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来的这一天,赵师傅一早就去接了。听说中午就下飞机了,可一直到晚饭后还没到村子里。
当时院子里还坐着很多聊天乘凉的乡亲,一些小孩跑来跑去的玩。
李老太太坐在凳子上,不时望一眼院子外。有时候还起来走动几步。
暮野四合,天色将暗的时候,三辆黑色的车子无声停在了院子外面。
院子里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好奇地问是谁来了?
李老爷子这才展颜表示自己的儿子回来了。
三个孩子跑到那辆大G跟着站着。大G里面出来的却是小吴一个人。
很快,李先生从后面那辆尊贵的奔驰车里出来了。一起出来的居然还有李先生的朋友,方伟先生。
李先生依然是一脸严肃的表情。那位方伟先生一改平日里的嬉皮笑脸,也是一脸正经。
两人今天都穿着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锃亮的黑色皮鞋。连衬衫的袖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
后面那辆车里出来的,有一位丽芳认得是那位书记,其他三位不认识。
三个孩子叫着爸爸,李先生只应了一声,依然和那几位说着话。
莹莹很激动,想朝爸爸跑过去。垚垚一把拉住她说:“你等一会。”
莹莹仰着脸不解的看着哥哥,却还是停下了脚步,任由哥哥牵着自己的手。
李先生眼睛看着三个孩子笑着,嘴里和几位干部说着话。
院子里的乡亲们由好奇不安,变得不自在了起来。纷纷起身说:“你们家来客人了,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啊。”
李老爷子笑道:“你们也是客人呀,坐着没事。”
又对标叔说:“你还见过他小时候。”
标叔摇着头说:“长得不认识了。”
李先生倒大方,对着乡亲们说:“大家再坐一会,别走呀。”
年纪大一点的男人们便说:“你们有事商量,我们就先走了。
平时不肯回家的孩子们,今天也乖乖跟着大人回家了。
很快,乡亲们便散去了。
李先生这才叫了爸爸妈妈,方伟叫着伯父伯母。
那几个干部客气的和李老爷子夫妇寒暄着。
垚垚几兄妹并不怯生,随着大人进了院子。
那几位站在院子里问:“真的不用我们安排吃住吗?”
李先生说:“不用。我们想和老人孩子呆在一块。”
那几位又客气了一番便说:“那好,有什么不方便的让人随时联系我们。”
李先生点了点头。
很快,那几位就说:“李总、方总,今天时间仓促,招待不周。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一家人了,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方伟笑着说:“你们实在太客气了。感谢感谢。”
说着就带头朝院外走。
那几位和李先生和方伟握了握手,便陆续出了院子。李先生只是站在院门口朝他们挥了挥手。待车子走后,便回了院子里。
终于安静下来了。方伟回院子,恢复了一贯的嬉皮笑脸:“非得这么送一趟,多此一举。”
李先生说:“进屋吧。”
刚才院子里太乱了,丽芳才反应过来,跑去厨房洗水果。
端水果过去的时候,李先生和方伟,还有李老爷子夫妇和三个孩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笑着聊天。
小吴和赵师傅坐在院子里。
丽芳也走过去坐下,问道:“你们吃晚饭了没有?”
赵师傅说:“吃了。”
丽芳好奇地问:“这是要干嘛呀?”
小吴说:“考察呀。政府早就想建一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投资。”
赵师傅眼睛望着院外说:“八字还没一撇呢。”
小吴说:“慢慢来呗。只要有人投资,这属于受扶持的项目,一路绿灯。”
丽芳不懂,也不方便再问。便和他们一样静静的坐着。
院外村道上走动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有小男孩围着那辆奔驰车打量着。有两三个抱着或牵着孩子的少妇路过院外,无不朝院子里张望着。
丽芳朝客厅望去,明亮的灯光下,大人孩子都坐在沙发上小声说着话。
小吴说:“我去问一下还有没有什么事,没事我回去了。”
很快,李先生便和小吴一起下了台阶站在院子里说:“今天辛苦你了。可能最近都要麻烦你了。”
小吴说:“求之不得。”
李先生点了点头说:“因为你对地方熟。带着方先生多转一转吧。你认为合适的地方都带他去看看。”
小吴说:“哎,好咧。”
李先生:“早点回去休息。”
赵师傅起身,开车送了小吴回去。
丽芳关了院门,见李先生和方伟在院子里四处看着,三个孩子也跟着。
方伟刚想摘西红柿,莹莹大声说:“有毒!”
方伟吃了一惊,笑道:“你舍不得让我摘呀?”
垚垚说:“今天刚打药了。”
方伟哈哈大笑:“是不是知道我们要来,所以打药的?”
李老爷子夫妇也从屋子里面出来了,李老爷子笑道:“虫太多了,给它喷了一下药。”
那边院子里亮着灯,邻居大娘趴在院墙上叫道:“大哥,来拿花生给孩子们吃。”
李老爷子笑呵呵的跑过去了,隔着院墙,大娘递了一小篮子花生过来。又说道:“家来客人啦?”
李老太太大声说:“没有!我儿子带着他朋友回来啦。”
大娘趴着墙看了看说:“哦哦,这儿子长得真帅,像你呢大哥。”
方伟笑道:“大娘,花生收完了吗?要不要我们帮你收?”
大娘哈哈乐道:“看你们细皮嫩肉的,哪是下地的人呐?还有一点,我自己慢慢收哈哈哈。”
李先生对垚垚说:“你们明天去帮邻居奶奶收花生吧?”
