那恨恨的眼神,杨山暗自爽翻:让你当初为难我。

丁冲在一旁看着妹妹的样子一阵心疼,主动上前要帮妹妹的忙。

杨山摆摆手示意随意,他并不指望丁冲能想出什么好玩烧脑的题目来,这家伙发散性思维太差,让他做个经典题型选编还行。咦?是不是又能多出一本册子了?

看着围着圆桌上做题的这些人,杨山觉得能用的人还是少了点,学习好的没几个。要不把常声也叫过来,他成绩应该能和何雨水拼一下。想想还是算了,那家伙屁股底下长钉子,根本坐不住,叫过来还不够他捣乱的呢。

就在杨山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华东蔫不出溜的走了过来,低声说,“杨哥,我写完了,剩下的题我都不会做。”

杨山的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他给刘华东出题的时候偷懒了,用的是和闫解放、王燕一样的题,就这他都不会做?拿过卷子后,杨山忍不住揉了揉脸,太惨了,不光大部分的题不会做,连字都有很多写错的,这是要从小学一年级语文学起?

“你这样的学习成绩,你们老师为什么不让你留级呢?”杨山问出了最扎心的问题。

刘华东的声音更低了,“我们老师觉得我留级也跟不上。”这是直接弃疗了。

杨山直接在纸上画了个符号,“这个符号叫什么?”

“好像是大于号。”刘华东一脸便秘样儿。

“确定么?”

“……”

“6和5哪个大?”

“6大”

“以后写符号的时候不用记大于号还是小于号了,符号开口冲着数字大的那一边,记住了么?”

“记住了!”刘华东已经是满脸的汗。

杨山把卷子放到一边,把丁芸叫过来,“你见过我之前贴在墙上的数学提纲总结吧,你也写一份小学1-6年级的,反正这些课本你都已经看过你哥的了。然后再提炼一下,写成顺口溜,拿给刘华东背,背不会你就用棍子抽他。那个趣味数学题,我帮你出3道。”

“10道。”

“5道。”

“6道。”

“成交。”

“现在就出一个,你之前答应我一星期出一个的呢,现在快个月了。”丁芸可算抓住机会了。

杨山本想拒绝的,他还没抽出时间看带过来的那些题呢。可突然想起初中时无意中看到的一道小学奥数题。

四个砝码的总质量是40克,如果想用这四个砝码在天平上准确称出1-40克之间所有物品的质量(整数),那这四个砝码的质量(整数)分别是多少。

丁冲听完就是一咧嘴,觉得他妹妹真是自找苦吃,这都什么破题啊。

说完题后,杨山又去看刘光天交上来的卷子,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至少比何雨水上初二时候的成绩要好,看来二大爷的棍棒教育还是有点效果的。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闫解放的成绩居然非常好,这货成天就记得打鸟,难道是家学渊博?他哥要是有他这脑子,八成能考上中专的。

至于王燕,中规中矩吧,字写的很认真,让杨山想起了席凤。

丁冲和和雨水的卷子杨山懒得看,他很清楚这两个人是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