垚垚说:“太晒了。”
方伟说:“男孩子怕什么晒?看我晒得。”说着卷起袖子,让垚垚看他那晒成小麦色的胳膊。
在院子里说笑了一会,村道上不时有路过的人和院子里的人打声招呼。
李先生问丽芳:“我们住哪一间?”
丽芳便带他们去了。
方伟说:“这里睡着肯定舒服。晚上安静呀。”
李先生说:“今晚咱俩把今天的事情总结一下,和他们说一说。咱们只是搭个桥,具体的你等他们来了自己和当地商讨吧。我过两天就得走。”
丽芳见他们商量正事,便退了出去。带着孩子们去洗澡了。
这么晚了,院外却来了好几个人。
赵师傅正好送完小吴回来,便开了门让他们进来,说是来找老爷子商量事情的。
赵师傅打了电话,老爷子很快就出来了。
原来他们是来商量请李先生去家里吃饭的事情。之所以一起来,是准备安排好时间轮流请的。
李老爷子说:“他这次回来有很多事情要做,过两天就得走。只怕没有时间去你们家里。等他忙完这两天,我们会请一次客,到时候你们都来,让他敬你们酒吧。”
其中一位说:“孩子还是小时候回来过那么一次,不管咋说也得去家里吃顿饭呀。”
有人跟着说:“是呀。我记得就回来过那么一次,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吧?”
另一个说:“就是。都回来村子里了,还有什么事要忙的呀?”
李老爷子说:“他的事我说了也不算。这几天他真的挺忙的。你们的好意心领了。过几天我请你们吧。真的。”
老爷子说得很诚恳。标叔到底是本家,便解围道:“就听我大哥吧。我这侄子人家在深圳管着那么多事情,太忙了。”
其他人便附和道:“那好吧,让他有空去家里坐一坐啊。”
李老爷子说:“好。有空我带着他去串门。”
丽芳本来想等他们走了关上院门才回房的。看他们还在聊天,有点扛不住了,便回了房间睡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丽芳一早醒来,便发现那辆奔驰车不见了。李先生他们已经出去了。
这天上午,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李先生回来了。络绎不绝的有人过来,就没停歇过。多数都是来请李先生去家里吃饭的。
这一会,好像村子里的每家每户和李老爷子家都沾着亲,带着故了。而且还是待别亲近的关系。
可惜,他们根本没见到李先生的人。
午饭后,李先生他们回来了。一进院子,就回了他们自己那间房,再没出来。
午睡后,丽芳带着两个孩子起来,才在客厅见到了李先生他们。
正在商量修葺李老爷子爷爷奶奶的坟和请乡亲们吃饭的事。
李老爷子眼睛望着院子外面,好像陷入了深深的回忆,眼神深沉又哀伤地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不方便修,后来我们又回来得少,一直没修过。所以我爷爷奶奶的地方还不如普通人家的。那天我去上坟,看到上面长满了杂草,我心里实在是难受啊。”
垚垚对爸爸说:“是啊,我们除了好久的草,后来又把土铲到上面去。”
黑色的眼珠亮晶晶的,像那天上最明亮的星星。
君君说:“那种草长得比我还高呢。爷爷割完了,哥哥又把它们抱下去的。”
莹莹大声说:“我、我还跪在地上了。”说着在膝盖上拍了几下。
方伟本是专心喝着茶水,这会冲几个孩子笑了笑。
丽芳和赵师傅坐在餐桌那边听着。
李老太太看了丈夫伤感的神情,说道:“你伤心什么呀?。”
李老爷子说:“我这次回来了,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再回来。修得再好有什么用?连个上坟的人都没有了。”
一时间,客厅里的气氛有点沉重。众人也不喝茶了,都各自静静地坐着。
过了一会儿,李先生抬起头来看着父亲说:“那就好好修一下,把我们的名字都刻上去,也算是个纪念。以后如果有人再回来,也有个归依。”
李老爷子夫妇不约而同地点着头。
李先生说:“这两件事最好放在一天进行。能节约时间。”
李老太太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太忙了,哪有时间总呆在这里呀。”
说完了,又侧头问李老爷子:“你看后天怎么样?”
李老爷子说:“越快越好。省得村子里的人天天来要请他们吃饭。”
李老太太眼睛眯了一下说:“儿子哪有时间去和他们吃饭?”
李老爷子说:“我都推掉了。”
李先生说:“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李老爷子点了点头说:“我是看到现在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产生不了应有的价值。如果进行加工后,就大不一样了。既然他们找我说了,我就和你提一下。能找到人投资最好,没有就算了。不要占用你太多的时间。”
李先生说:“为家乡尽一份力也是应该。这一行不属于我们的领域。方伟会找其他更合适的人来投资。我们就在中间牵个线。”
李老太太说:“那我就放心了。你们别太累了。”说着,双目柔和的望着儿子,也看了看方伟先生。她的目光里满是母爱。
垚垚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天来得及吗?”
这个孩子来村子后,真的懂事多了。问的问题很关键。
李先生很重视儿子提出的问题,对李老爷子说:“如果不方便,就请到餐厅里去吃饭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方先生哈哈一笑说:“在餐厅吃多没意思啊,就在这院子里才好玩呢。你就入乡随俗吧。”
李老爷子对垚垚说:“来得及。我一会让你阿标爷爷过来,这些事情就交给他和赵伯伯去办。放心吧。”
垚垚哦了一声。
在这个漫长而炎热的午后,在氤氲的茶气中,李家几代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属于他们家族共同的事情。
让人内心充满一种力量和感动,还有希望。